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克井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ST段心肌梗死患者溶栓與氯吡格雷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截取我院在近一年內收治的84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資料,以數字表排序的方式,來對其進行隨機分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各有42例。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溶栓治療,觀察組患者采取溶栓聯合氯吡格雷治療。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統計和比較。結果:在2組患者治療后,心絞痛發生狀況、再次發生心肌梗死可能以及疾病致死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以觀察組占據優勢。結論: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運用溶栓與氯吡格雷聯合治療的臨床效果較好,能夠有效地改善其臨床癥狀,降低風險事件的發生可能,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推廣。
【關鍵詞】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氯吡格雷;效果
【中圖分類號】R82.1.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10-089-01
引言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英文簡稱為STEMI,也就是俗稱的急性心肌缺血性壞死。這類疾病的發生多是因冠狀動脈存在病變,從而使得其心供血快速減少或者直接中斷,從而使得心肌功能嚴重缺失或者持續性缺血,出現大面積梗死的現象[1]。這種疾病的發生會使得患者存在明顯的心功能缺失,進而對其生命造成威脅。在臨床上,對于這種疾病的治療以冠狀動脈血管持續或者完全阻塞的癥狀改善為主,即以溶栓為首選方案[2]。然而,在近幾年的實驗中發現,單純的溶栓治療效果一般。隨著我院臨床研究的深化,部分學者提出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運用溶栓與氯吡格雷聯合治療,能夠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效果較好。詳見下表。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截取我院在近一年內收治的84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資料,即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以數字表排序的方式,來對其進行隨機分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各有42例。
其中,對照組男女患者比例為2.3:19,年齡區間在45~72歲,平均年齡(632.1±432)歲;觀察組男女患者比例為2.4:18,年齡區間在44~73歲,平均年齡(6329±45)歲。
入選標準:(1)在患者入院后,對其進行影像學檢查和心電圖檢查,確診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2)患者無其他嚴重的器質性缺損,且無既往心肌梗死病史;(3)患者以及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對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資料加以比較,統計值P>00,可比。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溶栓治療,在患者入院后,對其進行全面檢查,確定其具體狀況后,第一天給予阿司匹林300mg口服。然后可根據患者的病情變化,適當的進行用藥劑量加減。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對患者服用氯吡格雷300mg。然后,將劑量降低到每日75mg/次。
兩組患者均需要連續用藥1周,如果在使用過程中,患者出現了出血、心絞痛或者心梗等現象,必須要停止用藥,采取其他干預方案。
1.3 評價指標
對兩組患者用藥后的心絞痛發作狀況、再次發生心肌梗死率、心梗致死率等狀況進行統計。
14 統計學分析
對本次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數據,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220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以(x±s)表示,經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經χ2檢驗。根據統計值P與005的大小關系,來確定其是否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2組患者治療后,心絞痛發生狀況、再次發生心肌梗死可能以及疾病致死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以觀察組占據優勢。詳見下表。
3 討論
隨著當前社會的不斷發展,各種基礎性疾病的覆蓋率提高。而由于生活壓力和工作壓力的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誘發率提升。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作為臨床常見的一種心肌缺血性壞死疾病,其多是因冠狀動脈存在病變,所導致的冠狀動脈血供急劇減少或者中斷[3]。一般來說,這類疾病多發于中老年人群,且發生速度相對較快,如果沒有及時對其進行控制,將會對患者的生命造成較大的威脅。從誘發因素上來說,包含劇烈運動、情緒波動過大、急性出血等。這類疾病主張早發現、早治療,且需要以改善冠狀動脈的暢通為主。因此,臨床會以溶栓或者介入手術治療為主。如果在缺少介入手術的實施可能時,溶栓治療的運用較為普遍。其中,溶栓治療多選用阿司匹林,其雖然能夠將受阻的冠狀動脈進行疏通,對其血液流通狀況進行改善[4]。然而運用效果卻相對較差。不少臨床實驗發現,在運用阿司匹林干預的同時,對患者采取氯吡格雷用藥,效果相對較好。氯吡格雷作為一種抗血小板藥物,其在運用的過程中,能夠對血小板產生一定的抗性,從而降低了其再次阻塞的可能性[5]。在對照組運用阿司匹林治療,觀察組運用氯吡格雷治療聯合阿司匹林治療的情況下。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注意在兩種藥物使用的過程中,患者都可能會出現不良反應。因此,在使用時,必須要對其體征進行詳細的觀測,一旦存在異常,要及時停藥,并且采取其他干預措施。
綜上所述,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運用溶栓與氯吡格雷聯合治療的臨床效果較好,能夠有效地改善其臨床癥狀,降低風險事件的發生可能,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馬開陽,龔金龍,吳婷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溶栓治療中氯吡格雷劑量對治療效果的影響[J].心電圖雜志(電子版),2019,8(02):19
[2] 朱亞軍.硫酸氫氯吡格雷片及尿激酶溶栓聯合依諾肝素鈉治療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臨床效果[J].河南醫學研究,2019,28(07):1.279-1.280
[3] 方立本.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溶栓治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臨床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A3):142
[4] 冷長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溶栓聯合氯吡格雷治療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36):48
[5] 吳碧玉.替格瑞洛與氯吡格雷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處方藥,2017,15(09):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