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
[摘要]區域化黨建整合村、社區、企業、學校等不同領域的黨組織資源,發揮基層各類組織協同作用,是新時期黨建發展創新工作中的重要模式,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以學生黨員為普法進社區公益主體,聯動社區學校,以自身專業為優勢,取得了黨建活動的良好效果,筆者對這一模式進行深化探索,希望有更加創新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區域化黨建;學生公益服務;學生黨員
當前,區域化黨建風潮涌動,各地在建立健全區域化黨建機制方面成效頗豐。區域化黨建整合村、社區、企業、學校等不同領域的黨組織資源,發揮基層各類組織協同作用,在一定區域范圍內,通過有機結合,實現區域內黨建工作的統籌發展、齊頭并進,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積極踐行區域化黨建建設工作,組織學生黨員走進街道,與社區基層黨組織合作聯動,以自身專業為優勢,結合社區普通群眾對法律知識的需求,將黨員的榜樣示范作用帶入社區。
一、走進社區,看普通社區群眾的樸實需要
社區普法公益講座活動的時間自2018年10月開始,目前在各個社區舉辦共計12場講座,涉及上海市楊浦區社區的街道有殷行、控江、定海、平涼、四平等。學生黨員親力親為,自己撰寫講座材料和安排課程,聯系社區講座時間地點,而且在前期做好問卷調查,根據反饋結果統籌安排普通群眾最關心的法律主題,例如,合同法、婚姻法、防詐騙、食品安全、交通肇事、勞動法等,基本都是與社區普通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實務領域。
在普法公益講座過程中,學生們與社區群眾的交流也產生了很多收獲,一位同學在一次繼承法講座后進行總結時這樣寫道:“在這次講座前,老師告訴我們這個社區大部分是失獨老人,我們當時還沒想很多,但是在講座結束后,聽了一些老人所困惑的法律問題,我們才感觸頗多。他們跟我們訴說,他們很孤單,失去獨子后,只是想找一個可以信賴的人照顧其晚年生活。每當想到這里,眼眶不禁濕潤了,難以想象每次我們跟一家人團聚過節的日子,竟然是他們在心痛的日子。但是,此時我們更應該以所學的法律知識努力地幫助他們,在他們的晚年生活上給予有力的支持,實現一個法律人的擔當和社會責任感!”
正是通過這種近距離的溝通,了解到普通社區群眾在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訴求,也通過對法律知識的宣傳,加深了同學們身為一名法律人的責任感。同學們紛紛表示應當更加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將自身的發展融入“依法治國”發展的社會浪潮中,為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實踐進程而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
二、“普法”出實效、“踐行”出真知
在組織引導學生參加社區普法講座的過程中,作為帶教老師,我亦收獲良多,在我看來,活動是生動充實且有重要意義的,主要是以下幾點。
首先,在主題選擇方面,學生和社區校長就充分聽取了群眾的意見,選擇了本社區群眾最感興趣的普法專題。其次,由于同學們的精心準備,每一次的普法講座都充滿干貨,能夠讓群眾們對這一法律主題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增長了法律知識,讓前來參加普法講座的居民都收獲滿滿。
其次,舉辦社區普法講座讓學生們用實際行動參與社會公益服務。社區普法講座是學校與社區聯合推出的社會公益服務項目,目的是為了讓更多的社區群眾能夠學習法律知識,獲得法律服務。學生們在這個項目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通過舉辦普法講座,他們能夠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參與到社會公益服務中來,這樣不僅能夠培養學生們的服務意識,還能鼓勵更多大學生投身社會公益事業。
再次,社區普法為法律專業的學生創造了學以致用的機會。作為學生,平時更多是在學校聽老師講課,鮮有機會能夠把自己所學的知識講出來,這對同學們來說其實是一項極大的挑戰,有些學生可能理論功底很扎實,但是讓他在課堂把學校所學的知識講述出來,不經過一番精心準備,很難做到。社區普法為學生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他們可以通過這個平臺來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最后,舉辦社區普法公益講座活動具有踐行法治理念的重要意義。隨著“依法治國”的全面推進,成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是每個人應當追求的目標。通過舉辦社區普法講座,學生們將自己在學校課堂上學到的法律知識傳授給社區群眾,為社區群眾解答各種法律問題,在這個過程中,社區群眾能夠知法、懂法,進而成為一名守法的好公民,這對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學校社區聯動,區域化黨建激發新活力
參與實踐公益活動是新時期高校提升學生黨員的先進性而采用的常規方式,但是學校作為特殊主體,在進行實踐過程中,可能會受到時間、空間等限制,而且參與的公益服務范圍比較窄,同外部力量也缺乏較好的溝通。而豐富的社區資源是新時代黨建工作的有力支撐,也是促進社區發展改革的力量源泉。以學校教育教學為主體,以服務社區公益為平臺,學校和社區相互融為一體,利用雙方共享的豐富資源,積極開展學校社區的區域化黨建工作,有利于以區域服務為導向,構建多元化的社會公共事業服務平臺。學生黨員普法進社區公益講座活動就是在實踐中搭建的聯通學校和社區的橋梁,拓寬學校黨建的發展渠道,實現多方面黨建資源共享,對學生和社區群眾來說,教育內容更有針對性和感染力,實現形式也更具靈活性和吸引力。在2019年,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還將繼續利用和創新這一形式,激發活力,不斷推進區域化黨建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彬.區域化黨建激發基層治理新活力[N].光明日報,2019-2-15(05).
[2]陳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的現實趨向[J].甘肅社會科學,2016(06):243-248.
[3]丁璇.大學生黨員公益實踐的意義與路徑研究——以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為例[J].才智,2018(13):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