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康
隨著我國高等體質教育制度不斷的發展與完善,體育教育指導新思潮也隨之悄然落成。“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教導新思潮在國家高等體質教育改革過程中被提出。本著這種思想理念,高校體育俱樂部在不斷進行發展的同時慢慢成型。體育俱樂部這種新的教學平臺,在借鑒西方發達國家教育理念的同時,綜合我國的國情,對大學生進行體質健康教育,這對培養學生養成積極運動地生活習慣,提高整體身體素質,引導學生適應社會等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
高校學生參加體育俱樂部,無論是對于學生體育技能的鍛煉學習也好,還是對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都有著非常積極的重要作用。在國家大力發展體育產業,重視高校體育教學的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應該不斷探索和創新教學方法,提高體育教學的針對性和時效性,為大學生體育鍛煉、體育學習提供良好的環境,從而不斷增強我國大學生的身體素質。
本文通過對部分大一學生、大二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調查研究,發現,在剛入學時,新生的身體狀況差異并不是很明顯,而在經過一年的體育鍛煉之后,大二學生與大一學生的身體素質,產生了較大的差異。體育俱樂部教學,對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有著非常重要的幫助作用。
1.1研究對象。隨機抽取500名大一學生體質測試成績,男280人,女220人;500名大二學生體質測試成績,男280人,女220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綜述法
1.2.2邏輯分析法
1.2.3實驗法
大一學生50m平均成績為8.8s;立定跳遠平均成績為174.4cm;1000m( 男)、800m( 女)平均成績為4分27秒;大二學生50m平均成績為8.4s、立定跳遠平均成績為179.8cm、1000m( 男)、800m( 女)平均成績為4分21秒。
1.2.4數理統計法,對大一年級和大二年級的學生,進行體測成績分析,主要的比較分析指標如下: 50m、1000m( 男)、800m( 女)? 、立定跳遠。
在本文的研究中,把大一年級、大二年級學生體質測試成績進行對比,作為體育鍛煉情況的綜合反映指標。該指標的高低主要受到學生體育鍛煉興趣、時間的影響。大二年級級俱樂部學生體質測試成績相對于大一年級學生之間均有顯著性差異(P< 0.05)。
在體育俱樂部學習鍛煉過程中,學生的體育認識水平和對體育的熱愛程度,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學生的體育鍛煉技術方法、體育素質和競技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學生身體素質的變化。可以看出,新生在剛入學時,相對于大二學生各項測試成績有明顯差異,這主要是由于大部分學生在大學之前,幾乎都沒有受過系統的體育訓練,在身體素質和身體機能方面的差異不大。學習一年后身體素質指標變化比較:通過相關數據可以看出,通過一年的俱樂部學習后,50m、立定跳遠、1000m 、800m三項素質呈顯著性差異(P < 0.05);高校大學生正處在身體發育成熟的重要階段,身體素質和身體機能有著良好的可塑性。從數據的比較分析可以看出,通過參加體育俱樂部,在進行體育鍛煉的過程中,可以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不過,對于不同的學生來說,體育俱樂部受到個人的興趣愛好影響較大,這就給體育俱樂部教學提供了改革和完善的思路。體育俱樂部的建設,要考慮學生們的實際需要和興趣愛好,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才能吸引學生自覺自愿加入俱樂部,在鍛煉學習過程中,提升個人的體育技能和各項身體機能。
綜上所述,通過本文的研究分析,可以得出比較確定的結論:高校學生參加體育俱樂部,無論是對于學生體育技能的鍛煉學習也好,還是對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都有著非常積極的重要作用。在國家大力發展體育產業,重視高校體育教學的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應該不斷探索和創新教學方法,提高體育教學的針對性和時效性,為大學生體育鍛煉、體育學習提供良好的環境,從而不斷增強我國大學生的身體素質。
(作者單位:西安歐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