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剛辰

欣聞寧志榮先生的《薛瑄傳》由北岳文藝出版社出版,這是河東文化研究的盛事,是廉政文化建設的一個成果。薛瑄作為明代第一廉吏、理學大師、文學家,在中國歷史上有重要的影響。該書被列入“山西百位歷史文化名人傳出版工程”,這也是三晉歷史文化研究的重要收獲。
本書在研究《薛瑄全集》、查閱眾多史料、多次采訪薛瑄后人的基礎上,披閱數載,以明代初期社會政治經濟為背景,以翔實的史料為基礎,生動地描述了薛瑄在湖南、山東、北京、四川、云南、南京等地為官的政績,描寫了他做官為民、造福百姓、伸張正義的動人事跡,記述了他擔任監察御史、大理寺卿時,敢于與大太監王振、吏部侍郎王文等官員作斗爭,挽救百姓生命的動人事跡,用文學的筆法塑造了薛瑄一生的宦海生涯、修身律己、大公無私的光輝典范,并且對薛瑄的理學思想、從政思想、教育思想進行了理論闡述。作者用串珍珠以成珠寶項鏈的手法,以薛瑄各個時期的詩詞、楹聯以及理學思想為珠,手持金絲,辛勤掇串,完整地記述了薛瑄一生的生命軌跡。薛瑄的聰穎勤奮,廉潔從政,不畏權勢,遭貶罷官,返鄉施教,理學要旨,讓我們看到一個真實生動的薛瑄,雖相隔六百余年,但似乎一點都不陌生。
成書之初,作者幾次邀我深入薛瑄的故里山西萬榮縣平原村,遍訪鄉賢,拜訪耄耋老人,穿越歷史時光的隧道,聆聽他們對六百年前先祖的解讀。我們一起拜謁薛瑄家廟、祖塋和薛瑄故居。我們爬到薛瑄故里高高的峨嵋嶺上看落日夕照,火燒云滿天。極目遠眺,平疇萬頃,煙村分布,亦真亦幻,給我們無限的聯想和美好的體驗。我們更加熱愛這片生于斯長于斯的故土,更加崇拜燦若星河般熠熠生輝的歷史人物和故事。
我和寧志榮是同村同學,我們所生活的萬榮縣里望村,距離薛瑄的村莊平原村僅僅二里許。幼時,時常聽到薛瑄的故事和傳說,令人神往,大人小孩都尊稱薛瑄為薛夫子。為什么叫薛夫子呢?人們說春秋戰國有孔夫子、孟夫子,我們家鄉有薛夫子,由此可見,薛瑄在歷史上的影響力和家鄉人心目中的地位。小時候我們去過薛夫子陵,只是那時尚小,看到氣派的牌坊、碑樓和甬道,兩邊石人、石獸像守陵的將士羅列其中,陵園里古木參天,蓊蓊郁郁。此地碑碣林立,飛鳥盤旋,啁啾不已,充滿著肅穆和神秘的感覺。上世紀九十年代,寧志榮供職于山西出版集團,負責編輯《薛瑄全集》,由于工作業務的需要,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多次拜謁了薛瑄的家廟和祖塋,感受到薛夫子深邃的理學思想和偉大人格。寧志榮是薛瑄研究的專家,聽他的娓娓敘說,我在這方面也受益匪淺。
《薛瑄傳》一書還生動地敘述了薛瑄故里的地望和名人名勝,反映了薛瑄故里的文化傳承和底蘊。薛瑄的出現絕不是偶然的,多年浸淫的這塊文化土壤,才是其生長發育的沃土。他的故鄉古稱“古耿”,這兩個字首先讓我們想起了古板、耿直,不同于流俗。在運城十三個縣的氣質調侃中,河津人耿直,執著、淳樸,沒有心機。萬榮人骨子里的“爭氣”在全國幾乎是家喻戶曉的。因此我們站在這樣一塊土地上來研究薛瑄的思想脈絡,才更加符合歷史唯物辯證法的理論。據《龍門志》載:“龍門山,本古耿國,殷王祖乙所都境內?!薄肮ⅰ笔窍拇な喜柯浒顕囊粋€鄉鎮,名曰“耿鄉”。這里西瀕黃河,中貫汾水,土地肥沃,自然地理條件相對優越,歷代名人輩出。