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縣級審計機關緊緊圍繞扶貧對象是否精準、項目安排是否精準、資金使用是否精準、措施到戶是否精準、幫扶是否精準、脫貧成效是否精準開展審計監督,加強對扶貧資金項目的審計監督,及時發現和揭示資金管理使用和項目實施中的風險隱患,高度重視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和“四風”問題,防止苗頭性問題轉化為趨勢性問題,為加快推進脫貧攻堅事業提供了審計監督保障。
一、扶貧審計的重點
(一)注重以項目為基礎。即具體的扶貧項目從申報、立項、審批、招投標管理等程序來查閱檔案資料,發現疑點。項目申報程序一般是群眾參與,村級申請,鄉鎮根據實際情況向縣扶貧辦申報,縣扶貧辦審核后報省、市扶貧辦,最后由省扶貧辦審查審批下達執行。一是檢查項目的計劃申報、審批程序,有無擅自改變項目計劃,不按上級審批的要求執行。二是檢查申報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同時查閱多個項目檔案資料臺帳,有無同一項目在不同年度申報、在不同部門申報、同一項目分解成多個項目申報的現象,避免一個項目重復申報,申報不實。三是對調整計劃的項目,要查明調整原因,審計其是否合法合規,防止項目審批的隨意性,堵塞人情腐敗項目。四是檢查招標項目是否具備相關法規和制度中規定的必要條件,是否存在人為肢解工程項目、規避招投標等違規操作風險,檢查招投標的程序和方式是否符合有關法規和制度的規定,檢查與中標人簽訂的合同是否有悖于招標文件的實質性內容。五是檢查項目是否履行價款決算審計,價款審計是否合法、合規。
(二)注重以資金為主線。即沿著扶貧資金的流向進行審計,檢查資金分配使用管理情況。一是掌握省、市下達分配資金文件,核定下撥指標數目。二是審查有關扶貧政策措施未落實到位、落實不及時及統籌整合的扶貧資金未及時安排到扶貧項目造成資金閑置的問題。三是資金撥付環節中存在的差異,要逐筆查明差異原因,順著資金撥付流向,分析掌握資金活動的最終去向。四是從報賬原始入手,核實票據開支范圍與建設內容是否一致,有無虛列支出,轉移資金。如果以現金方式補助要有農戶親自簽字蓋章,并進一步實地入戶訪問與本人核實;資金支出,報賬時要一律使用正式票據,杜絕白條入賬,并核實支出的真實性。五是關注扶貧資金分配情況。將扶貧貸款審批和發放、貸款貼息支付明細、扶貧到戶資金發放、扶貧貸款實際發放及國庫支付系統支付等數據,與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系統數據、企業和個體戶工商注冊登記數據進行關聯分析,審查相關部門和人員超標準、超范圍、向不符合條件的主體分配或發放扶貧資金等問題。
(三)注重以管理為抓手。即抓住項目實施中的各個環節的管理或具體承辦人開展審計,從中發現重大問題或疑點線索。一是審核項目工程是否嚴格執行“四制”要求,是否嚴格按照國家法規的規定進行招投標,有無以他人名義投標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虛作假,騙取中標。有無編制虛假,在履行過程中,是否嚴格按照的有關條款進行處理,是否存在隨意或變相更改情況。有無工程監理不到位,工程轉包分包等問題影響項目工程質量。二是深入村社、農戶和田間地頭,實地現場勘測、查看工程項目建設內容和建設規模是否按計劃實施,是否達到預期的設計要求;有無故意擴大建設規模,隨意調整建設地點,變更建設內容,改變資金用途。三是建成后是否辦理竣工驗收手續,制定具體管護措施,明確管護主體,落實管護責任。
(四)注重以績效為方向。即檢查資金使用效果、促進合理有效利用資金,確保專項資金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一是對項目的立項可行性研究進行分析,是否符合當地實際情況。二是對資金的撥付結存進行檢查。三是審查項目是否經過專家論證、按規定立項、組織實施和驗收。四是分析項目投入使用后,所在項目區或村的農業生產生活條件、生態環境是否得到改善,產業生產能力、農民收入是否得到提高。
(五)注重以計算機為輔助。扶貧資金惠及老百姓,逐級下撥,最后到每一農戶手中,補貼資金不大但數量多。如果仍用傳統的手工審計,核查結果面少費時,不能查明總體情況。運用計算機審計,將政策規定、補貼對象申報信息、資格審查信息、補貼資金發放信息等整合到一起,進行篩選對比分析,規范計算機審計工作程序, 可事半功倍地揭示存在的問題,不斷提高審計工作的管理水平、效率和質量。
二、扶貧資金審計存在的問題
(一)審計內容較為單一。扶貧資金自上往下,逐級下撥,涉及的部門多、鏈條長,既需要對資金進行全面的跟蹤審計,更需要對分配過程是否公平、公正和合規進行重點關注。要全面開展審計,就需要對財政以及相關的農業、林業、水利、交通、教育、衛生、扶貧等相關部門進行審計。當前對扶貧資金審計往往局限于合規性和財務賬目基礎審計,經濟效益審計、制度基礎審計和風險基礎審計涉足較少。
(二)審計專業力量較為薄弱。開展經濟效益審計、制度基礎審計和風險基礎審計,需要方方面面的專業人才和復合型的知識結構。現行審計技術大多為就地手工搜集、整理、復核及分析各種信息,未充分利用現代審計新技術。
(三)問題整改難度較大。目前的扶貧資金審計大多是事后審計,項目完成了,資金發放了,才開展審計,問題已經既成事實,審計發現的一些問題難以糾正。
三、加強扶貧資金審計的對策
(一)創新審計理念,加強審計隊伍建設。
(二)突出審計重點,努力提高審計監督效果。
(三)審計關口前移,全面開展扶貧資金和項目跟蹤審計。
(四)大膽探索,積極開展扶貧資金效益審計。
(五)健全工作機制,逐步實現扶貧資金審計監督全覆蓋。
(六)充分發揮審計在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中的服務和保障作用。
作者簡介:顧頂成(1971—),男,漢,安徽省蚌埠市五河縣人,審計師,本科,安徽省蚌埠市五河縣審計局綜合法規科負責人,審計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