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潤蓮 梁翠萍 陳靜文 張銳 劉國清 鄧露



摘? 要:為研究低分子殼聚糖對肉雞生產性能及脂質代謝的影響,將300只42日齡懷鄉雞隨機分成5組,每組6個重復,每個重復10只,分別飼喂基礎日糧及基礎日糧中添加0.20%、0.40%、0.60%、0.80%低分子(<5000Da)殼聚糖的日糧,試驗期42d。每周稱重并統計采食量,試驗末從每個重復選取1只接近平均體重的雞測定屠宰性能指標及肉品質。結果表明:①添加低分子殼聚糖對生長性能沒有顯著影響(P>0.05);②屠宰率、半凈膛率、全凈膛率、胸肌率、腿肌率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但添加殼聚糖顯著降低懷鄉雞的肝脂率和腹脂率(P<0.05),隨著殼聚糖添加量的增加肝脂率和腹脂率均呈折線下降變化,其最佳降脂效應的添加水平分別為0.66%、0.56%;③各項胸肌肉品質指標組間均差異不顯著(P>0.05),但添加殼聚糖有降低胸肌滴水損失的趨勢(P<0.1),趨勢分析呈折線變化,其最佳效應的添加水平為0.53%。綜上,添加低分子殼聚糖對懷鄉雞的生長沒有影響,但能顯著降低肝脂和腹脂沉積,有改善肉品質的趨勢,其適宜添加水平為0.58%。
關鍵詞:殼聚糖;生長;胴體特性;肉品質;肉雞
中圖分類號:S813.24?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3-1085(2019)3-0009-05
殼聚糖是天然存在的帶有正電荷的堿性多糖,具有降脂、降膽固醇、抗菌、免疫調節等多種生物學活性作用。隨著殼聚糖加工技術的進展,進一步研究發現,殼聚糖的脫乙酰度和分子量對降脂活性有明顯的影響,脫乙酰度越高,降脂效應越明顯[1];就殼聚糖的分子大小而言,有研究表明,相對于大分子殼聚糖,一些小分子殼聚糖的降脂效應更為明顯[2-4],有些小分子(<5000Da)殼聚糖可被吸收進入動物的體組織對組織脂肪代謝產生影響[5-6];動物的肉品質與體內脂肪的組織和含量有關,由此推測,低分子殼聚糖可能通過調節動物體脂代謝進一步調節胴體性能和肉品質,本試驗擬探討不同水平的低分子殼聚糖(<5000Da)對懷鄉雞生長、胴體性能及肉品質的影響,以確定其適宜添加水平。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設計與動物分組? 試驗采用單因子完全隨機設計,將300只42日齡健康的懷鄉雞母雞按體重隨機分為5個處理組[對照組和0.20%、0.40%、0.60%、0.80%低分子(<5000Da)殼聚糖組],每組6個重復,每個重復10只雞,試驗期42d。采用粉料飼喂,自由采食和飲水,常規免疫。
1.2? 試驗材料及日糧配制? 基礎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見表1。
試驗用殼聚糖脫乙酰度高于90%,均為粉末狀,粒度約為140目,水分≤7.8%,不溶物≤1%,分子大小<5000Da。參照黃羽肉雞營養需要配制懷鄉雞玉米-豆粕型基礎日糧,并在此基礎上添加不同水平的殼聚糖。
1.3? 生長性能觀測? 試驗期,每天記錄各組投料量和剩料量、記錄雞只發病、死亡和淘汰情況;試驗前后以重復為單位空腹稱重,計算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料肉比(F/G)和死淘率。
1.4? 屠宰試驗及肉品質? 試驗末,分別從各組按平均體重抽取6只雞(每籠1只)屠宰,測定屠宰性能指標,并取肝臟和腹脂樣品,測定肝脂率、腹脂率,取胸肌樣品測定肉品質指標。
1.5? 樣品分析? 飼料中干物質、粗蛋白、鈣測定分別采用國家標準方法。試雞屠宰后45min,在胸肌上橫切2個小口,用MP120-BE型酸度計測定pH。肉色測定取新鮮胸肌5g,剪碎,置勻漿管內,立即加蒸餾水10ml,勻漿10min,隨后將全部勻漿物移入離心管中,3000r/min離心10min,取上清液在751分光光度計測吸光度。取胸肌5g,用繩綁住懸于塑料袋中,4℃懸掛24h后立即稱重,計算肌肉中的滴水損失。嫩度:每重復取3×5cm左右胸肌各一塊,用C-LM2型肌肉嫩度儀測定剪切力值,每個肉樣剪切三次,取其均值。
1.6? 統計分析? 利用SAS軟件包(The SAS System for Windows V8)中的ANOVA過程進行方差分析,用Duncan氏法進行多重比較。試驗結果以“平均值±標準誤”形式表示。方差分析顯著者采用Vedenov和Pesti博士[7]方法進行曲線擬合,用二次曲線和折線法評定懷鄉雞日糧中添加殼聚糖的最佳效應及適宜添加水平。
2? 結果與討論
2.1? 殼聚糖對懷鄉雞生長性能的影響? 見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各組間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差異不顯著(P>0.05)。
2.2? 殼聚糖對懷鄉雞屠宰性能的影響? 由表3可以看出,各組之間的屠宰率、半凈膛率、全凈膛率、腿肌率及胸肌率均差異不顯著(P>0.05)。添加殼聚糖顯著降低懷鄉雞的肝脂率和腹脂率(P<0.05),隨著殼聚糖添加量的增加肝脂率和腹脂率均呈折線下降變化,其最佳擬合方程:肝脂率:y=13.53+3.29×(0.65-x),if x≤0.66;y=13.53,if x>0.66×(R2=99.88%);腹脂率:y=2.32+0.75×(0.56-x),if x≤0.56;y=2.32,if x>0.56×(R2=97.53%),根據二個指標的擬合方程分別得出其最佳效應的添加水平為0.66%、0.56%。
