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鈺婷
通過對音樂和音樂教育的論述,全面闡述科學發揮音樂的審美、教化、娛樂三大功能,達到音樂教育的目的。根據自己的音樂教育實踐,總結提出音樂教育時代特征與年齡特征的兩大特征和以樂輔德與寓教于樂兩大要求。并以此對中、小學音樂教學課程內容的設置和教學技巧進行了有益的探討,可供音樂教育工作者和音樂活動踐行者參考和借鑒。
音樂,是社會文化重要組成部分,是以特定的音響結構來實現人類思想和感情表現及交流的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主要藝術形式,它來自社會生活,又可以給社會生活以深刻的影響。音樂對社會具有審美、教化和娛樂三大基本功能。而音樂教育就是充分發揮音樂的三大社會功能,以音樂的形象性、情感性和愉悅性,用自己獨特的節奏、旋律、和聲、音色、力度、速度、調式、曲式等音樂形式要素組成的音樂語言,對社會和受教育者產生影響,以實現教育目的,努力把受教育者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充分發揮音樂的審美功能,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凈化學生的心靈,調節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在給學生以美的享受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文明習慣,樹立崇高的理想。可以培養學生發現真、善、美,引導學生踐行真、善、美,在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分辨出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惡,從而棄惡揚善,奔向更高的境界。
作為一個音樂教育工作者,特別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期的音樂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清醒地認識音樂和音樂教育的本質區別。音樂有健康的、熱情的、積極催人上進的,也有不健康的、沒落的、消極的和萎靡不振的。音樂教育工作者就是要用健康、熱情積極上進的音樂語言把學生的情感帶到音樂教育的目的地,這就是音樂教育的時代特征。音樂教育工作者要時刻牢記我國現階段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針,牢牢把握培養什么樣的接班人和為誰培養接班人的風向標。發揮音樂審美功能,實施音樂教育,應按照音樂教育的年齡特征因人施教。例如小學音樂教材中入選的沈林根詞、孟珠作曲《歡樂的小雪花》,以及聽賞課目、法國印象主義音樂家代表人物德彪西的鋼琴獨奏曲《雪花飛舞》,都可以帶給孩子們一種歡快的感覺,讓學生從內心感受到雪花使冬天更美,雪花使孩子們更快樂,在音樂的感染下,孩子們會更加不畏嚴寒,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更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充分發揮音樂的教化功能,可以培養學生愛黨愛國愛集體的革命精神,激勵學生不畏艱險積極向上的革命斗志,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教化,首先是情感的教化、任何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沒有情感的基礎,只能是空洞的說教。音樂的教化功能,不是靠強制的手段實現,而是靠鮮明的節奏、優美的旋律、豐富的和聲、美好的音色來表達,因而可以直接觸動學生的情感世界,震撼學生的心靈,對學生的思想情操、道德修養起到重大的影響。達到以樂輔德的目的。音樂是啟迪智慧的鑰匙,健康的音樂可以促使智育的發展,正確的音樂教育對學生的智力發展有著重要的積極作用。作為音樂教育工作者,在教學實踐中,有意識地充分發揮音樂教化啟迪人類智慧的功能,使學生智慧水平得以提升,為未來的社會實踐打下更堅實的知識基礎,當然是學校、家庭、社會都十分歡迎的事。
音樂的教化功能,不僅可以啟迪人類的智慧,而且可以提升人的認知水平,直接為教育目的服務。眾所周知,音樂作品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產品,不僅是情感的滋潤,心弦的撩撥,而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礎上,對更深層次意蘊的上下求索,對事物本質的探討追問,達到音樂教育的目的。音樂教育要根據施教對象的生理特征和認知水平。選擇施教內容,才能較好地達到預期效果,我國音樂家吳祖強、王燕樵、劉德海創作的琵琶協奏曲《草原小姐妹》就是一首對兒童進行集體主義教育的好曲目。該協奏曲以特定的旋律和緊扣表現內容的節奏,把學生帶進故事情節之中,在音樂的感染力下,體會到龍梅和玉榮抗嚴寒,斗風雪,保護集體財產的高尚品質,在欣賞音樂的同時,升華了自己的靈魂,陶冶了自己的情操,真正地起到教化人的功能。一曲《國際歌》旋律,即使在語言和文字不通的情況下都能激起不同國度無產者的共鳴;歌劇《白毛女》的傳播,激勵了一代青年人走上革命道路;雄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凝聚全世界華人團結的符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志,是對國家本質的一種彰顯。通過國歌教育,使受教育者增強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在言行上自覺維護國家的尊嚴。
充分發揮音樂的娛樂功能,可以使人們心情愉悅促使身心健康發展,進而提升人們的思維能力和勞動效率。
這里特別需要指出的是要正確發揮音樂的娛樂功能,寓教于樂。健康的音樂可以促使人產生積極向上的正確的價值取向、健康的心理、完善的人格和高品質的工作和生活。如勞動號子可以激發勞動者的樂趣和效率;廣播操音樂可以活躍現場氣氛并提高運動者的鍛煉水平。反之,低級趣味的靡靡之音,只會消磨人的意志,侵蝕人的靈魂。束縛人們的手腳,甚至成為阻礙人類進步,敗壞人類道德,誘導人學壞的異物。
結束語:音樂的社會功能,是音樂賦予人類的可持續開發的金庫,音樂教育就是挖山開礦、造福社會。音樂教育工作者的本職就是不斷探索和研究音樂教育和音樂實踐規律,以科學的態度按規律辦事,做好自己本職工作,使自己的學生和自己都在其中有較大的收益。
(作者單位:運城市鹽湖區魏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