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申峰
綜合實踐課程著力培養學生的八大關鍵能力,即創造性思維能力、組織與規劃的能力、合作能力、溝通與表達的能力、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搜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自我反思與管理能力。問題解決學習通過提出問題、開展體驗和探究活動,實施活動課程,培養關鍵能力。
1.1 突顯探究的特征
探究,亦稱發現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習情境中通過觀察、閱讀,發現問題,搜集數據,形成解釋,獲得答案并進行交流、檢驗、探究性學習。提出感興趣的問題,產生好奇心,學生才會去積極地思考,產生探究欲望,進而實踐活動。基于多學科融合來開展綜合實踐活動,不能缺少探究,要引導學生圍繞問題去進行綜合實踐活動,通過小組頭腦風暴、交流設計、收集資料、研究方案,真正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才能體現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性。綜合實踐活動不是一門單科課程,它需要學生會探究,會手腦并用,需要學生突破常規。
1.2 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帶著問題的實踐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有著真實而合適的問題難度,并且問題處在學生“最近發展區”時,學生的實踐能力才會獲得真正的提升。所以,基于問題解決的綜合實踐學習方式助力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2.1 創造性思維能力
創造性思維能力指思維活動的創造意識和創新精神,不墨守成規,奇異、求變,表現為創造性地提出問題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而其中的第一步就是發現問題,沒有疑問,就無法認知和改造世界,引導學生對日常行為中的現象產生疑問,并予以探究、驗證、解決。
2.2 搜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
主要包括通過網絡、圖書館、問卷調查、采訪、社會考察、實驗等多種途徑收集資料的能力;能對搜集到的信息進行科學處理、加工整合,提煉出有價值的信息,補充有欠缺的信息,使信息變得具有條理性,能夠在解決問題中有效利用各種信息,能夠全面、清晰地呈現、展示各種信息。
2.3 組織與規劃能力
組織與規劃能力是指為了有效地實現目標,靈活地運用各種方法,把各種力量合理地組織和有效地協調起來的能力,包括協調關系的能力和善于用人的能力。組織與規劃能力是一個人的知識、素質等基礎條件的外在綜合的表現。
2.4 合作能力
合作就是個人與個人、群體與群體之間為達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種聯合行動、方式。小學生要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共同學習、生活和工作;學會交往、學會分工合作,學會寬容和接納他人;學會共享資源,在團隊中能擔當責任。
2.5 溝通與表達能力
溝通與表達能力,首先包括理解別人的能力。只有善于傾聽,理解別人,才能進行有效溝通和表達。其次,要學會與他人積極主動地溝通交流,表達自己的想法。再次,要能夠較好地運用口頭語言、寫作、繪畫、肢體語言等多種方式清晰地、靈活地、具有個性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最后,要能夠根據不同的場合和情境需要,學會選擇合適的方式進行表達。
2.6 觀察能力
觀察是人類認識事物的起點。良好的觀察能力必須具備以下四種品質。第一,觀察的目的性,觀察具有明確的指向性。第二,觀察的全面性,指能按一定順序觀察事物的全過程、事物的各個構成部分及其相互聯系等,并能認識事物的本質特征。第三,觀察的準確性,指能夠精確地把握事物的特征,能辨別事物之間的細微差別。第四,觀察的深刻性,能夠在日常的觀察中發現和提出各種問題,開展積極的思維活動。
2.7 動手操作能力
動手操作能力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操作活動方式。小學生實踐能力是在實踐活動中得以培養的,具體而言就是學生動手制作、使用設備及工具的能力。動手操作時要注意提供時空保證,突出全員參與。
2.8 自我反思與管理能力
培養學生養成善于反思的能力,讓學生學會客觀評價自我、對自己的不足之處能夠進行反思。在自我反思的基礎上,培養自我管理的意識和能力,能夠自我控制、自我調節、自我監督、自我約束、自我服務,完成自己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生活是綜合實踐的不竭源泉,綜合實踐教學是一個生動的、開放的、充滿著文化氣息和人文氣息的活動過程,因而以問題解決為核心,選題更應該回歸“生活實踐”,讓生活中任何能促進學生發展的積極因素都進入綜合課程選題的范圍。因此教師在綜合的學習過程中,要想方設法通過創設生活情境引導小學生在生活中主動發現問題,探 究、解決問題,培養他們的關鍵能力。要引導小學生領悟綜合實踐是“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有用工具的道理,促進個體 的認知和品質發展。
要引導學生關注生活熱點,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發現生活中層出不窮的綜合問題,在不斷解決實際問題中,在收集、分析、研究、判斷資料中,在與同伴的合作中,在合理組織與規劃活動任務中,在實際動手操作中,在溝通、表達、總結中,在評價與反思中,提高關鍵能力,體會生活中處處有綜合實踐的思想。
總之,解決問題是小學生綜合實踐課程的主要內容,也是培養學生關鍵能力的核心。要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標,教育者就要牢牢抓住解決問題這一基點,從學校、社區、家鄉等與學生個人聯系密切的資源中,挖掘學習內容,拓寬課程領域,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實踐中得到感受、體驗、探究和感悟,并從中得到情感的交流、良好習慣的培養及核心能力的發展,促進自主發展的真正實現。
(作者單位:蘇州工業園區星灣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