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顏平
現(xiàn)實中,當?shù)谝粫r間公布某某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組織調(diào)查時,其原任職地方或部門就可能產(chǎn)生不小的“震動”。特別是在少數(shù)政治生態(tài)不太正常的地方,有些人會認為,“他一個人干不了那些事”“料不定哪個會牽進去”,更有人“心里不踏實”,生怕拔出蘿卜帶出泥。而不久后的新聞也證實了,有人昨天還在開會講話,今天就“出事”了。這就是一些地方黨內(nèi)關系不健康,甚至畸形關系產(chǎn)生的連鎖反應。
在這些不健康的關系中,有的是“團團伙伙”“拉幫結(jié)派”“利益輸送”的共同體,也有人聲稱是“不得已而為之”。譬如,有人坦言自己給領導送錢送物,“是為了避免不公正待遇”等等。但無論是“主觀故意”還是“被動而為”,都反映了一些地方黨組織中的同志關系、上下級關系的畸形和扭曲。當然,這種問題根源還在“關鍵少數(shù)”。
這種現(xiàn)象提醒我們,反腐不僅要反攝取錢物的顯性腐敗,也要抓“畸形關系”這樣的隱性腐敗。有了積極健康的黨內(nèi)政治文化,黨員領導干部就不會專注于把手中的權(quán)力和資源用于結(jié)“人緣”、拉關系、謀好處,擴大個人“勢力范圍”。其他人也不會樂于搞“人身依附”,而是本本分分做人、實實在在做事,讓健康工作關系回歸黨內(nèi)、正氣壓倒邪氣,使那些搞拉拉扯扯、吹吹拍拍的人“不吃香”,腐敗和不正之風失去生存空間和生長土壤。
(摘自《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