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曉娟
【摘 要】 農民工是生產的主體力量,為了適應現代工業化生產的需要,必須對農民工群體進行技能和創業培訓,加快農業化的發展進程。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農村勞動力逐漸轉移到城市,導致城鄉工人比例差異巨大,雙方的農業水平也存在一定的距離。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具體的規劃了對于農民工技能及創業培訓工作,平衡城鄉之間的經濟差異,這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
【關鍵詞】農民工技能 創業培訓工作 工作計劃
一、引言
近幾年來工業逐漸發展進步,農業生產被機械工程所取代,農名工作為主體建設力量已經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因此,政府下發了相關的政策,培養農民工的綜合素質和多項技能。結合現下的狀況,重新整合勞動資源,合理分配,形成系統完善的分配制度,以便于農民工的就業。就這個問題得到了社會大眾的廣泛關注,政府部門不斷的調整工作結構,設立專門的農民工技能及創業培訓機構,結合勞動、農業、科技等因素,綜合的考慮問題,加快開展對農民工的技術培訓,在某種程度上推動著產業結構的轉移。本文,就農民工技能及創業培訓工作進行深刻的研究探索,并尋找出科學的解決方案,整合資源的利用效率。
二、具體的應對措施和方法
(一)完善農民工的培訓體系。目前,農民工的就業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問題,所以政府企業要完善農民工的培訓體系,與市場需求結合起來。建立一個完善的社會市場化運作的就業服務體系。 比如現在新生代農民工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缺乏,調查顯示,有62%的人沒有主動參加過職業技能培訓,由此看出新生代農民工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的主動意識差。60%的人沒有參加過政府和企業提供的任何職業技能培訓。大多數新生代農民工就業于中小企業,企業受經濟條件限制而無力提供培訓,加之政府對新生代農民工參加職業技能培訓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其人力資本投資不足。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效果欠佳,調查發現,在參加過職業技能培訓的人中,46%的人接受過課堂授課形式的培訓,49%的人接受過實踐操作形式的培訓,以其他形式參加培訓的占15%。由此看出,目前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的形式單一,仍舊以傳統培訓模式為主。培訓內容空洞,與實際工作內容脫節,缺乏實踐性和針對性,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政府、培訓機構、用人單位缺少協調溝通。調查顯示,地方政府、培訓機構和用人單位在針對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方面,缺乏必要的溝通,更缺少綜合協調機制,無法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因而影響到各自作用的發揮,限制了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開展。所以,得不斷完善培訓及創業體系。
(二)加強自我認識,提高創業水平。政府要積極對農民工進行職業技能培訓,發展其多樣技能,為現代社會提供人才資源。比如專業安全技術知識的培訓,它是指從事某一工種作業的人員必須具備的工種專業安全生產技術知識,是企業內部專業性教育。主要是結合企業生產實際需要所必備的專業安全生產技術知識。主要內容有:特種作業;機械設備;電、氣、焊安全技術;防火防爆知識;職業危害等安全技術知識。以及.安全生產技能教育。安全生產技能是指人安全完成作業所需的技巧和能力,掌握崗位操作基本安全知識,了解勞動者的安全生產基本權利和基本義務,了解違反安全生產規定應承擔的法律責任,了解事故處理原則和急救措施,了解特種作業安全管理,了解職業危害及其預防。安全生產技能的培訓,是解決“應會”問題,即使農村勞動力達到“應會”,這是安全教育的重點。安全技能的教育實施可以通過“案例”模擬教學、“事故演練”、“事故模擬試驗”等把課堂前移現場,使農民工身臨其境,充當真正的實踐者,讓農民工在做中學、學中做。由本工種、本崗位最出色的操作人員在實際操作中給予農村勞動力個別指導和督促,反復進行實際操作訓練,以達到熟練的要求。
(三)加強培訓的管理力度。政府和企業必須有責任培訓機構做職業技能培訓同時增加些免費培訓課程比法律常識、突發事件處理、介紹當地人文地理和辦事程序等此類培訓幫助農民工適應當地環境冷靜處理突發事件有效提高社會穩定性,以此加強技能培訓的力度。農民工就業是一個快速變化的過程,結合現代科技的發展趨勢,互聯網產業已近極具發展,對于人員的需求也是非常大,所以政府和企業可以加強農民工的銷售能力,促進互聯網產業的發展。目前,網絡電子商務已經在多個鄰域凸顯其作用,電商發展已經成為一個不可阻擋的趨勢,社會結構的不斷轉變促使農民工就業新生代農民工對網絡信息接觸能力比較強,很多具備一定學歷和技能水平的勞動者,所以網絡電商也是其創業的一個方向。
(四)建立系統事物培訓機制。從近幾年來的趨勢來看,政府勞動保障部門要及時制訂農民工培訓年度計劃,報送市勞動就業中心和市局職業培訓科。開展每一期培訓都要制定出具體的培訓計劃,每期培訓計劃包括培訓時間、培訓對象、培訓工種、培訓人數、培訓形式、課程設置、師資安排和課程表等。各縣(市、區)定點培訓機構開展農民工培訓實行報備制,市直定點培訓機構農民工培訓實行報批制,每一期的培訓計劃必須在培訓開課前及時上報備案審批。開展每期培訓,要認真做好農民工簽到記錄,要建立健全農民工培訓檔案。
總 結
總而言之,農民工技能及創業培訓工作已經成為現下的一個熱門問題,政府和相關企業要不斷建立培訓機構,為農民工提供一個工作保障。將農民工接收后進行培訓,再分別派遣到各用工單位,實現資源的有效整合,在農民工沒有工作待工期間,由公司負責提供食宿,發放工資。創業也是農民工發展的一個方向,政府要制定一定的創業培訓計劃,為農民工的工作保駕護航。本文,深刻具體的分析了農民工技能及創業培訓工作,并提出了相關的建議。
【參考文獻】
[1] 付瑞婷, 李梅華. 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現狀的調查與分析——以湖北省孝感市為例. 科技創業月刊, 2016(12):142-144.
[2] 周麗華. 新型城鎮化進程中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探析——基于地方高校參與視角. 科技創業月刊, 2015, 28(22):98-99.
[3] 郭正模, 李曉梅. 新生代農民工定居城鎮的制度創新與政策突破——以成都市調研為基礎的實證分析. 唯實, 2018(z1):16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