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杰志
摘 要:伴隨著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交通污染的日益嚴重,新能源汽車作為一種新興產業逐步興起。我國已將新能源汽車產業列入國家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已經頒布、技術路線和方向已經明確。高職院校可以試點將新能源汽車專業建設進行可行性和必要性論證,密切關注國家和地方新能源汽車產業相關政策,與地方新能源汽車企業深入合作,合理有序的推進新能源汽車專業的建設。
關鍵詞:高職學校;新能源汽車;專業建設
相比燃油汽車,新能源汽車對于環境的消極影響比較小,屬于清潔型道路交通運輸工具。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不僅能夠有效緩解我國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的壓力,同時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尾氣排放,整體優化我國的道路環境質量。在新能源汽車的推廣過程中,我國在政策方面給予了巨大的傾斜,這種有利的外部環境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高職學校作為培養專業實踐應用型人才的主要陣地,可以緊密迎合國家政策以及新能源發展方向,嘗試建構新能源汽車專業,有效彌補新能源汽車發展過程中的人才技術空白。
1 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建設意義
目前,新能源汽車技術正處于由研發向應用轉型的階段,企業需求涉及到動力系統、產品規劃、開發設計等環節。伴隨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較之于國外發達國家蓬勃發展的新能源汽車研發設計建設體系,我國新能源汽車在各個環節中都存在著較大的人才、技術等空白。高職院校積極建構新能源汽車專業具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同時也迎合了政府部門的發展規劃與政策扶持。高職院校在建構新能源汽車專業的過程中,通過培養高素質、專業型的研發、設計、建造等一體化人才,在緊密把握國內外新能源研究方向,掌握新能源動力系統關鍵技術,繼而實現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與新能源汽車項目研發、生產、銷售、維護、保養等各個環節的高度吻合,不僅能夠整體提升高職院校的社會價值,同時也能夠提升高職院校人才的社會適應能力,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優化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體系。因此,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快速發展的今天,高職院校積極建設新能源汽車專業,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2 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建設困境
雖然新能源汽車專業領域得到了較為快速的發展,但對于高職院校而言,在新能源汽車專業的建設過程中,還處于相對空白的狀態。新能源汽車專業涉及到的技術門類比較廣泛,高職院校在新能源汽車專業的建設過程中,如何確保技術人才的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等,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命題。因此,現階段高職院校在新能源汽車專業的建設過程中,面臨著比較大的困境。
2.1 實訓車型的選擇
我國新能源汽車領域正處于一個“百花齊放”的發展環境中,各大傳統車企紛紛涉足新能源汽車領域,這就使得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類型多種多樣,紛繁復雜。一些其他企業瞅準新能源非常優惠的政策以及廣闊的市場空間,也加大了資金技術投入來“分得一杯羹”。高職院校旨在培養實踐性、應用性人才,若開設新能源汽車專業,需要選定一款車型來供學生實踐與探討。但現階段面對種類繁多、技術多樣的新能源汽車,高職院校很難篩選合適的車型。即使選定一款技術級別高、市場口碑好的新能源汽車,也很難兼顧其他新能源汽車技術。因此,推動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的發展與成熟,需要政府部門早日完善新能源車輛的一些標準,便于產業穩步發展和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教學載體統一的最大化。
2.2 師資力量參差不齊
在新能源汽車專業建設過程中,切實提升專業教學質量,保障專業教學成效,有賴于一大批高素質的對口型專業教師,充分發揮他們的理論與實踐素養,整體提升教學工作的質量和水平。但現階段我國新能源汽車領域處于快速發展的起步階段,對于技術積累、知識傳播等都停留在初級階段,這就使得高職院校很難聘請一大批專業對口的新能源汽車專業專職教師。即便高職院校通過校企合作來將技術人才聘請為學校專業教師,也很難提升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的教學系統性與科學性。因此,高職院校在新能源汽車專業的建設過程中,若想整體提升新能源汽車專業教學質量,為社會輸送一大批對口型人才,應該注重教師隊伍的建設,加強師資力量的儲備,通過深入全面的校企合作來引導教師在夯實理論素養的同時,更要掌握詳實的實踐技術,以便整體提升專業教學的質量。
2.3 學生就業形勢難以把控
伴隨著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快速發展,從表象上來看專業人才的市場缺口比較大,高職院校建設新能源汽車專業,能夠有效提升就業率。但現階段,雖然新能源汽車處于蓬勃發展的態勢,但無論是傳統車企,還是新興力量,都處于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初始階段,很多技術沒有得到突破,缺乏核心技術,容易增加車企的成本,致使新能源汽車的車價居高不下。同時,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推廣,除技術突破外,還在于相關輔助設施的完善與構建。現階段,新能源汽車的推廣過程中,首當其沖的問題是充電樁。無論是大中型城市,還是四五線城市,充電樁的數量都無法滿足需求。面對居高不下的車價,面對基礎設施不完善的市場環境,部分新能源汽車車企還未問世就已經瀕臨倒閉。高職院校若想優化該專業人才就業率,需要學校主動出擊,積極尋求企業支持與配合,通過校企合作來共同培養專業型人才。