2.3? 殼聚糖對懷鄉雞肉品質的影響? 由表4可知,各項胸肌肉品質指標組間均差異不顯著(P>0.05),但添加殼聚糖有降低胸肌滴水損失的趨勢(P<0.1),其擬合方程呈顯著折線變化:y=3.10+0.48×(0.53-x),if x≤0.53;y=3.10,if x>0.53(R2=98.74%),據此得出殼聚糖最佳效應的添加水平為0.53%。
3? 討論
結果表明,懷鄉雞日糧中添加不同水平的低分子殼聚糖(<5000Da)對其生長性能無顯著影響,很多大分子殼聚糖(>5000Da)試驗也報道了類似結果[1,8]。
與生長性能結果一致的是,添加不同水平的低分子殼聚糖(<5000Da)對懷鄉雞的屠宰率、半凈膛率、全凈膛率、腿肌率及胸肌率等均沒有明顯影響,這說明添加低分子殼聚糖大體上不影響懷鄉雞屠體各部分的生長發育。
但與上述結果不同,本試驗得出添加不同水平的低分子殼聚糖(<5000Da)有效地降低懷鄉雞的體脂沉積,這一點也與很多大分子殼聚糖(>5000Da)試驗報道一致[9-10]。近年研究發現,殼聚糖的分子大小對其降脂活性有明顯的影響,如郭巧玲[11]指出,分子重量在1000~10000Da范圍內的甲殼低聚糖,生理活性明顯優于其它分子量范圍的甲殼低聚糖;李兆杰[2]研究指出,隨著殼聚糖分子量(24500~600Da)的降低其調節血脂的作用有加強的趨勢。一些深入的研究還發現,小分子殼聚糖除了抑制消化道脂肪消化吸收,可進入體組織進一步對組織脂肪代謝產生影響[6],由此推測,低分子殼聚糖可能對胴體品質產生影響,本試驗得出添加低分子殼聚糖(<5000Da)有降低胸肌滴水損失的趨勢,由此說明添加低分子殼聚糖(<5000Da)有改善肉品質的趨勢,這與杜炳旺等[12]在貴妃雞的殼聚糖研究結果相似。
對顯著變化指標進行趨勢分析,進一步得出了最佳效應的添加水平,根據肝脂率和腹脂率擬合方程得出殼聚糖最佳效應的添加水平為0.66%、0.56%,根據滴水損失擬合方程得出最佳效應的添加水平為0.53%,綜上分析得出本試驗低分子殼聚糖對懷鄉雞中適宜添加水平為0.58%。
4? 結論
添加0.2%~0.8%低分子殼聚糖(<5000Da)對懷鄉雞的生長沒有影響,顯著降低肝脂和腹脂沉積,其它屠體性能不受影響,有改善肉品質的趨勢,其適宜添加水平為0.58%。
參考文獻:
[1]? 江國亮,潘文,王潤蓮,等.不同脫乙酰度的殼聚糖對肉雞生產性能及脂質代謝的影響[J].廣東農業科學,2014,41(14):106-109.
[2]? 李兆杰.殼聚糖快速制備技術及降血脂、免疫增強活性研究[D].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10.
[3]? Zhang J, Zhang W, Mamadouba B, Xia W. A comparative study on hypolipidemic activities of high and low molecular weight chitosan in ra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2012,51:504-508.
[4]? Zhang W,Zhang J,Jiang Q,et al.The hypolipidemic activity of chitosan nanopowder prepared by ultrafine milling. Carbohydrate Polymers,2013,95:487-491.
[5]? 黎秋平,王潤蓮,張銳,等.殼聚糖的降脂作用及其機理研究進展[J].家禽科學,2013,(9):45-49.
[6]? Li Q.P., S.R. Gooneratne, R L Wang, et al. Effect of different molecular weight of chitosans on performance and lipid metabolism in chicken.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 (211) 174-180.
[7]? Vedenov D, Pesti G M. A comparison of methods of fitting several models to nutritional response data[J].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2008, 86(2):500-507.
[8]? 金曉,史彬林.殼聚糖對肉仔雞生產性能、免疫功能、血液指標及腸道系統的影響[D].呼和浩特:內蒙古農業大學,2008.
[9]? 李忠榮,馮玉蘭.殼聚糖對河田雞脂肪沉積的影響[J].中國畜牧雜志,2010,46(3):39-41.
[10]? 劉梅.殼聚糖對肉仔雞脂肪代謝的影響[J].江蘇農業科學,2011,39(3):267-269.
[11]? 郭巧玲.低聚殼聚糖的生理活性及應用[J].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10(4):27-29.
[12]? 杜炳旺,王潤蓮,常斌,等.殼聚糖對貴妃雞肉品質的影響[J].動物營養學報,2009,21(1):11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