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榆
在舞蹈藝術中道具不僅僅只是通俗的某一種的物品,它是創造一個人物形象,推動故事情節發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就像一個被封印的演員,用舞者的情感或舞蹈的創編將它喚醒。道具不僅可以表達作品的情感發展線索,營造一個良好的舞臺氛圍,為情感的傳遞及表達創造條件。由此,舞蹈道具的選擇在舞蹈的創編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在符合舞蹈內容的同時,更需要達到舞蹈的審美需求。選擇適合的舞蹈道具是道具舞蹈創編的重要部分,創造性地使用舞蹈道具為作品打下基礎,能更好的發揮舞蹈道具在舞蹈創編中的作用。
舞蹈道具的最早出現在原始時期,那時期的原始人類會拿著棍子或者狩獵工具,為取得獵物手舞足蹈或者是在祭祀身披野獸皮毛而舞蹈。棍棒及狩獵工具就是最早的舞蹈道具。這些最初的道具慢慢的轉化為美麗的舞臺服裝及刀槍等,具有一定到價值在藝術與審美方面。舞蹈藝術形式的發展推動舞蹈到道具的創新舞蹈道具的形式也變得多樣化。傳統的民間舞蹈中,較為普遍的有:扇子、琵琶、絲巾,油紙傘等。這些道具都是文化的載體,文化的傳承物,是傳統民間舞蹈的固定形式,像這類道具更容易表情達意。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看似無關竟要的道具或者是一些有一定推動或引導舞蹈作品發展的道具。在舞蹈或者是舞臺劇表演中有這樣的布景,在舞臺上放置一把椅子,但是舞蹈演員與這椅子并無直接的交流。這就會引起觀眾的疑問,激起觀眾的興趣。正是利用觀眾這樣的心理,吸引觀眾的注意,引導觀眾了解劇情的發展,發現作品的內涵。引導和推動舞蹈作品發展的道具比如一個公交站臺,就可能預示著男女主角會在此相遇;或是狼來了中狼形象的出現就預示著小羊要沒命了。像這樣一類的舞蹈道具就緊緊的吸引著觀眾,增加了作品的表達效果。
到了現代社會舞蹈道具的范圍在逐漸的擴大,在生活中可以用到的東西幾乎都能拿上舞臺,在觀眾的角度,更加地貼近生活,感受藝術之美。
舞蹈藝術是一種用肢體感覺傳達給觀眾的一種藝術,如果單獨用肢體來解釋舞蹈作品的背景,或者塑造人物形象是有很大難度的。在舞蹈中通過借助某種特定的道具可以起到揭示作品背景的作用,或者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舞蹈中角色塑造難度在于要通過舞蹈動作而不是語言來表達自己所扮演的人物形象,為了能盡快讓觀眾融入進來了解所扮演的人物身份,遭遇,年齡等。除了身體語言和臉部表情之外還需要借助道具。如《秋海棠》中,在開場就直接使用鳳冠這一道具,直接表現出主人公的身份,有通過對鳳冠的保護,擦拭等舞蹈語言表現出老藝人年輕之時對戲曲表演藝術的喜愛。在舞蹈作品《父親的查爾瓦》,涼山彝族人無論男女都有披著“查爾瓦”的習慣。“查爾瓦”常常有黑白兩色,有點兒想斗篷,長度到達膝蓋以下。它是有兩層的。由于涼山彝族人生長在大山中,山形復雜多變,山中陰冷潮濕,“查爾瓦”成為他們生活的必需品。“查爾瓦”就提示了故事發生的環境等。
2.2烘托主體思想,渲染氣氛
舞蹈作品中加入舞蹈道具,不僅豐富了舞臺畫面,還能延伸舞蹈演員的肢體。在《昭君出塞》開始舞者披著紅色斗篷站在那車上,展現出昭君已踏上一條不可回頭的路,表達了對故土的不舍。后半部分舞者身著水袖,綿延的舞動著,邊表達著悲痛欲絕的心情,及強烈的愛國情誼。水袖,在昭君出塞中用得最多,既烘托了舞蹈作品的思想,有營造豐富的視覺效果。
3.1道具的選擇
舞蹈道具的選擇基于生活基礎,藝術來源于生活,道具應該符合文化習俗。例如《水鄉》,作品表現傣族人愛水,尊敬水的情感。為了表達少女的美妙動人,以白綢帶作為舞蹈道具。這種道具的選擇正式考慮到傣族人的生活習慣,白綢帶同時又能展現傣族少女的婀娜多姿,美麗動人的形象。
根據舞蹈作品的情感走向選擇適合的道具,舞蹈道具要有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的作用,以及完整的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3.2選擇舞蹈道具的視覺效果需求
藝術來源于生活,有高于生活。舞蹈創編與生活為模板,觀眾喜愛為價值追求。正因如此,舞蹈道具必須堅持藝術性與真實性相結合。真實性體現在可以使用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比如桌子、椅子、扇子等,也可以是一些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但是進行再創造的藝術性事物,如水袖,旗頭等。舞蹈道具選擇的最高標準不是盲目的真實性,也應該符合大眾的審美需求并以舞蹈主題作為基礎。
通過分析道具在舞蹈中的作用,舞臺道具選擇是舞蹈創編的一個重要環節。舞蹈藝術在不斷的發展創新,舞蹈道具也隨著舞蹈藝術在不斷的創新和發展,在初期反應階段特點逐漸變成烘托主題的主要用具,再到現在舞臺道具已經成為表達思想感情,展現技藝的載體。由此,道具的選擇尤為重要,要充分掌握道具的本質,考慮到舞蹈創編的主題,將道具與舞蹈創編緊密的結合。同時,堅持生活與藝術相結合的原則,幫助情感的抒發,使舞蹈作品更具有藝術表現力。
(作者單位:泰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