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繼勇
【中圖分類號】R181.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10-071-01
甲狀腺異常增生的結節性腫塊一般稱為甲狀腺結節。對于甲狀腺結節這種疾病,它有多種形式,一般分為兩種類型:惡性甲狀腺結節和良性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結節屬于機體內分泌系統的一種疾病,其具備較高的發病率。臨床研究表明,甲狀腺結節的發生與電離輻射、碘攝入、環境、自身免疫和遺傳因素密切相關。該病通常是在病人體檢時發現的,通常是偶然觸診或觸摸,也可通過超聲檢查確診。近年來,由于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甲狀腺癌病例數呈現出明顯的增長趨勢,為了讓人們更好的預防疾病,本文主要探討甲狀腺結節的早期癥狀,分析甲狀腺結節的治療進展。
1 甲狀腺結節的成因
1.1 增生性結節性甲狀腺腫:各種原因,包括碘過多或過少攝入引起甲狀腺腫的物質,引起甲狀腺腫的藥物,或甲狀腺激素合成酶缺陷,導致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增殖和結節的形成。(2)腫瘤性結節:腫瘤性結節主要是指各類甲狀腺濾泡和惡性病變。(3)囊腫;(4)炎性結節:很少有甲狀腺結節是由肺結核或梅毒引起的。
2 甲狀腺結節的臨床表現
2.1 結節性甲狀腺腫
甲狀腺結節具備多種形態以及性質,可合并或不合并鈣化,部分甲狀腺結節內存在出血的情況,較小的結節僅為幾毫米,而較大的結節可能達到幾十毫米。在甲狀腺結節發生的早期階段,患者通常不會出現較為明顯的臨床癥狀,通常只會感到機體頸椎不適,同時在為其開展甲狀腺功能檢查時,檢查結果通常表現無異常。
2.2 結節性毒性甲狀腺腫
結節性毒性甲狀腺腫可能導致患者出現較為輕微的甲亢癥狀,但癥狀不典型,同時也不會導致浸潤性突眼。通過為患者開展觸診,可發現其甲狀腺結節的形狀為圓形或橢圓形,同時表面十分光滑,具備清晰的邊界,同時具備堅硬的質地。
2.3 炎性結節
炎性結節的發生根據是否出現感染而分為兩類,一類為感染性炎性結節,其發生是受到病毒感染,病情發生后,會導致患者機體體溫升高,同時甲狀腺部分出現明顯疼痛感,結節具有堅硬的質地。另一類為非感染性結節,疾病的發生主要為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所致,患者自覺癥狀不是很多,可觸摸及多發或單發結節,質地堅硬堅硬,壓痛少,甲狀腺功能檢查顯示甲狀腺球蛋白抗體和甲狀腺微粒體抗體往往呈強陽性。
3 甲狀腺結節檢查方法
3.1 超聲檢查
b超在無放射性、低成本、無創傷等鑒別診斷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可檢出直徑為2mm的小結節。在超聲檢查中,結節具有長徑大于寬徑、形狀不規則、邊界模糊、實性低回聲、礫石樣鈣化、點狀微鈣化等特點,有助于甲狀腺惡性結節與良性結節的鑒別。
3.2 實驗室檢查
促進甲狀腺素、三碘甲狀腺的原始氨基酸測定甲狀腺激素,完全理解甲狀腺功能可以達到的狀態,如果減少甲狀腺刺激條件,表明節點存在甲狀腺激素分泌,可以探討甲狀腺成像,將確定是否存在獨立的功能,甲狀腺炎癥、分化甲狀腺癌和甲狀腺腫以及各種甲狀腺疾病都是由三種酰基甘油引起的,因此,三種酰基甘油不會用于鑒別良惡性。
3.3 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
從2-3個方向穿刺、抽吸、涂片治療結節。該方法能夠診斷良惡性結節,診斷準確率達80%以上,有效降低了不必要的良性結節的手術率。然而,這種方法有很高的假陽性率。
3.4 超聲彈性成像
結節內組織的硬度和柔軟程度的評估,以便甲狀腺癌的診斷,但是存在面積較大的鈣化結節,會發生假陽性,而過大結面積將結節周圍的硬度不能準確的測試,因此,需要和超聲波檢查直接聯合申請鑒別診斷,可提高結節的特異性和敏感性。
4 甲狀腺結節的治療方法
4.1 實質性單結節
甲狀腺熱結節通常不會發生癌變,因此可將甲狀腺素抑制療法或核素治療作為首選方案。冷結節通常需要手術治療。快速、硬、單個結節,或頸部或兒童淋巴結腫大者,應盡早手術治療,以免發生惡性腫瘤。
4.2 多結節性甲狀腺腫(MNG)
傳統上,MNG比單個結節的癌癥發生率低。因此,MNG的治療應首先排除惡性腫瘤。STSH降低表明甲狀腺功能亢進。如果FNA細胞學診斷為惡性或疑似惡性,應手術治療。
4.3 囊腫的良惡性退變
惡性變化可形成囊腫,單純甲狀腺囊腫很少見,任何持續性或復發性混合腫塊均應切除。
4.4 無形的結節
隨著影像技術的不斷發展,大量微型結節被有效發現。通常情況下,若患者不存在甲狀腺病史,同時也不存在致病危險因素,甲狀腺結節直徑不足15cm,僅需隨訪觀察。如果結節大于15cm,可以在超聲引導下進行FNA,并根據細胞學結果進行進一步治療。
4.5 放射結節
甲狀腺癌更可能發生在接受頭頸部放療的患者中,放射后最早5年,最晚30年。頭頸部放療后需對甲狀腺結節開展FNA診斷。
5 熱消融治療
隨著射頻消融、激光消融、微波消融技術的不斷優化,臨床上在對甲狀腺結節進行治療時,微創治療的應用率也不斷提升,并對酒精介入治療進行逐漸取代。微波消融以及射頻消融具備較高的安全性,不容易導致并發癥的發生。治療后結節凝固壞死率可達到100%。有學者通過選擇甲狀腺腺瘤及增生患者50例,為其開展射頻或微波消融治療,結果顯示結節完全消失率為15%,體積縮小超過50%的比例達到65%,且患者未出現明顯并發癥。激光治療不容易出現明顯創傷,且治療效果顯著,主要可對具備較高手術風險,以及存在明顯壓迫癥狀的良性冷結節開展治療。
6 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適用于直徑超過3cm,且對周圍氣管、神經造成壓迫,引發呼吸、吞咽困難的結節;位置處于機體胸骨后的甲狀腺結節;具備較高活躍性的高功能腺瘤。在對結節進行切除時,切除范圍需參照腫瘤TNM分期及患者機體素質狀況來確定,但目前對于應用甲狀腺全切術或次全切術仍存在較大爭議,大多數學者認為在手術開展前需對病理分期進行明確,開展有效病理評估。若為孤立性結節的殘余病變實質,則可開展全切除,對于病理檢查顯示為良性的組織,可考慮腺葉切除。
參考文獻:
[1] 胡越,俞力,甲狀腺結節的鑒別診斷及治療進展[J],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7, (5):682-683
[2] 楊錦茹,雷紅霞,實時超聲彈性成像在鑒別診斷甲狀腺結節性質中的價值[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8, 35(9): 686-689
[3] 于蕾,李建國,超聲權重評分在甲狀腺結節良惡性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