姜健 王富強 張天柱 邢利利
摘要:隨著一二三產業融合項目的興起,智能連棟溫室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農業嘉年華運用先進農業技術,實現溫室景觀的智能控制、精準化管理,因智能聯棟溫室的密閉性較強,植物病蟲害容易暴發。以7月份花卉場館斜紋夜蛾治理為例,綜述斜紋夜蛾的綜合治理措施。
關鍵詞:一二三產業;智能連棟溫室;農業嘉年華;斜紋夜蛾;防治
1 地區氣候特點及發生規律
1.1 氣候特點
洋河位于淮河北部的宿遷市,屬于溫帶季風性氣候,年平均氣溫不低于。℃,年積溫3200~4500℃,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是亞熱帶與溫帶之間的過渡氣候[1]。場館在7~8月份,日平均溫度31~32℃,夜間平均溫度28~30℃,平均濕度60%以上。
1.2 體型特征及發生規律
斜紋夜蛾,鱗翅目夜蛾科,喜溫性害蟲,咀嚼式口器,成蟲有翅,具有遷飛性,以花粉花蜜為食,發育最適溫度28~30℃,在33~40℃還可以正常生活。江蘇地區1年發生5~6代,以土壤濕度20%最有利于化蛹羽化,尤以7~8月為發生高峰期[2]。
2 斜紋夜蛾的危害性
斜紋夜蛾屬雜食性害蟲,為害植物多達99科200多屬,在嘉年華場館以花卉館為害最為嚴重,每一個階段它為害的癥狀都不同,低齡(1~3齡)幼蟲取食葉肉組織,在葉片表面形成透明網狀葉脈;4齡進入暴食期,此時花卉葉片已經是千瘡百孔,其中以鳳仙花科鳳仙花屬的新幾內亞鳳仙和景天科伽藍菜屬長壽花為害最為嚴重。
3 綜合防治技術
綜合防治是指采取綜合技術措施對危害人類生產、生活和自然環境的因素進行預防和治理。農業生產的綜合防治是從農業生產的全局出發,根據病蟲與農林植物、耕作制度、有益生物和環境等因素之間的辯證關系,因地制宜,合理應用必要的農業、生物、物理、化學等綜合技術措施,經濟、安全、有效地消滅或控制病蟲為害,以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3]。洋河花卉主題場館植物品種多樣,人流量大,環境密閉,使用化學手段進行防治,具有局限性,同時,容易造成蟲體的抗藥性,也不符合現今農業病蟲害綠色防治的要求。綜合以上種種對于斜紋夜蛾的防治,需要采取多種措施進行綜合治理。
3.1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利用簡單工具和各種物理因素,如光、熱、電、溫度、濕度和放射能、聲波等進行病蟲害的防治,它具有簡單、方便、綠色環保等優點。同時,斜紋夜蛾在這幾年的治理過程中其抗藥性越來越強,而新研發短則幾年長則十幾年才可問世,所以要結合物理防治,以達到早發現,早預防的目的。
3.1.1 人工捕捉幼蟲,消滅幼蟲和蟲卵。由于場館面積相對較小,空間密閉,利用斜紋夜蛾晝伏夜出和暴發成點片狀的特點應在早上10點之前,5個工人連成一排間隔2m對為害嚴重的地方采用地毯式排查,如果發現有幼蟲排泄物較多的地方,重點檢查,及時殺死幼蟲或葉背面卵塊。
3.1.2 利用趨光性,懸掛誘蟲燈。斜紋夜蛾成蟲具有趨光性,所以在場館內懸掛輻射式捕蟲燈,懸掛高度距地面1.5m處,采取東西長跨度懸掛,其輻射面積2000~3300m2,由于捕蟲燈其具有光控裝置不需人工開啟,節約能耗,使用時間較長,使用方便。捕蟲燈只需每隔2~3天清洗1次捕蟲網和捕蟲袋,檢查設備的使用情況。誘殺成蟲,減少排卵機會,以達到控制幼蟲的目的。
3.1.3 使用設備,使環境不利有倍紋夜蛾的生存。根據其發生規律和生活習性,發現高溫干旱暴發嚴重,根據這一情況采用軸流風機和濕簾,進行場館降溫和增加一定的濕度,不利于斜紋夜蛾的生存。但是要控制濕度,因為花卉不耐水濕,空氣濕度不宜過高,否則會引起植物生病和腐爛死亡。
3.2 生物防治
3.2.1 以菌治蟲。發病初期,在早上10點之前噴灑32000IU/mg蘇云金桿菌可濕性粉劑180g/667m2間隔2~3天,觀察幼蟲活動情況,如發現幼蟲仍然活躍,再噴施32000IU/mg蘇云金桿菌可濕性粉劑200g/667m2。
3.2.2 天敵防治。場館內部放飛麻雀,根據場館面積共6670m2,需要20只麻雀,由于場館的密閉性好以及食物源豐富,可以能很好的形成一個食物鏈,起到持續的防治作用。
