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艷
【摘 要】目的:探究袋鼠護理配合半躺式哺乳體位的應用對母乳喂養的影響。方法:在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5月收治的健康分娩產婦中選出100例為對象,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分娩后給予常規哺乳護理,觀察組分娩后給予袋鼠護理配合半躺式哺乳體位護理。結果:觀察組的首次母乳喂養時間短于對照組,首次母乳喂養持續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隨訪觀察1個月,觀察組的純母乳喂養成功率為88.0%,乳頭皸裂發生率為0,乳頭疼痛發生率為4.0%;對照組的純母乳喂養成功率為68.0%,乳頭皸裂發生率為10.0%,乳頭疼痛發生率為16.0%,兩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袋鼠護理配合半躺式哺乳體位有助于提高母乳喂養效果,促進早日泌乳,提高純母乳喂養成功率,減少母乳喂養并發癥,值得推廣。
【關鍵詞】袋鼠護理;半躺式哺乳體位;母乳喂養;成功率;乳頭皸裂;乳頭疼痛
【中圖分類號】R58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2-03--01
母乳是兒獲取營養物質、免疫成分最為理想、直接的途徑,能滿足嬰幼兒的日常營養需求[1]。常規的母乳喂養體位主要有搖籃式、環抱式、交叉式、側臥位等。臨床實踐發現母乳喂養的體位一定程度上影響產婦的喂養自信心,影響母乳喂養成功率[2]。本院對產婦采用袋鼠護理配合半躺式哺乳體位護理,提高了喂養成功率,現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于本院產科2017年10月-2019年5月收治的健康分娩產婦中選出100例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均在妊娠期接受規律產檢,無妊娠期合并癥、內科合并癥等分娩高危因素,單胎足月妊娠,無精神疾病、認知交流障礙,均順利分娩,新生兒Apgar評分7~10分,無母乳喂養禁忌癥。隨機將其分成兩組,對照組50例,年齡22-33歲,平均(27.7±2.1)歲;初產婦32例,經產婦18例;陰道分娩30例,剖宮產20例。觀察組50例,年齡20-34歲,平均(27.9±2.3)歲;初產婦34例,經產婦16例;陰道分娩27例,剖宮產23例。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哺乳護理,在產后3d內產婦出現乳頭疼痛癥狀時開始進行母乳喂養指導,對新生兒進行按需哺乳。產婦取坐位,單手環抱新生兒,另一手則按壓新生兒鼻孔處的乳房組織,以免堵塞呼吸,并注意讓新生兒充分含接乳暈,撫摸新生兒鼓勵吮吸。觀察組給予袋鼠護理配合半躺式哺乳體位護理:產后3d內指導產婦采取舒適的仰臥位,在母乳喂養前,將新生兒裸露后以平行或半傾斜位綁在產婦胸前,產婦一手托住新生兒的前頸部,一手支撐新生兒臀部,使新生兒與產婦盡量皮膚對皮膚、胸對胸進行親密接觸,同時做好保暖護理,鼓勵產婦在親密接觸時與新生兒進行語言交流,每日1h以上。在母乳喂養后,每次喂養前先進行母嬰裸體接觸,產婦取半躺體位,然后讓新生兒自行尋找乳頭,并在母親的幫助下銜乳、吮吸,完成哺乳。哺乳結束后指導產婦繼續用手輕撫新生兒頭部、背部,可輕聲與新生兒交流。最后讓母嬰舒適休息。
1.3 觀察指標 收集整理兩組產婦的首次母乳喂養時間、首次母乳喂養持續時間,隨訪觀察1個月,統計兩組的純母乳喂養成功率和乳頭皸裂、乳頭疼痛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2.0軟件檢驗數據,計數/計量資料對比采用χ2/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見表1所示可知,觀察組的首次母乳喂養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且首次母乳喂養持續時間長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純母乳喂養成功率高于對照組,乳頭皸裂、乳頭疼痛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新生兒出生后盡早與母親進行皮膚的直接接觸有助于改善新生兒的先天性保護行為,促進母嬰感情的建立,并降低母親的緊張情緒。因此,在產后盡早開展袋鼠護理,讓新生兒與母親皮膚對皮膚的早期接觸有重要臨床意義。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首次母乳喂養時間短于對照組,首次母乳喂養持續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新生兒頭部置于母親的雙乳中間,因距離乳頭較近,新生兒唾液分泌增加,此時母親將新生兒的手置入其口腔內,有助于新生兒吮吸行為的建立,這為首次母乳喂養的開始奠定良好的基礎[3]。袋鼠護理加強母親感情交流,母嬰親密接觸時母親輕柔與新生兒說話、撫摸新生兒等,這有助于新生兒敏感的感受母親的撫摸、母親的體味、溫度等,還有助于促進新生兒主動覓食行為的建立,利于首次母乳喂養的成功。
本研究結果顯示:隨訪觀察1個月,觀察組的純母乳喂養成功率高于對照組,且乳頭皸裂、乳頭疼痛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本院新生兒在喂養前先進行袋鼠護理,讓母嬰親密接觸,然后采用半躺式哺乳體位,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有助于新生兒身體與母親身體的貼緊,新生兒吮吸時頭部重力作用的影響下更能充分銜乳,降低乳頭皸裂發生率[4]。而且母嬰親密接觸等有助于持續性刺激產婦腦垂體分泌泌乳素,促進乳汁分泌充足,提高純母乳喂養成功率。
綜上所述,袋鼠護理配合半躺式哺乳體位的應用有助于提高母乳喂養效果,使產婦盡早母乳喂養,提高母乳喂養的成功率,并降低相關并發癥發生率,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江麗萍,郭芳芳,曾清英.考拉式母乳喂養體位在剖宮產產婦中的應用研究[J].黑龍江中醫藥,2018,48(3):59-60.
周倩倩.哺乳體位在母乳喂養時的應用[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97):86,88.
胡建新,李萍,劉明秀,等.袋鼠式護理促進新生兒母乳喂養的Meta分析[J].護理學報,2016,23(5):9-13.
庾瑞華,潘萍,黃錦葵,等.半躺式哺乳姿勢在剖宮產術后母乳喂養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9,14(13):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