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路
【摘要】目的:研究醫院靜脈用藥集中調配模式。方法:選擇2018年1月-2018年6月至我院進行靜脈輸液治療的患者1000例作為對照組,與靜脈藥物應用相關醫囑共計1.1426份。選擇2018年7月-2018年1.2月至我院進行靜脈輸液治療的患者1000例作為觀察組,與靜脈藥物應用相關醫囑共計1.2843份。對照組給予傳統的靜脈用藥管理。觀察組給予靜脈用藥集中調配模式。比較兩組患者的醫囑中出現不合理醫囑的情況。結果:觀察組1.2843份醫囑中不合理醫囑205例,占160%,明顯低于對照組1.1426份醫囑中不合理醫囑484例, 42.4%,且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靜脈用藥集中調配模式能夠明顯減少不合理醫囑的出現率,提高了患者的用藥安全。
【關鍵詞】靜脈用藥;集中調配模式;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R181.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10-229-02
靜脈輸液給藥是臨床藥物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靜脈用藥的安全不僅僅關系到療效,同時是關系到患者生命安全的問題,因此如何促進靜脈藥物的安全應用,保障患者的安全就成為臨床工作的重點[1]。近年來我院對靜脈用藥給予了集中調配模式進行管理,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患者選擇
選擇2018年1月-2018年6月至我院進行靜脈輸液治療的患者100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內科、婦科、外科、兒科各隨機250例,男性共計542例,女性458例,年齡2歲-84歲,平均年齡(4736±1.229)歲,與靜脈藥物應用相關醫囑共計1.1426份。選擇2018年7月-2018年1.2月至我院進行靜脈輸液治療的患者1000例作為觀察組,其中內科、婦科、外科、兒科各隨機250例,男性共計588例,女性共計41.2例,年齡15歲-89歲,平均年齡(4633±1527)歲,與靜脈藥物應用相關醫囑共計1.2843份。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科室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對照組:給予傳統的靜脈用藥管理。患者所輸注的成品輸液在病區治療室進行加藥配置,醫生開完用藥醫囑后,由護理人員審核藥品使用的合理性和規范性,核查無誤后予以靜脈用藥。
觀察組:給予靜脈用藥集中調配模式。具體操作方式如下:(1)對靜脈用藥進行集中調配的區域進行合理布局分配,分為潔凈區、輔助工作區、生活區三個部分,每個部分嚴格按照要求進行潔凈級別和控制要求。(2)靜脈用藥調配區域設置安全無菌的配置環境,配備溫度、濕度、氣壓等監測設備以及通風換氣設備。(3)處方在護士核對醫囑基礎上,增加專業藥劑師再次審核環節,以保證藥品的合理應用,對于不合理醫囑與醫生溝通后予以糾正。(4)對藥物應用路徑制定優化搞笑的標準。在靜脈用藥集中調配中心,專業藥師完善工作制度和流程,防治藥物調配的差錯出現。
1.2.2分析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醫囑中出現不合理醫囑的情況。
1.3 數據處理
用SPSS190統計學數據處理軟件處理研究中所有相關數據,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并采用 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 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1.2843份醫囑中不合理醫囑205例,占160%,明顯低于對照組1.1426份醫囑中不合理醫囑484例, 42.4%,且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1。
3 討論
靜脈用藥集中調配模式是一種先進的靜脈用藥調配模式,在2010年衛生部辦公廳就下發過《靜脈用藥集中調配質量管理規范》,文件中強調了靜脈用藥集中調配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先進性[2]。
傳統的靜脈輸液是醫生開具處方后,藥房對藥物進行發送,護士在治療室直接配藥,這種配藥模式一方面不能保證藥物配置過程中的無菌性操作,另一方面雖然護士對藥物進行了核對,但是由于專業所限,沒有專業藥師對藥物的特性掌握全面,因此仍有一定的疏漏出現[3]。而集中調配模式能夠很好的解決上述問題,調配中心的無菌話和高清潔度最大限度的減少了藥物的污染可能,同時由專業的藥劑師對處方進行審核,專門的護士對藥物進行調配,這樣降低了藥物應用的不規范和差錯的發生率[4]。從本次研究來看,觀察組1.2843份醫囑中不合理醫囑205例,占160%,明顯低于對照組1.1426份醫囑中不合理醫囑484例, 42.4%,且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說明靜脈用藥集中調配模式能夠明顯減少不合理醫囑的出現率,提高了患者的用藥安全,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周 璇,朱光輝,盧 敏.我院外科系統靜脈藥物輸液溶媒合理性調查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4,14(2):192-194
[2] 龍麗瓊.靜脈用藥集中調配的研究進展[J].現代醫學,201.2,40(1):1.2.1-1.2.4
[3] 唐華蘭,朱春梅,林 集.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差錯分析與防控措施[J].中南藥學,201.3,1.1(1.2):941-943
[4] Poon EG,Keohane CA,Yoon CS,et al.Effect of barcode technology on the safety of medication administration[J].NEng J Med,2010,362(18):1698-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