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榮 方中純
摘? 要: 高校課堂是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陣地,其中公共課受眾面廣,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深化教學改革等方面起著重要、獨特的作用。文章以計算機基礎課程為例,從加強教師綜合素質、深入挖掘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法、運用新的教育技術和改善學習環境等方面,探討了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公共課教學的具體實施辦法及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公共課; 計算機基礎; 教學內容
中圖分類號:G711? ? ? ?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6-8228(2019)06-92-03
Abstract: The university classroom is an important position to carry out the core values of Chinese socialism education; the public class has a wide audience, and plays an important and unique role in promoting the healthy growth of the students and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Taking the course of "computer basics"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methods and the problems of integrating the core values of Chinese socialism into public courses from the aspects of strengthening teachers' comprehensive quality, digging deeply into teaching contents, optimizing teaching methods, applying new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improving learning environment.
Key words: the core values of Chinese socialism; public courses; computer basics; teaching content
0 引言
中共中央發布的《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施意見》中提出,“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高校作為重要的思想文化陣地,在培養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而課堂既是傳授知識的場所、高等教育的主渠道,更是價值觀培養的主陣地,所以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課堂,尤其是公共課課堂,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與途徑。這樣既能發揮課堂的“立德”、“育人”功能,又能夠將核心價值觀的內涵與校園文化結合起來,從而實現價值觀的內化[1]。
1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公共課教學的現狀與必要性
1.1 學生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引導
青年大學生是國家的棟梁、民族的希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主要動力與源泉,是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力軍。大學階段是大學生確立自我、實現人生目標的關鍵時期,極易受各種思潮與價值觀念的影響,從而產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偏差甚至扭曲等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預防“軟骨病”的一劑良藥。通過課堂教學把核心價值觀滲透在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中,從而強化大學生的“主心骨”,符合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
1.2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融入公共課程及專業課堂
由于課時所限等因素,多數高校的政治理論課較為空洞、吸引力不強,導致學生體會不深、認同感不強。而專業課與其他公共課有著很多優于思政課的、能夠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優勢[2]:
一方面這些課程會有實踐環節,因此相比于思想政治課能更靈活、更實際、更自然地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另一方面這些課程無論從課時還是授課方式而言,都比思政課持續性方面更占優勢。
目前部分公共課及專業課程老師認為只要抓好學生業務技能、課程知識就行了,核心價值觀是在思政類課上完成的,從而忽略了學生心理、道德素質的培養,重“術”輕“道”,最終導致這片育人陣地的缺失。事實上,高校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必須要全方位、無死角地浸潤到校園的每一個地方、每一門課程,并需要多方合力,這樣才能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成為引領大學生思想的價值觀。
本文從計算機公共課程入手,探尋一條在公共課更好地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方法。
2 從多個角度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計算機基礎教育的課堂
2.1 打鐵還需自身硬——加強教師自身綜合素質
高校課堂的講臺是高校教師的工作崗位,是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陣地,教師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塑造著學生。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老師是學生道德修養的鏡子”。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進學生頭腦”,就必須先“進教師頭腦”。“以其昭昭,方能使人昭昭”。教師要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三個倡導”來約束和完善自身,明確自身角色和責任,不斷提高自身道德修養和專業素質,做到“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并要深刻理解、領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認真研究者、積極踐行者和有力傳播者,自覺成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表率,在學生中起到引領和示范作用。
2.2 庖丁解牛——分析課程特點,從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入手
需要教師從兩個方面進行課程的剖析。
⑴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挖掘教學素材。
計算機基礎課程內容豐富、實用性強,有著豐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資源與素材。教師要善于發現、挖掘價值觀教育的題材和元素,并把它們用學生喜歡的方式呈現出來,做到教書育人,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并力求著眼于大學生的成長特點和心理年齡特征,這時就需要教師依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主線,將每個知識點細化,并對知識點能引發出的核心價值觀進行加工,內容可以引經據典,形式可以豐富多彩[3]。