3 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建設思路
在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建設實踐中,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科學優化人才培養體系,需要高職院校從人才定位、課程設置、師資力量等方面來予以充分設計與規劃,以此來形成一個成熟且閉合性的人才培養體系,真正滿足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展需求,全面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健康持續發展。
3.1 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培養定位
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需求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研發類人才;第二類是新能源汽車生產、檢測人才;第三類是新能源汽車營銷、售后服務人才。高職院校的教學屬性以及辦學特色,決定了它們很難全面兼顧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人才需求。因此,從高職院校的辦學宗旨以及辦學條件來審視,在專業人才的培養實踐中,高職院校可以側重于培養二三類人才。高職院校應該充分依托于自身的專業優勢、實訓教學優勢等,全面優化二三類人才的專業技能以及實踐素養。如針對第二類人才的培養,高職院校應該著重提升他們的生產技能,確保他們熟練識別新能源汽車的各類設計圖紙,能夠按照設計方案來進行新能源汽車的制造。同時,高職院校還應該細分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專業,真正做到術業有專攻。再比如在第三類人才的培養過程中,營銷人才的培養不僅僅要進行市場營銷、策劃制作等授課,還應該引導學生掌握基礎的新能源政策、新能源汽車專業知識等等。在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建設過程中,明確人才定位,優化培養方向和目標,能夠有效提升人才培養的針對性與專業性。
3.2 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課程體系建構
在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培養實踐中,結合不同的人才培養定位,結合差異化的人才培養方向,高職院校應該同步建構完善的專業課程體系,以此來指導新能源汽車專業教學工作,全面提升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的整體素養。高職院校應該細分專業設置,按照不同的專業屬性來完善課程體系,提升人才培養的針對性。比如高職院校在維修類新能源汽車專業課程體系建構過程中,應該將基礎性課程、實踐性課程、實訓性課程、拓展性課程等結合起來。通過基礎性課程來引導高職學生掌握扎實的新能源汽車專業理論;通過實踐性課程來引導高職生將所學理論積極應用于實踐操作中,在實踐環節中彌補自身理論素養的缺失;通過實訓性課程來整體夯實高職學生的上手實訓成效,在實訓過程中聯系學校與企業之間的關聯性;通過拓展性課程來引導高職生結合自身專業知識以及興趣需求等,積極拓展和補充相關方面的知識和內容。
3.3 專業辦學條件和教學建議
高職院校在建設新能源汽車專業的過程中,應該具備扎實有效的辦學條件,同時結合教學工作來更新和完善相關教學設施,積極打造專業的實踐訓練基地。第一,高職院校應該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教學團隊,優化教學隊伍理論素養與實踐能力的比重,適當聘請一些企業專家擔綱兼職教師。同時,注重引導教師參與企業培訓。第二,高職院校應該積極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科學打造校內實踐基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高職院校應該確保實踐訓練基地,能夠滿足同一班級學生的實訓需求。在校內實訓平臺的建設過程中,高職院校應該以企業現階段的生產線為基準,盡可能讓校內實訓與企業生產不脫節。第三,高職院校還應該積極開拓校外實踐基地,尋求企業共同建設校外實踐平臺,讓學生真正擁有實踐的機會。第四,高職院校應該建設多媒體實驗室,專業課程具有多媒體教學條件,專業核心課程開設網絡教學。
4 結論
伴隨著我國新能源領域的蓬勃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專業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高職院校作為實踐型人才的培養陣地,應該緊密迎合時代發展潮流,積極結合社會需求,在審慎分析與全面研判的基礎上,科學建構新能源汽車專業。高職院校應該明確自身專業建設的瓶頸,從教學條件、人才定位、課程體系等方面予以優化,整體推動新能源汽車專業的發展與完善。
參考文獻:
[1]劉秋生,徐曉宇,張元青,吳金華.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建設存在的若干問題剖析[J].農家參謀,2018(18):156.
[2]李子云.高職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發展的困境及破解[J].時代農機,2017,44(07):191-193.
[3]唐倫.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的發展現狀及展望[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18):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