3.3 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采取化學藥劑進行防治,由于化學藥劑存在毒性和殘留等問題,而且花卉場館是屬于游覽景區,人流量大所以在防治時間、噴灑藥量、抗藥性、藥劑的選擇等方面需要慎重考慮。
3.3.1 防治時間,根據斜紋夜蛾晝伏夜出的特點和結合游客游覽時間,進行防治。斜紋夜蛾晝伏夜出,1~3齡幼蟲聚集在葉背面取食葉肉,此時幼蟲體壁較薄,藥物可較為容易的穿透幼蟲體壁殺死幼蟲。
3.3.2 噴灑藥量要適度,既要保證害蟲被消滅,又要兼具生態環保的要求。根據誘蟲燈捕捉成蟲的數量,進行病蟲害統計,計算藥物使用劑量。預防時期使用藥劑的種類不超過2種,依據推薦藥量使用農藥。治療時期混合使用藥物不超過3種成分,仍需要在推薦用量上減少1/3的劑量使用。
3.3.3 考慮斜紋夜蛾片藥物杭性。根據大量試驗表明,斜紋夜蛾對于藥物的抗性,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藥劑的使用逐年加強lal黃水金等(2006)應用點滴法進行了檢測南京地區和安徽部分地區種群對4種藥劑的抗性均大于115倍,其中對溴氰菊酯的抗性最高達4刀倍,和縣種群對三氟氯氰菊酯的抗性略低為63倍,對其余3種擬除蟲菊酯的抗性倍數都在234~299倍之間[4]。
3.3.4 藥劑選擇。依據有效成分對斜紋夜蛾活性的強弱同時結合蟲害的蟲口密度靈活用藥。發生初期使用16000IU蘇云金桿菌1000倍液配合5%敵殺死15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1000倍液配合25g/L溴氰菊酯1500倍液,觀察3~4d后蟲口密度是否下降;當蟲口密度無明顯變化時,使用200g/L氯蟲苯甲酰胺13mL/667m2配合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12g/667m2等。
3.3.5 種苗期的管理預防。種苗從育苗溫室運出前提前1~2d使用200/L氯蟲苯甲酰胺13mL/667m2噴施,到達定植地點時使用氯蟲苯甲酰胺1500倍液蘸根3s,并且晾干定植,因為這可以使植物通過根系吸收藥劑形成保護,以達到防蟲治蟲的目的。
4 討論
現今人們對環境的保護越來越重視,許多高毒農藥已經被淘汰。生物農藥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綜合防治已經逐步推廣。從近期的防治效果來看,綜合防治必要性很大,作為旅游主題場館人流量大、游客身體素質不同、密封性較好等多種因素,防治斜紋夜蛾應多使用細菌和病毒性的藥劑同時結合天敵防治。細菌性藥劑例如白僵菌、綠僵菌,病毒性藥劑例如桿狀病毒科病毒主要有斜紋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NPV),寄生害蟲的幼蟲和蛹使用安全,不會對環境造成傷害[5]。天敵防治,在我國剛剛起步,許多針對斜紋夜蛾的天敵例如赤眼蜂(Trichogramma)等[6]。
參考文獻:
[1]中國氣象網
[2]蔡平,祝樹德等.園林植物昆蟲學[M].中國農業出版社,2013,12
[3]HuangShuyin,XuJunfeng,HanZhaojun.Basel inetoxicitydataofinsec-ticidesagainstthecommoncutwormSpodopteralitura(Fabricius)andacom-parisonofresistancemonitoringmethods[J].InternationalJournalofPest-Management.2006,52(3):
[4]聶南生,黃金水,龍丘陵.斜紋夜蛾的抗藥性及其治理策略[J].江西農業學報,2007,19(7):51-54.
[5]沈智蓉,等.斜紋夜蛾的生物防治研究[J].江蘇農業,2017,3
[6]張根順,陳乾錦,曾強,等.福建省煙田斜紋夜蛾的天敵調查[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03(S1):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