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平
[關? 鍵? 詞]新媒體;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
在新時期新媒體技術由于傳播迅速等優點,得到更廣泛的應用。但新媒體技術在發展中也存在一系列的問題,這些問題會直接影響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大學生作為喜歡新事物的群體,常常會對一些新鮮的事物感到好奇,但還沒有經歷過社會的磨練,對于網絡內的信息不具有較強的辨別能力,因此,極易遭受網絡內不良信息的誘導。而新媒體的出現及應用,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產生的積極影響具體表現為使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有所豐富。新媒體的出現為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多的途徑以及快捷的信息來源,只要利用網絡即可迅速獲得新信息以及資料,教師借助合理的分析及恰當的引導,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并增強辨別是非的能力[1]。新媒體的技術突破時間的界限,思想政治教育促使學生借助網絡自發查找各項信息,開展自我學習。
一、優化傳統教育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與新媒體技術發展相互契合,在此基礎上,重視更新傳統的教育理念,改革以往的教學方法。與傳統媒體相比較,新媒體技術具有較快的傳播速度,因此,要對傳統的填鴨式和灌輸式教育模式進行改變,采用新的教學方式,例如,采用以生為本的教育方式,巧用新媒體創設有趣的教學課堂等。教師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要注意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體差異,并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具有針對性的教育方法。在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接收各項信息的途徑較多,對于不同的問題,不同學生也會發表不同的意見。因此,教師應該時常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在充分了解學生個性等信息的基礎上,采用恰當的方法開展教學,提升教學效果。通過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的優勢,并將其與思想政治教育進行結合,使教學形式與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提升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習興趣及教學效果。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可以選擇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通過生動形象的話語對學生進行教學,并引導對自身的行為及其觀點進行分析和內容。大學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時不單是學習者,也是傳統思想文化的傳播者,只有增強學生選擇、判斷文化的能力,方可將知行能力統一,促使大學生更好地發展。
二、加強網絡監管
新媒體在傳播信息時需要受到相關部門的審核和監督,傳播健康、積極的信息,并對網絡輿論進行正確的引導,從而加強信息的正面性。必須注意,對于新媒體信息實施監管不能單純依賴政府部門,要構成以政府部門為基礎,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全民參與、監督的管理模式,促使廣大社會民眾參與到新媒體信息的監督中,為學生營造健康的網絡環境。新媒體工作人員必須嚴守道德底線、內容創作原則以及正確的新聞競爭觀。此外,還要對于自身的信息傳播者的角色有清楚的認識,自覺抵制傳播負面新聞信息。
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師資隊伍的專業素養
在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臨的一項挑戰就是要提升教育團隊的綜合素養及業務水平。新媒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導致教師原來所使用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受到了嚴重的沖擊,而教師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傳播者以及引導者,為了使思想政治教育開展得更加順利,必須提升專業教師的業務素養和綜合素養。而要想實現這一目的,那么,需要進行周密的計劃以及精密安排,這對于高校而言無疑是一項非常迫切的任務[2]。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要對新媒體技術有充分的了解和使用,對新媒體中的信息進行接收,并對上述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做出準確的判斷,采用積極、科學的觀念與學生進行分享,幫助學生消除不健康的觀念,避免負面信息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
總之,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及應用,使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模式發生變化,由于新媒體的發展,網絡上所出現的多元化思想以及觀點上的強烈碰撞,這均給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全新的挑戰。高校要積極勇敢地迎接挑戰,大力培養思想政治教育教師的綜合素養,這樣才可以更好地完成教育目標與教育任務。本文以大學生為對象,探討新媒體背景下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以期為類似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 王愛華.新媒體環境下的大學生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8,9(17):227-228,249.
[2] 鄒孔華.論新媒體環境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28):16-17.
作者單位:河北師范大學匯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