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民

【摘要】目的:研究動力加壓髖螺釘(DHS)內固定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臨床效果,為后期治療該疾病提供依據。方法:以我院于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間收治的58例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依據病例單雙號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數量均為29例,對照組患者采取Gamma釘內固定治療,研究組患者采取DHS內固定治療,研究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效果。結果:術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時間、骨痂出現時間、住院時間等臨床效果指標比較,研究組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應用DHS內固定治療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DHS;內固定;股骨粗隆間骨折;臨床評價
【中圖分類號】R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10-109-01
股骨粗隆間骨折主要發生在小粗隆下方至髖關節囊線外側,中老年人是主要發病人群,在老年女性中多發[1]。骨折后患者無法正常行走,需要長期臥床休養,大部分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會出現心理和生理的應激反應,嚴重影響臨床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DHS內固定是臨床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的重要方法,DHS系統具有極強的承載能力和抗彎能力,與傳統治療方式相比優勢顯著[2]。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58例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DHS內固定臨床效果,為后期治療該疾病提供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我院于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間收治的58例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依據病例單雙號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數量均為29例。研究組男性患者數量為1.2例,女性患者數量為17例,年齡為53-80歲,平均年齡為(6482±759)歲,合并糖尿病1.2例,合并老年慢性支氣管炎17例。對照組男性患者數量為1.1例,女性患者數量為18例,年齡為52-79歲,平均年齡為(6477±752)歲,合并糖尿病14例,合并老年慢性支氣管炎1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年齡、性別、合并疾病類型)比較具有統計學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Gamma釘內固定治療,切口位置設置在股骨大轉子中心,使股骨大轉子充分暴露,在靠近大轉子頂點的位置鉆孔,向遠端位置擴大股骨髓腔。在C型壁透視視角下將Gamma釘插入,完成定位后在外側股骨大轉子位置插入導針,沿Gamma釘斜孔進入到股骨頭頂部位置,角度設施為前傾10度,股骨頭下方位置與前后導針的距離為5mm,在股骨頭中心位置設置側位導針,通過Gamma釘橫向孔插入鉆頭,是骨皮質鉆透,安裝螺釘妥善固定。在治療期間維持水、酸堿、電解質平衡,并給予抗感染治療。
研究組患者采取DHS內固定治療,麻醉方式為硬膜外麻醉,將臀部墊高,準確判斷股骨粗隆位置,在外側設置15cm左右切口,將股骨干上段和大粗隆下段充分暴露。鉆孔位置設置在大粗隆下方2-3cm處,定位后合理設計角度(與股骨干角度為1.35度),并放置導針,準確測量導致外部漏出的具體長度,選擇適宜的頭釘,在導針上投入鉸刀,依據頭釘長度確定鉆入深度股骨頭關節面與釘尖之間保持1cm的距離,在骨折線近側設置頭頂螺紋。側位頭釘的位置為股骨頸中后方1/3交界處,正位頭釘的位置為股骨頸中下方1/3交界處,保持外側骨皮質與鋼板完全貼合,套入鵝頸鋼板,在股骨干位置使用螺絲釘固定,使用生理鹽水沖洗,皮膚逐層進行縫合,并設置引流管。
1.3 評價標準
統計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時間、骨痂出現時間、住院時間等指標,確定臨床效果。
14 統計學方法
臨床效果指標使用x±s表示,檢驗方法為t檢驗,數據分析比較使用的統計學軟件為SPSS220,P<005表明統計學分析具有實際意義。
2 結果
術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時間、骨痂出現時間、住院時間等臨床效果指標比較,研究組優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股骨粗隆間骨折是老年人多發的骨折類型,多合并骨質疏松,如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將會導致髖關節出現外旋、內翻、肢體長度縮短等嚴重并發癥,影響患者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3]。臨床采取保守治療極易誘發患者出現壓瘡、感染、深靜脈血栓等癥狀,股骨粗隆間位置含有大量血管,通過手術治療能夠快速愈合。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臨床治療效果研究組均優于對照組,DHS內固定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臨床效果顯著。DHS屬于內固定物,是股骨粗隆間骨折專用物質,能夠實現動力性和靜力性的雙重加壓,配置的螺紋釘具有加壓和滑動的作用,對骨折端固定的穩定性較高,治療效果顯著[4]。與Gamma內固定方法相比,DHS內固定利用側方鋼板能夠實現張力帶動,通過螺紋與鋼板的連接,能夠對剪應力起到對抗作用,骨折端在動力髖螺釘的作用下能夠受到持續性的軸向壓力,進而實現軸向的滑動,對骨折位置產生刺激,促進骨折恢復[5]。
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應用DHS內固定臨床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DHS內固定創口面積大,無法阻止骨折端旋轉型位移,其具體應用有待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 孫偉光.高齡股骨粗隆間不穩定型骨折的治療方式選擇和療效分析[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9,47(06):698-700
[2] 朱金銘.人工關節置換與內固定術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Meta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9,1.2(14):1.36-1.37
[3] 李大威.PFNA內固定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方法及應用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40):86+88
[4] 金社輝.人工關節置換術與內固定術治療老年粗隆間骨折64例臨床觀察新探尋[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40):66
[5] 李克耀.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高齡骨質疏松性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療效觀察[J].現代醫用影像學,2019,28(05):1.109-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