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馳越
隨著手機的發展,各類短視頻軟件的相繼出現。抖音、美拍、小咖秀等短視頻APP已經頻繁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短視頻給人們生活方式帶來深刻影響的同時,也給高等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機遇和挑戰。本文對包頭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部分學生使用手機短視頻APP的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學生使用短視頻手機軟件的現狀及其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提出利用手機短視頻平臺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
短視頻APP是手機新媒體的主要表現形式,以抖音短視頻APP為例,它是今日頭條旗下的一款音樂創意短視頻APP,用戶隨意選擇一首歌曲,通過肢體動作和后期剪輯創作出一個短視頻,上傳到抖音平臺最后形成自己的作品,時長不超過15秒。抖音APP于2016年9月上線,2017年5月火爆,半年多時間里,日均視頻播放量已過億,日活躍用戶數量也達到數百萬,高職學生是其中的主力群體。然而,短視頻其立體化、娛樂化、直觀化的特性,受到了高職學生的瘋狂追捧的同時,也容易使自控力差的學生沉溺其中。短視頻中的負面信息也對學生的價值觀受到沖擊。本文在對手機短視頻APP的使用情況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探索將短視頻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有機結合的途徑,分析研究如何充分利用手機短視頻平臺,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為了進一步了解當今高職學生使用手機短視頻APP的基本狀況,筆者特對包頭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學生進行了訪問調查,調查時間為2018年4至5月,共采訪216名學生。其中男學生100人,女學生116人。此次調查充分考慮了不同性別、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等因素,分析得出高職學生使用手機直播的基本現狀。
1.1 高職學生使用短視頻APP的原因分析
以“抖音”為代表的短視頻APP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持續發熱,有其特殊原因。通過對調查的分析,高職學生之所以追捧此類APP,源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特點。47%的學生認為短視頻APP滿足了好奇心;30%的學生認為互動性強并滿足了對音樂,舞蹈和視頻剪輯的創造力和熱情;22%的學生認為使用方便、操作便利。
通過對訪問結果的進一步分析和對短視頻APP了解得出以下結論:第一,此類產品本身就具有強大的吸引力,以抖音APP為例,其擁有個性迷你MV、特色濾鏡道具、創意多段混剪、特效、視頻拍攝快慢調節、發起挑戰全民參與等特色功能,給產品增添了個性化的服務,為產品注入新鮮活力,從而能夠充分調動用戶的好奇心和興趣,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使用和探究。第二,互動性強,每個人都可以利用短視頻APP進行個性化的才藝展示。抖音的配樂以電音、舞曲為主,視頻分為舞蹈派和創意派兩個派別,用戶可以根據音樂短片和自己的理解來進行二度創作,個人的妝容、服裝、舞蹈和表情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個性,充分滿足了受眾用戶的需求,成為富有活力的年輕人的聚集地。第三,操作簡便,用戶體驗豐富。此類APP可以在各大應用市場免費下載,使用時在視頻的整個頁面只呈現出創作者的ID、視頻標題和話題標簽,頁面簡潔且重點突出,不會讓用戶感到畫面繁瑣,使得用戶能夠更容易地專心沉浸在視頻觀看體驗中。優質觀看效果和互動傳播,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用戶。
1.2 高職學生使用短視頻APP的內容與頻率分析
隨著無線網絡技術的不斷完善,在各個角落幾乎都有網絡信號,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長了高職學生使用短視頻APP的頻率。通過對問卷調查的分析發現,學生中錄制過短視頻與未錄制過短視頻性別的分布為:男性錄制過的占26%,男性未錄制過的占64%;女性錄制過的占78%,女性未錄制過的占22%。由此可見,錄制短視頻主要為女學生,觀眾主要為男學生。關于短視頻的內容,問卷調查顯示:48%的學生選擇看娛樂內容;33%的學生選擇看同學才藝;12%的學生選擇看游戲競技;7%的學生看其他類節目。關于觀看的時間和頻率,問卷調查顯示:19.4%的學生一天玩2次,一次35分鐘以上;23.6%的學生一天玩一次,一次玩20分鐘以上;39%的學生不經常玩,18%的學生一點也不玩。由數據分析可知,有43%的大學生每天都玩短視頻。短視頻在校園中對學生的影響較深,短視頻軟件已經成為學生手機軟件中的重要成員。
短視頻軟件不僅為大學生的校園生活帶來新的變化,而且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2.1 短視頻對高職學生的價值觀教育產生直接影響
短視頻以其開放性與互動性受到大學生的青睞,目前在校的高職學生主要以“90后”的新生代群體為主,由于其自身的價值觀念還沒有完整形成,使得他們對外在事物的認知和判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通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有一半的學生每天都用大量的時間來看短視頻,甚至有5%的學生每天看短視頻的時間超過8小時,沉溺其中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和休息。此外,短視頻部分內容挑戰社會倫理道德底線,包括內容低俗,甚至涉及色情暴力,盜用他人視頻素材,標題黨,制造噱頭,公然售賣假貨以及商業廣告普遍等,一定程度上對高職學生的審美觀、人生觀、世界觀產生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
2.2 短視頻APP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傳統模式構成挑戰
目前,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模式仍然是以課堂講授為主。傳統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只能固定地每周某一時段通過集體上課的形式,為學生進行理論的講授。教師可以對教育內容和教育效果進行掌控,且具有絕對的權威。這種形式內容過于單調,形式過于單一。更重要的是,由于上課時間有限,教師和學生的溝通與互動是十分有限。然而,短視頻APP的出現,一定程度上對傳統的教學模式構成挑戰,通過手機媒體隨時獲取所需的各類信息,甚至有時獲取信息比教育者更早,更新得更快。
3.1 凈化手機短視頻環境,提升媒介素養
媒介素養是指社會主體在面對媒體的各種信息時,所表現出的認知能力、理解能力、判斷能力、選擇能力和評估能力。具有健康、理性的媒介素養不僅是媒體使用者所必備的一種能力,而且也是現代社會公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短視頻錄制人員,不能因為金錢和利益,跨越道德與法律的基本底線。要想在直播中獲得更大的成就感以及得到更多粉絲的支持,需要的是自己的真實才藝。通過色情、暴力、搞怪、博眼球最終得到的只是暫時的圍觀。作為短視頻的觀眾,在體驗直播帶來的快樂和驚喜的同時,不能被部分主播的內容拉扯到社會道德與法律底線之下。因此,所有短視頻的參與者都必須提高相應的媒介素養,共同凈化短視頻環境。
3.2 利用短視頻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高職學生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較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與時俱進地掌握手機媒體技術應用的能力,更新教育理念,探索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徑。例如,最近手機直播里面有個網紅,人稱“薛書記”,她是洛陽理工學院的業界導師,通過手機直播,薛老師將建黨理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論等內容,以講故事的形式進行直播講解,獲得眾多學生“送鮮花,送輪船”。因此,在利用手機直播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優化手機直播內容,去迎合當今“90后”大學生的關注。通過對這種新生事物的運用,不僅可以提高他們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興趣,而且可以達到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目的。
手機短視頻APP的迅猛發展,不僅對高職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也為開展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把握時代脈搏,結合新情況、新問題進行不懈的研究,并利用現代化的方式手段,積極面對新時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遇到的機遇和挑戰。
(作者單位:包頭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