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沿彤
早期教育在近些年來一直是家庭,社會以至國家關注的重點。未來城市社區服務的發展方向是面向社會化的服務。它是以社區為平臺,以家庭為基本元素建立的社區嬰幼兒保護,促進嬰幼兒健康成長的服務。加快早期教育管理模式的建立,應該從多方面入手。通過組織形式的完善,教育專家指導的必要,有關機構的實施,教育內容的充實,檢測管理的整合從而使嬰幼兒早期教育得到健康發展。
早期教育在近些年來一直是家庭,社會以至國家關注的重點。對嬰幼兒保健的需求使得嬰幼兒保健事業快速深入發展,如何使嬰幼兒的早期教育有良好的成果,如何使嬰幼兒的潛能得到有效開發,這些問題已經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探討和關注。
我國沒有早教理念的基礎,所以大多都是借鑒外國的教育方式,在我國原本的保健基礎上增加環境教育,讓嬰幼兒在一定的環境中潛能獲得開發。讓父母了解并掌握科學的育兒知識和方法,讓每一個家長都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啟蒙老師。早期教育的形式多種多樣,比如進行個性化教育培養,和父母的互動親子游戲,開展一些育兒講座等等。早期教育的內容也是根據每個嬰幼兒成長的心理生理特點,以科學的方法激發嬰幼兒的興趣,讓嬰幼兒慢慢適應,在和父母的互動中慢慢建立起獨立的人格,專注的精神,遵循秩序的習慣,不自負不自卑的心理狀態,嚴于律己的意識,幫助嬰幼兒身心健康快樂的成長,促使嬰幼兒的大腦發育從動作,語言,智力,情感以及社交等能力的全面協調發展。我國的教育理念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比如,在母親懷孕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進行胎教,我們慢慢把嬰幼兒當做一個有獨立人格,獨立的行為能力,只是年齡小的個人來看待,嬰幼兒有自己獨立的人格,所以他也需要感覺被尊重,在參與社會活動的時候,與人平等的意識也慢慢展現。在嬰幼兒的教育中游戲已經成為了不可替代的一項核心內容,符合嬰幼兒月齡特點,激發嬰幼兒有創造力的玩具也慢慢成為早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載體,開發嬰幼兒的智力,建全嬰幼兒的性格特質。
2.1 社區教育包含在早期教育之中,所以社區教育也存在早期教育存在的問題。一是早教市場沒有專業的行業準入制度,行業指導,群眾的監督,所以還很不規范;二是早教機構的人員能力水平參差不齊,來源寬泛復雜,包括老師,商人還有一些無業人員,缺乏最基本的自律制度;三是一些機構主要突出提高其硬件設施,把場地裝飾的高檔華麗來吸引需求者,但是其軟件設施卻落后一大截;四是我國的早教理念還在慢慢從西方引進來,還沒有實現與國內情況相結合,所以在實際操作中就會出現生搬硬套的問題。
經調查發現,很多的早教機構是國家的工商部門審批,這說明這些早教機構是屬于經營性企業,有商業的性質,所以他們的目標不是在培養嬰幼兒上面,而是在經濟利益。這種現狀使得早教市場出現亂收費,價格昂貴,虛假宣傳,為了降低成本而雇傭沒有資格的老師此類問題。早教市場的不規范,對嬰幼兒的發展有不利影響,因此規范早教市場迫在眉睫,讓更多嬰幼兒接受規范科學合理的教育,讓早期教育達到真正的公平成為當務之急。
2.2 經過社區早期教育的專業人員短缺調查,我們發現目前在社區開展早期教育工作的主要是負責計劃生育的干部,很少有專業的早教工作人員。負責計劃生育的干部沒有受過專業的訓練,沒有了解相應的知識,對社區早教摸不著頭腦,工作的困難性可想而知。在這之外,這些干部平時也有自己本職的工作,這些工作已經需要花費大部分的精力,很少有精力去做社區早教這個專項的工作,總是覺得力不從心。社區專業人員的匱乏導致了開展社區早期教育的困難又多了一層。
2.3 都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經濟基礎毫無疑問是要做任何事情的前提保障。社區早教的經費不足直接導致社區早期教育無法順利開展。要推動社區早教的開展,首先配套的硬件設備就需要大量的資金,比如建立親自活動室,社區圖書館,都需要資金的支持。街道社區沒有實體,不能經營,只能靠國家的財政撥款來支撐。盡管國家對早期教育越發重視,但也沒有多余的資金去解決所需的經費問題。財政撥款在街道,而街道要處理的不僅僅是早期教育的問題,對于早期教育的撥款也只能說是杯水車薪。
2.4 場地不足也是社區開展早期教育工作的一個絆腳石。早期教育活動需要很多場地,比如親自活動室,指導培訓室,成長測評室等等。而社區場地資源非常有限,除了辦公室以外,能用來給早教的場地少之又少。場地不足直接限制了早教活動的開展。
社區服務模式多種多樣,而促進嬰幼兒全面發展的一條有效途徑是早期嬰幼兒發展社區服務,這也是國際上早就開展的。我國開始這方面的研究也很早,在90年代初期,有關兒早期嬰幼兒發展社區服務模式這一課題曾在上海,山西和北京這三種不同類型的地區采用了多種研究方法進行研究。當時這個課題是由中國兒童發展中心組織的。經過研究發現,早期教育和嬰幼兒保健的相結合有利于嬰幼兒成長,可見這是非常可行且必要的。較早且經常接觸嬰幼兒的是保健醫生,這個職業具備嬰幼兒保健的基礎知識,又有實踐經驗,所以是這個領域的專業工作者。大力開展早期教育工作需要嬰幼兒保健醫生的幫助,以滿足家長和社會的需求。因此憑借社區這個平臺兒童保健醫生把早期教育的方法推廣到每一個家庭,輔助家長了解早期教育的知識,掃清嬰幼兒全面發展培養的盲點,使早期教育與嬰幼兒保健的日常工作相互融合,從而建立起了以嬰幼兒保健醫生為引導者的早期教育社區服務模式。
未來城市社區服務的發展方向是面向社會化的服務。它是以社區為平臺,以家庭為基本元素建立的社區嬰幼兒保護,促進嬰幼兒健康成長的服務。因此它成為我國嬰幼兒保健活動的重點。所以,我們應該努力完善嬰幼兒社區早教的系統模式,以嬰幼兒保健為基礎,建立每一個嬰幼兒的健康檔案便于管理,定期為嬰幼兒進行健康檢測,開展早期教育活動并進行評估和記錄,開展一些親子活動等等,通過這些方面來滿足家長對嬰幼兒保健的需要。加快早期教育管理模式的建立,應該從多方面入手。通過組織形式的完善,教育專家指導的必要,有關機構的實施,教育內容的充實,檢測管理的整合從而使嬰幼兒早期教育得到健康發展。
基金項目:本文系省規劃辦課題《政府主導下的多元化早教公共服務社會體系研究》、牡丹江市攻關類科學技術計劃項目《發揮高校功能? 提升0-6歲兒童家庭教育實效性的研究》(項目編號:G2018q2646)、黑龍江省學前活動設計領軍人才梯隊、牡丹江市早期教育領軍人才梯隊、黑龍江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創業玩教具制作工作室》(編號:201614095006)和校級特色項目《0-3歲嬰幼兒早教課程創編》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單位: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特殊教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