薛瑄故里三十里遠,就是戰國時期縱橫家張儀的故里;十多里遠就是唐代“三王”——王通、王績、王勃的故鄉;二十里遠就是唐代名將薛仁貴的故鄉,等等。薛瑄出身教育世家,在少年時代就受到故鄉文化和儒家思想的熏陶,顯示出聰明過人的天資。他的祖父薛仲義終生從事鄉里教育,是他少年求學的啟蒙老師。他的父親薛貞,做儒學教諭官40年,教績卓著。因此,薛瑄受其祖父、父親影響深遠。薛瑄31歲參加河南鄉試,高中解元;次年,參加會試名列二甲進士。宣德三年(1428),薛瑄40歲時赴京拜官,擔任監察御史,從此開始了他的并不順利的仕途之路??烧f是大器晚成,仕途坎坷。最能體現薛瑄剛正不阿、凜然正氣人格的,是他同權傾朝野的奸宦王振所進行的那場殊死搏斗。性格決定命運,性格就是人格。當他因為公正執法身陷囹圄之時,視死如歸,浩然正氣,在監獄里依然誦讀《易經》。許多人為他抱怨,他說:“為民伸冤而遭受迫害,有什么可遺憾的!”同僚看望他時,被他的精神感動,贊嘆薛瑄是“鐵漢公”。薛瑄的行為甚至感動了王振的家人,在朝廷正義之士的合力挽救下,薛瑄獲救了。
薛瑄是明代理學的倡導者,他的理學觀強調宇宙是一個理氣統一的整體,與朱熹的理在氣先的學說相比,是一個新的發現,具有唯物主義的思想。中國儒家思想自孔子孟子,至漢代的董仲舒,隋唐的王通、韓愈,兩宋的周敦頤、程顥、程頤、朱熹,發揚光大,代有英杰。到了明代,薛瑄的理學思想繼往開來,是繼二程、朱熹一脈相承的傳人,發揮了程朱的理學思想,并具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和實踐體會,是中國思想史上河東學派的領袖和開山始祖。薛瑄的河東學派比與以陸九淵和王陽明為代表的余姚學派具有更重要的思想價值和歷史意義。薛瑄被后世學者稱為“明代一人”,配享孔廟,是明代數百年歷史上的一代思想家。
薛瑄的故里平原村,還有另外一個稱呼“真儒里”,意思是真正儒家的故里。如果你到平原村,在村口可以看到矗立著一方巨大的石碑牌樓,鑲嵌在牌樓上的石碑鐫刻著“真儒里”三個大字,這是明代山西官員為薛瑄故里立的碑。數百年的文化傳承和文化浸潤,成就了平原村人才輩出,家風浩蕩,深刻地影響著一個村莊的傳統文化建設。身臨其地,你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文化熏陶和影響。歲月不居,文脈長流,滋養了一方多情的土地,教化了一方善良的百姓,讓我們為之感嘆!
薛瑄用自己光明磊落的一生昭示世人:心底無私骨自硬,不向豪門輸青眼,從政為民敢請命,好官豈止在不貪。 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一生歷任監察御史、提學僉事、大理寺卿、禮部左侍郎、內閣大臣、翰林院大學士等,為官清廉,耿介正直,不畏權貴,伸張正義,傲視權奸。令人欣喜的是,《薛瑄傳》書后附錄了薛瑄的《理學粹言》和《從政名言》,這是薛瑄從政為官的思想精華,對于我們今天的廉政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堆Μu傳》一書讓我們更加真切地了解了一代思想家和廉吏薛瑄,他的為官事跡、從政思想、理學思想、教育思想光照千秋,流傳萬世,不愧為為天地立心,為往圣繼絕學的一代廉吏,對于我們今天的廉政建設具有一定價值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