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新成
大蒜,作為我們萊蕪區的經濟作物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從自身的價值還是外在的經濟價值,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農作物的高產田間管理,不外乎從澆水、施肥、用藥等方面進行。今天,我就我們區域內大蒜的春季田間管理,講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抗病害方面:大蒜春季常發生紫斑病和葉枯病。由于氣溫逐漸升高 ,為預防大蒜發生病蟲害,可在3月份大蒜進入返青后,選晴天午后進行葉面噴、噴藥,促生根早發,防倒春寒,提高其抗逆能力。對未發病地塊進行保護性用藥,對發病地塊進行保護和治療性用藥,普噴一遍殺菌劑、植物生長調節劑、葉面肥,促大蒜健壯生長。
紫斑病可選用64%的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防治。葉枯病可用70%的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90%乙磷鋁500倍液防治。蟲害主要是薊馬,可用樂果乳油800倍液噴殺。
二、澆水方面
1、做好返青澆水。在澆地時盡可能在水中摻雜肥料,大約每畝20至30公斤左右
2、返青水之后要重澆蒜薹水。這次澆水大概是在返青水澆灌完成后半個月以后(降雨量充足就沒必要了),施肥時選用復、 磷鉀都含的復合肥,同時應預防蒜苔蛆水沖施部分的辛硫磷,一般為每畝一千克。 這個時候才是真正的膨大期。
3、大蒜抽蒜薹后澆水。根據我們這邊的種植習慣,大蒜中間間作玉米。玉米的間作一般在大蒜收貨后接著進行。所以收獲蒜薹之后,應立即追澆一次水,并且在水中參雜些肥料來促進蒜頭的膨大。葉面也可以。噴施一些藥劑,這樣能延長葉面的生長期,從而增強大蒜的抗病性。
同時還有一個問題,假如葉片出現黃尖或干尖現象,要及時增加澆水次數,一般每隔10-15天澆水一次,促使植株生長。
三、施肥方面
由于大蒜是耐肥作物,在施足底肥的基礎上,春季仍需進行追肥。大蒜返青,要及時澆水施肥。大蒜見青后可趁雨雪天畝撒施40%氮硫肥15 -20公斤隨后進行淺鋤松土,提溫保墑。清明節前后葉片出現黃尖現象,要及時進行第二次追肥,并增加澆水次數,一般要每隔10-15天澆水一次,促使植株生長。4月中上旬是大蒜營養旺盛生長期,是需求氮肥最大期,谷雨至立夏是蒜頭膨大期,是鉀肥需求的最舌躍期。根據大蒜對氮硫的喜好,請選用含量10%的氮硫肥每畝20-30公斤以滿足大蒜旺盛生長對氮硫的需 求,提高產量和質量。在澆水時時隨水沖施高氛高鉀型肥料,加速蒜頭膨大。進入5月初,蒜墓開始分化,此期要加大肥水管理。在蒜墓未伸出葉口時,應進行第三次追肥,畝施三元復合肥25千克。
鑒于生產中每個人對生產技術的掌握程度,更多的時候是憑經驗進行,存在澆水不適時、施肥不合理、防病治蟲不科學、菜薹方法不正確等方法導致大蒜的產量和質量存在一定的差距。針對存在的問題,適當注意以下幾方面:
1、澆水不宜早。太早了因為地溫低,大氣溫度不穩定,容易引起病害和二次生長。
2、施肥不盲目。因為市場上的肥料品種多、雜、亂,尤其是假冒偽劣肥料屢禁不止,蒜農往往盲目購肥,上當受騙現象時有發生。春季施肥多以氮肥為主的觀點和做法,導致大蒜旺長和蒜棵高、假莖細、抽薹難、蒜頭小、倒伏嚴重生長失調等現象。同時在施肥方法上部分蒜農常采用澆水或雨前人工撒施,粒狀肥料散落在地膜上部和蒜棵假莖中心,造成肥害,誘發早衰,吸收率低,浪費嚴重。
3、防病蟲害要科學。辨清病害類型,科學用藥。特別是癥狀和發生時間相似的病蟲害,準確識別,科學用藥,不錯失防治的最佳時機。
4、菜薹方法時間適宜。過早或過晚菜薹質量差。太早了容易折斷,太晚了消耗過多養分,影響蒜頭生長,而且蒜薹口感差。同時,為了農活方便對蒜苗進行開膛破肚的方法很容易造成大蒜的早衰。
5、適時采收得高產。大蒜的適時采收,也是大蒜高產的一個重要環節。太早了大蒜還不成熟,很容易造成蒜米稚嫩。太晚的話蒜皮發黑而且蒜苗易爛影響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