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云興



【摘要】 目的:觀察評價拉米夫定、替諾福韋、依非韋倫聯合治療艾滋病效果及價值。方法:隨機選取筆者所在醫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8例艾滋病患者作為本次評價對象,根據患者入院順序將其平均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4例,對照組患者給予拉米夫定聯合依非韋倫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添加替諾福韋治療,對兩組治療效果及價值進行對比評價。結果: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CD4細胞值及血HIV病毒載量與對照組相比顯著改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明顯提高,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且兩組患者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均較少,治療期間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組間數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針對艾滋病患者給予拉米夫定、替諾福韋、依非韋倫聯合治療,其安全性較高,可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CD4細胞水平及血HIV病毒載量,建議臨床推廣和應用該治療方案。
【關鍵詞】 拉米夫定; 替諾福韋; 依非韋倫; 艾滋病; 效果觀察; 價值評價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4.07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9)04-0-02
艾滋病是臨床常見的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該病主要是由免疫缺陷病毒感染造成的免疫功能進行性受損,其具有危害性大和傳染性高等特征,對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1]。所以加強對艾滋病疾病的治療研究,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是控制疾病發展及確保患者生命安全的關鍵[2]。為此本次筆者所在醫院對拉米夫定、替諾福韋、依非韋倫聯合治療艾滋病的效果及價值進行對比評價,希望能為艾滋病疾病的治療提供可參考依據,詳情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隨機選取筆者所在醫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8例艾滋病患者為觀察對象,根據患者入院順序分為兩組。34例為觀察組,另外34例為對照組,觀察組中,男19例,女15例,年齡28~58歲,平均(43.0±3.3)歲;對照組中,男18例,女16例,年齡27~58歲,平均(42.5±3.2)歲,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拉米夫定聯合依非韋倫進行治療,拉米夫定片[生產廠家:葛蘭素史克制藥(蘇州)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581,0.1 g/片]口服,0.1 g/次,1次/d;依非韋倫片(生產廠家:上海迪賽諾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63464,600 mg/片)口服,600 mg/次,1次/d。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添加了替諾福韋治療,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生產廠家:Aspen Port Elizabeth(Pty)Ltd.,國藥準字:H20130589,300 mg/片]口服,300 mg/次。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1年。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D4細胞值及血HIV病毒載量進行監測對比;并對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出現的現食欲減退、惡心嘔吐、頭痛、皮疹、肝功能異常及轉移酶升高等不良反應發生率進行對比。
1.4 療效評價標準
顯效:治療后檢查患者血CD4細胞水平及血HIV病毒載量均得到顯著改善,且基本恢復正常;有效:檢查患者CD4細胞水平及血HIV病毒載量均得到明顯改善;無效:檢查患者CD4細胞水平及血HIV病毒載量與治療前無明顯改善。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血CD4細胞水平及血HIV病毒載量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血CD4細胞水平及血HIV病毒載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CD4細胞水平及血HIV病毒載量均明顯改善,其數據結果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4.1%,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6.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用藥發生不良反應均較少,無嚴重不良反應發生,其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35.3%、32.4%,組間數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艾滋病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的傳染性病,該病的危害性極大。艾滋病病毒可對人體免疫系統中CD4 T淋巴細胞造成嚴重損傷,大量的CD4 T淋巴細胞造成破壞后,導致人體免疫功能喪失,最終致使人體極易感染多種疾病,易造成惡性腫瘤發生,該病的治愈率極低,病死率較高,且病情變化快,因此給患者的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3-5]。所以針對艾滋病患者應盡早采取針對性的治療,及時控制病情發展,改善患者CD4細胞水平,最終才能確保患者生命安全。據相關研究表明,針對艾滋病患者給予拉米夫定、替諾福韋、依非韋倫聯合治療,可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CD4細胞水平及血HIV病毒載量[6-7]。拉米夫定為核苷類似物,可在細胞內磷酸化為拉米夫定三磷酸鹽,并以環腺苷磷酸形式中止病毒DNA鏈合成,并能夠使患者的血藥濃度始終保持較高的狀態,具有作用時間長的特點;替諾福韋屬于開環核苷膦化二酯結構類似物,通過與天然底物5-三磷酸脫氧腺苷競爭,與DNA整合后終止DNA鏈,最終達到抑制HIV-1反轉錄酶和HBV反轉錄酶的活性的作用[8-9],替諾福韋能夠有效對抗多種病毒,常在臨床中應用于治療病毒感染性疾病,替諾福韋與食物同服時生物利用度能夠大幅度提高,半衰期能夠維持10 h左右,每天給藥1次即可;依非韋倫為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的選擇性非核苷逆轉錄酶抑制劑,是目前臨床治療艾滋病首選的一線抗HIV病毒藥物,能夠使患者的艾滋病的臨床癥狀得到有效緩解,并能夠使患者免疫力得到相應增強,以上藥物聯合應用,可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果,使患者的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10-12]。在本次觀察結果中顯示,與采用拉米夫定聯合依非韋倫進行治療的對照組相比,給予拉米夫定、替諾福韋、依非韋倫聯合治療后的觀察組患者血CD4細胞值及血HIV病毒載量均顯著改善(P<0.05);同時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也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而且兩組患者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也均較少,治療期間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組間數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拉米夫定、替諾福韋、依非韋倫聯合治療艾滋病效果顯著,其應用價值較高,可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血CD4細胞值及血HIV病毒載量,且安全性較高,該治療方案值得臨床廣泛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向信春,丁芳,李佳豫.8例艾滋病患者進行依非韋倫、拉米夫定和替諾福韋治療的生化指標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7,12(8):68-69.
[2] Jiang W,Lu H,Hu Y,et al.The curative effect of combined treatment with schiden,good interest and patients with homemade drug HTP,trapelidine and nevirap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IDS[J].Fudan Journal of Medicine,2016,7(2):82-83.
[3]尹盛才.替諾福韋酯聯合拉米夫定治療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臨床效果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6,2(6):73-74.
[4]廖炯,駱安德,蘇美如,等.艾滋病抗病毒藥物治療的臨床療效及其不良反應分析[J].當代醫學2016,9(10):177-179.
[5] Deng X,Yang H,Pine O,et al.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enofovir,lamivudine,and non weenten combined with HBV/HIV infection[J].Chinese Journal of Infection and Chemotherapy,2016,5(4):74-75.
[6]王玉石.艾滋病患者應用依非韋倫抗病毒治療后的不良反應分析[J/OL].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16(6):98-99.
[7]白一春,李驍,夏仁興,等.司他夫定聯合拉米夫定與奈韋拉平抗病毒方案治療對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及其安全性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8,17(1):63-67.
[8]何宗運.替諾福韋酯聯合拉米夫定治療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研究[J/OL].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電子版,2015,9(2):256-258.
[9]李莉,馬建新,陳軍,等.拉米夫定聯合替諾福韋治療艾滋病合并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臨床和實驗研究[J].臨床內科雜志,2015,27(3):191-194.
[10]陳仁芳,鄭毓芳,徐淑凡,等.基于替諾福韋和拉米夫定初始聯合的高效抗反轉錄病毒治療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72周的療效[J].中華臨床感染病雜志,2013,6(3):153-156.
[11]尹盛才.替諾福韋酯聯合拉米夫定治療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臨床效果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7,30(20):3045-3046.
[12]李春柱.替諾福韋聯合拉米夫定應用于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臨床治療中療效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7,27(33):26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