如在介紹計算機的發展時,以我國自主研發的、榮登TOP500第一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為例,將我國超級計算機的蓬勃發展現狀做一介紹,從而激發學生愛國熱情,鼓勵他們為祖國的計算機事業多做貢獻;在介紹我國計算機界的科學家時,要讓學生認識到他們所表現出來的精神品質都是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構成,尤其要用他們探索科學的艱難過程,追求真理的歷程,來引導、教育學生無論學習還是工作中都要追求遠大的理想,堅定崇高的信念;在介紹信息安全時,要結合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使學生對病毒、知識產權以及安全泄密事件等有深刻認識,從而達到增強法律意識、樹立保密意識的目的。
又如在Python程序設計課程中,引入十九大報告內容,從不同的角度繪制熱門詞云圖,比如:與“農業”相關的、與“人民”相關的等等,這樣學生在掌握課程內容的同時,加深了對國家政策方針等的理解,也為他們學習十九大報告提供了一種直觀、新穎的視角。筆者的這種方式受到了學生的歡迎與好評,他們反映這樣的例子貼近時代,很有新意,他們很感興趣。在講述爬蟲知識時,需要向學生介紹robots協議,并舉一些實際案例,讓他們了解與爬蟲相關的法律邊界,認識到任何職業都有必須要遵守的職業道德。
總之,教師要潛心研究教學內容,深入挖掘,找到切入點,同時要避免生搬硬套、牽強附會,真正實現“術”與“道”的完美結合,達到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⑵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優化教學方法。
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學中。如計算機基礎是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分組合作完成作業或者項目,從而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這就需要教師精心把控與設計每個環節,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讓學生在溝通中學習、在學習中溝通,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培養他們的集體榮譽感與溝通能力。同時,教師可以在教育方法上體現技術性,如問題研討式教學、互動啟發式教學、開放式教學等都是活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好方法,同時教師可以充分運用網絡等手段,變單一課堂教學為課堂上下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創造性,提升教學效果。
2.3 學有所長,學以致用——計算機教師要善于運用自己專業特長
當前,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給各個行業都帶來了深遠的影響,教育行業也不例外。尤其是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創設教學情境、豐富學習體驗、改建評價方式、提供自適應支持服務方面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作為計算機教師,可以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更好地服務于教學,更好地實現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這是計算機教師的獨特優勢所在。較為普遍的,計算機教師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
⑴ 具有運用或者開發教學資源與教學工具的能力。
相比于其他專業的教師,計算機教師在尋找網絡資源、應用新興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改革、制作學習資源(如教學視頻的制作、編輯等)等方面有著更多技術上的優勢。目前,微課、慕課、SPOC等教學方式在高校的應用日趨廣泛,計算機教師可以更好地將自己的專業知識與教學相結合,制作或者引入更好、更優秀的教學資源與方式,融入更多的育人元素,從而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如:我校計算機教師開發了基于AR的教學APP,可以實現用手機或者計算機攝像頭掃任何教師預設的內容(包括文字、圖片、實物等),通過特征識別,就能夠調出音頻或者視頻資料。基于此,教師們將教材的內容進行擴充,制作了包含育人元素的微視頻,從而更好地體現了教材作為落實育人要求的抓手作用。
⑵ 應用大數據進行學情分析,做到“精準化”教育。
在當今的大數據時代,教師必須樹立大數據思維,借助大數據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教師要加強數據采集,不斷積累教育大數據。數據的來源可以是學生的成績,包括每道題目、每個章節的得分;也可以是教師主動收集的“調查數據”,如發布的調查問卷等;另外還可以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數據。如上面提到的APP,可以統計學生對各個教學資料的學習時長、次數等。教師將收集到的學生各種數據進行分析,一方面可以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與學習狀況,實現預警;另一方面根據點擊次數,修改教學資料的內容,使得育人與教學更精準、更有針對性。
2.4 以境觸人、以境化人——從環境入手,全方位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校園無閑處,處處皆育人”,營造優美的環境會給學生的行為以良好的熏陶,進而產生奮進的力量。就計算機課程而言,機房即教室,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通過環境塑造人,就是要做到:
⑴ 需要美化機房環境
可以通過張貼宣傳圖、營造干凈整潔的環境等方式,讓學生一進入機房,就油然升起對知識的敬畏與渴求之心,耳濡目染,久而久之,就會對他們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逐步養成與環境相協調的好習慣,從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⑵ 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教師可以從要求學生維護機房環境入手,引導他們注重細節、注意小節,保持衛生,從而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并可以組織學生參與機房管理,輪流關窗、關燈、擺放桌椅等,強化學生自我服務、自我管理意識,培養“主人翁”意識與良好公德。
總之,在計算機公共課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十分必要而且可行的。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環境等方面入手,不斷地思考,探索、尋求好的方法,同時還要注重課程本身的認知規律與大學生的心理特點與專業特點,努力實踐、大膽創新,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提升道德品質與政治修養,成長為一個高素質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接班人。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王姝靜.大學英語教育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隱性教育探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30(11):130-133
[2] 余江濤.專業教師實現“課程思政”的邏輯及其要領[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568:64-66
[3] 楊懷義,李洪波.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德育教育[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3.9(14):3346-3348
[4] 徐海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關注的幾個問題[J].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2015.1.
[5] 徐柏才,張俊.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指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7.2:57-60
收稿日期:2019-02-28
*基金項目:內蒙古自然科學基金(2017MS0604); 內蒙古科技大學重點教改項目(JY2016003,JY2018013); 國家教育部信息中心2017年度“互聯網+”背景下的混合式學習研究課題(EIJYB2017-84)
作者簡介:李海榮(1976-),女,內蒙古包頭人,碩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云存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