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華 劉逢春
隨著國際化時代的到來,英語在大學教育中的地位也在不斷提高,對于學生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現階段大學英語在教學中存在著很多問題,其中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就是一個非常主要的問題。大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與教改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就要對學生的學習需求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然后結合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來進行教學改革。
大學是為社會和國家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的主要場所,因此在大學教育中,英語的學習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只有學好英語,才能為學生今后步入社會起到很大的幫助,提高自身競爭實力,獲得美好的未來。
2.1 學生英語學習需求的理論基礎
需求是指期望與現實存在的差距。從教育學領域進行分析,需求涉及到所有與學習相關的因素。需求是學習的原動力,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欲望的直接因素,進行需求分析就是對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了解和分析。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強度將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因此在英語教學中首先需要對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分析研究。
2.2 大學生英語學習需求研究的意義
國家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指出,要不斷提高我國國際化教學水平,培養大批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中的國際化人才。其中明確指出了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性,隨著教育的國際化,要求學生必須在大學階段的英語學習中掌握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傳統的英語課程教學模式和教學大綱已經無法滿足現階段國際化教育的要求,因此需要不斷的創新改革,才能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在大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中,不同專業的學生英語學習需求也存在著相應的差異,如何不重視學生的學習需求,對所有專業都采用相同的英語教材,設置統一的英語課程,采用相同的教學方式,就會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和動力,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對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分析就是教學模式和教學大綱改革創新的基礎和前提。
對大學生學習需求進行研究分析,有著很多積極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個方面為:為制定英語教育政策,設置合理的英語課程提供有效依據;第二個方面為:為英語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提供依據;第三個方面表現為:為英語的教學目的和教學方法確定提供依據;第四個方面為:為現階段的英語課程教學評價考核提供參考。因此在學生學習需求的調查過程中,教師就要對學生的基本信息有一個全面充分的了解,進而進行教學的相應改變。
隨著社會競爭不斷激烈,一個人要想在社會上立足,就要不斷提高自身競爭實力。對于學生來講,學習英語是學習一門技能,因此更應該在學習中注重學生的學習需求,從學生的需求出發,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對英語課堂教學改革是為了促使英語教學更加人性化,更加實際化,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學好英語,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因此學生英語的學習需求與教學改革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只有將兩者有效聯系在一起。才能促使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邁向美好的未來,加快課程改革的步伐,促使學生喜歡上英語的學習。
4.1 研究對象與研究問題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西安某所大學的漢語言文學、英語、日語、商務英語、新聞學、歷史學、統計學、機械工程、會計學、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審計學等二十個專業的學生,發放了調查問卷1200份,收回的有效問卷為1000份。采用多重二分法錄入多選題數據,采用excel收集問卷數據,采用社會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研究問題為學生的學習需求是否呈現多元化?學生的具體學習需求都有哪些?學生對現階段使用的教材和課程設置是否滿意?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表現如何?
4.2 結果分析
4.2.1 學生的英語學習目的和自我評價
通過研究調查顯示:78%的學生英語學習目的是為了工作需要,65%的學生英語學習目的是為了完成學分,30%的學生英語學習目的是純粹個人興趣愛好,32%的學生英語學習目的是為了提高英美文化修養,11%的學生英語學習目的是為了出國留學生活。80%的學生學習英語是為了提高自身的聽說能力。
在自我評價中,50%的學生認為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并沒有很大收獲,20%的學生認為收獲不大,15%的學生認為收獲很大,英語學習能力得到了提高,15%的學生認為沒有收獲,還出現了退步。在導致學習效果不理想的三個主要原因中,85%的學生認為自身投入的精力和時間較少,30%的學生認為自身基礎較差,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12%的學生認為跟不上教師的教學進度。通過調查研究發現,現階段很多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投入精力和時間都非常少,甚至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
4.2.2 對于教材的滿意程度和課程設置
在教材使用滿意程度調查分析中,45%的學生認為對自己的學習沒有幫助,36%的學生認為對自己的學習有幫助,12%的學生認為對自己的學習幫助不大,7%的學生保持一般。32%的學生認為教材內容有趣,學到的知識內容比較多;20%的學生認為難度太大,知識內容過于抽象復雜;12%的學生認為內容過時,沒有實用性;7%的學生認為內容簡單,無法滿足學習需求。
在課程設置調查中,50%的學生認為課程設置合理,40%的學生希望增加課時,10%的學生希望減少課時。每周上6節課時以上的學生占23%,每周上5節課時的學生占18%,每周上4節課時的學生占40%,每周上3節課時的學生占23%,每周上2節課時的學生占8%。
4.2.3 教師的期望與課堂教學現狀
在教師期望調查中,78%的學生希望教師在教學中扮演協助學生學習的角色;60%的學生希望教師是激發學生學習欲望的角色;50%的學生希望教師是語言學習的培訓者。85%的學生認為教師需要具備敬業愛崗、責任心的素質;80%的學生認為教師除了具備敬業愛國、責任心之外,還要積極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70%的學生認為教師必須具有靈活運用高效新穎的教學方法素質;60%的學生認為教師要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65%的學生認為教師需要積極主動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
在課堂教學現狀調查研究中,60%的學生認為自身的口語鍛煉不足;34%的學生認為自身寫作訓練存在偏差;20%的學生認為教師的教學方法生硬難懂;34%的學生對教師的教學內容不滿意;26%的學生認為教師的教學方法需要不斷優化。
4.2.4 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在學生學習自主性調查研究中,發現很多學生的學習方法非常單一,主要方法為背誦單詞,朗讀課文(80%),看英文電影,聽英文歌曲(62%),做相關訓練(50%),瀏覽英文網站,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4%)。
5.1 實施分層教學,完善教學管理體制
由于大學階段的學生都是來源于全國各地,甚至有國外留學生,因此學生之間的英語基礎差異非常大。在今后的大學英語教學中就需要結合學生的基礎差異,實施分層教學。只有實施分層教學,才能促使高水平的學生在高層次得到提升,低水平的學生在基礎階段逐步提高。促使每一層次的學生需求都能夠得到滿足,進而促使每一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得到提升。只有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才能提高學生的競爭能力和學習能力,幫助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習獲得更大的進步,幫助學習能力不好的學生打好堅實可靠的學習基礎。此外院校還要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做好分層教學的教學管理工作。結合學生的不同需求,結合不同專業的學習特點,通過相關管理制度的制定要約束和激勵學生,促使學生提高學習能力。
5.2 采用靈活高效的教學方法
針對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對于教學方法也要創新改革,因此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就要采用靈活高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原動力。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國際化時代的到來,對于國際化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多。因此高校的英語教學模式必須進行創新改革,才能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和步伐,做到與時俱進。教師可以積極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可以采用微課的教學方法,讓英語教學不再局限于課堂上的四十五分鐘,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院校也可以采用聘請外教的方法,組織學生同外國教師進行相應知識的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定期舉行班級交流會。還可以通過比賽競賽活動的開展,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
5.3 遵循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必須遵循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要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中心。教師應當根據每一位學生的需求來制定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學目的等,要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為教學目的,要以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為目標,充分挖掘每一位學生的潛能和優勢,促使學生獲得更遠、更高的發展。教師還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情感溝通,讓學生及時吐露出自己的想法和心聲,促使教師第一時間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
綜上所述,在大學生英語學習需求的調查過程中,發現學生在學習目的、自我評價、對教師的期望、課程設置、教材的使用滿意程度、學習自主性中都有著不同的需求。因此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就要遵循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積極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展開分層教學,完善管理體制,還要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優化,促使學生獲得全面提升。
(作者單位:貴州凱里學院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