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和蓉 趙鳳 張志勝


摘要 農林類專業青年教師能安心本職工作是教學科研水平提高的前提,直接關系到農業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以華南農業大學為例,通過對農林類專業青年教師的職業滿意度、教學能力與科研水平等方面的問卷調查,分析了青年教師發展的現狀,提出學校要制定青年教師發展規劃和培訓計劃,加強青年教師職后學習;建立相應的資助和獎勵制度,制定青年教師科研與教學能力提升的激勵和約束政策;加強人文關懷,為青年教師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等一系列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 農林類專業;青年教師發展;教學能力;職后教育
中圖分類號 S-01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9)11-0279-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11.082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Abstract The young teachers 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pecialties are willing to their work, which is the premise for improving the level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higher education.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the career satisfaction, teaching ability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level of young teachers 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pecialti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young teachers was analyzed. A series of countermeasures were proposed, including that the school should formulate the development plan and training plan for young teachers and strengthen the postemployment learning of young teachers;and corresponding funding and reward systems should be established, incentives and restraint policies should be formulated for the improvement of young teachers research and teaching capabilities;the humane care of young teacher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a good working environment should be created for young teachers.
Key words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pecialties;Development of young teachers;Teaching ability;Postemployment learning
基金項目 2014年廣東省本科高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建設項目(粵教高函〔2014〕97號)。
作者簡介 郭和蓉(1964—),女,湖北天門人,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從事花卉育種與栽培技術研究。*通信作者,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從事花卉育種技術研究。
收稿日期 2018-11-16
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青年教師的發展問題越來越受到學校的重視。已有的研究主要圍繞著高校青年教師的思想價值觀、師德教育、工作壓力、教學發展、專業發展、職業幸福感、身體及心理狀況及家庭生活質量等方面進行[1]。筆者對華南農業大學農林類專業(包括農學、植物保護、生態學、農業資源與環境、環境科學與工程、林學與風景園林等)100名40周歲以下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內容包括工作環境、專業態度與理想、教學情況、科研情況、培訓與進修、青年教師發展等方面。收到有效問卷96份,通過問卷調查,了解了農林類專業青年教師的現狀,分析了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關鍵問題,旨為促進青年教師的發展提供參考。
1 青年教師發展的重要性
大學青年教師發展是指40周歲以下教師在職業生涯中通過人生歷練提升專業知識、能力及素養的成長過程。國務院在《關于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中將“建設一流師資隊伍”作為“雙一流”建設的首要任務,尤其強調“要以中青年教師和創新團隊為重點,優化中青年教師成長發展、脫穎而出的制度環境,實現人才隊伍的可持續發展能力”[2]。
近幾年來,我國各大高等院校引進很多青年教師,華南農業大學在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期間引進青年教師500多名。這些青年教師普遍政治素質好、層次高、有發展潛力,為學校教學與科研注入了新的活力,成為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因此,解析高校青年教師發展問題,不斷創新高校青年教師發展機制,是高等教育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核心,是國家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3]。
2 青年教師發展的現狀與需求
2.1 職業滿意度
職業滿意度高是教師對自己職業整體狀況的肯定。高校青年教師職業滿意度受工作本身、工作環境和工作回報等因素的影響,與青年教師的心理狀態和能否潛心于本職工作緊密相關。
3.2.3 支持與鼓勵青年教師加入學科團隊,參與重大課題研究。
科學研究本身是探索性很強和風險性很高的實踐活動。青年教師思維活躍,但難于準確把握學術方向。加入研究基礎的課題組或研究中心有助于青年人才的培養和提高。調查發現,84.12%的青年教師認為融入學科團隊是科研能力提高的最有效方式。因此,一方面要鼓勵青年教師加入學科團隊,由優秀教師進行傳、幫、帶;另一方面,還要鼓勵課題組開放接納有意愿、有干勁、想做研究的青年教師。
3.2.4 重視青年教師的教學評價工作,獎勵優秀的青年教師。
教學評價是評價教師教學能力的方式之一[9]。科學的教學評價有助于教師獲得有效的反饋,通過反饋結果知曉自己的不足,有目的地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能力。學校可以考慮對表現優秀的教師給予一定的獎勵,這些獎勵措施可以激勵青年教師努力提高教學能力。
3.3 了解青年教師的需求,加強人文關懷,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為青年教師的成長和發展創造條件
青年教師在生活條件等方面面臨種種困難。總體而言,目前青年教師的待遇水平仍然不高,而且面臨著十分突出的住房問題,已經成為青年教師發展的瓶頸問題,這是靠教師自身力量和學校難以解決或無法解決的問題,學校只有努力改善教師待遇,提高青年教師的收入才能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科研工作中。
4 結語
青年教師是高校教學、科研與社會服務的骨干力量[10]。擁有一支優秀的師資隊伍是農林類高校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此,學校應重點關注青年教師的發展,并根據自身的發展現狀,切實落實和解決青年教師的思想、專業和生活條件等實際問題,不斷完善青年教師專業發展賴以需要的制度環境,幫助青年教師制訂職業發展計劃,構建有利于青年教師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激勵機制,不斷地提高青年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為高校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教師隊伍基礎。
參考文獻
[1] 吳慶華.地方高校青年教師發展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3.
[2] 韓萌,張國偉.大學青年教師發展的現實困境與改革路徑研究[J].教育科學,2017(1):43-49.
[3] 劉萍,胡月英.中美高校青年教師發展機制比較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16(1):112-118.
[4] 李年銀,劉平禮,羅志鋒,等.高校青年教師培養模式中的激勵機制探討[J].大學教育,2017(4):165-167.
[5] 蘇雄武,楊玉浩.高校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培養模式研究[J].教育評論,2016(4):101-103.
[6] 菲利普·G·阿特巴赫.國際高等教育的前沿議題[M].陳沛,張蕾,譯.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4:71.
[7] 王保英.高校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現狀調查及其制度建議[J].教師教育論壇,2016(7):52-57.
[8] 戴維·查普曼,安·奧斯汀.發展中國家的高等教育:環境變遷與大學的回應[M].范怡紅,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204.
[9] 李靜.地方高校青年教師有效教學能力評價機制探索[J].普洱學院學報,2018,34(4):118-120.
[10] 郭柳劍.高校青年教師專業發展保障機制構建[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14(2):122-123.
[9] 王曉明,王偉,謝廣明,等.基于瀏覽器/服務器架構的應用層在智能社區系統中的實現[J].兵工自動化,2013,32(11):81-84.
[10] 王吉平.工程機械遠程監控系統的實現[J].農業裝備技術,2012,38(4):15-18.
[11] 掌明,王經卓,董自健.基于分簇的無線傳感器網絡MAC節能算法[J].計算機工程,2012,38(15):70-73.
[12] 張開風,胡艷軍,許耀華,等.WSN與GPRS結合的遠程圖像等數據采集系統設計[J].安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5(4):53-59.
[13] 劉佳,王立新.基于ZigBee的無線氣體監測系統的設計[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11(2):44-45,49.
[14] 羅丹彥,左德承,楊孝宗.一種基于多代理的傳感器網絡IPv6地址配置協議[J].宇航學報,2009,30(3):1125-1132,1188.
[15] 聶少軍,丁志周.多種網絡接入技術在煤礦遠程監控系統中的應用[J].工業控制計算機,2008(5):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