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朋
摘 要:汽車維護是一項以實際動手為主要任務的工作?,F在國內職業學校的教學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重講解輕操作、重教授輕學習的現象。作者通過“做學教合一”教學模式的課堂改革和實踐,總結出一套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習效果的方法和手段。本文加以總結敘述。
關鍵詞:汽車維護、典型工作任務、工作過程、工作任務
引言
長期以來,脫胎于普通教育的職業教育深受普教教學方式的影響。將教學的重心放在理論知識的傳遞上,課堂教學模式以聽為主、教師以講主,這種填鴨式教學可以在短時間內傳遞大量知識,但對學生面言,這種教學無法有效地幫學生掌握動手操作要領。而汽車維修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工種,企業要求職業學校的學生進入企業能夠很快的適應企業的環境,不需要企業進行再培養,從而實現校企無縫對接。
目前,中職學校學生在學習上表現為學習基礎差、學習的主動性差,學習時確乏激情,存在著較為嚴重厭學情緒;在生活上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自我要求低,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理想信念缺失,自我認同感低,對自已的未來確乏規劃,人生目標比較混亂,缺乏自信,對自身的學習不敢正視。。因此,上課遲到、早退、不聽講、玩手機、睡覺等現象時有發生。
為了改變目前的教學和學生現狀,以適應企業的要求,我們在《汽車維護》這門課程試行了“做學教合一”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一、深入企業調研,根據實際生產確立課程體系
確立研究題目和內容后,我們成立了課題調研小組,通過對徐州市的汽車行業主管部門、汽車維修企業、同類院校的考察、調研,召開由行業主管部門、企業實踐專家、專任教師共同參與的工作任務研究會。結合徐州市汽車服務市場的發展狀況,針對汽車維修相關崗位群職業能力要求和職業發展的需要設計本課程。以體現“做學教合一”模式中的“做”完全來源于生活生產。
本課程將傳統課程體系中汽車材料、新車檢查、汽車維護、汽車常用設備的使用等的知識點按照企業維修生產過程重新編排。教學內容源于企業生產,把知識點融入4個學習情境當中。教學的實施設計突出對學生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培養。注重“工學結合",將全部實訓內容設置在維修車間,直接在生產一線教學,實現“教室—車間”一體化。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生產性實訓的強化訓練,對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起到主要的支撐作用。
二、根據企業優秀員工的個人工作歷程提取典型性工作任務,以典型性工作任務為載體制定教學內容和教學順序
汽車維護課程以汽車維護與保養工作過程為導向、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引進企業培訓課程(豐田)、技能大賽要求,以真實的企業工作任務為課程內容,采用工學一體化教學,依據汽車行駛里程和使用時間,對汽車維護典型工作任務進行歸納,設計出4個典型工作任務。課程內容秉承“學習的內容是工作,通過工作完成學習內容”的原則,將原來學科系統化知識與實際汽車維護工作中遇到的典型任務聯系在一起,使教學內容與培養汽車維護崗位職業能力相適應。從而體現“做學教合一”模式中的“教”來源于“做”。
課程完全按照車輛使用行駛過程為設計主線,在主要車系(豐由未羅拉)實施汽車維護典型工作任務。使學生直接參與完成汽車維護工作任務的全過程,遞進式地提高學生的技能。
三、以實際生產過程為導向、學生為主體的“做學教合一”的課程教學方法
汽車維護課程依據“做學教合一”的理念,在課程教學內容上進行打碎、糅合、建構,在教學模式上運用“做學教合一”的理念,沿著新車檢查——5000KM保養——40000KM保養——日常季節保養的主線,實施汽車維護典型工作任務,使學生直接參與完成汽車維護工作任務的全過程,遞進式地提高學生的技能。汽車維護“做學教合一”模式的教學過程采用互聯網+模式,課上教學(線下)和課余自學(線上)相結合、校內(學)和企業(工)相結合。在整個教學實施過程中,課前教師將學生學習工作頁發布于網絡教學平臺上,學生依據工作頁完成指定任務的查詢與預習,在課堂上學生根據老師教學環節的設置和教學活動布置來理解和掌握相關的知識,在實踐的第一線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完成工作任務的實踐過程中,理解和把握汽車維護所需的知識和技能,體驗創新的艱辛與樂趣,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充分體現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現代教學理念。
四、建立以“能力測試"為中心的現代考核體系,全方位多角度的考核學生的學習過程
為檢驗“做學教合一”教學模式的效果,促使學生更積極主動投人項目任務的自主學習中,必須打破傳統單一的知識考核方式,突出能力考核,注重過程考核的重要性,采用任務過程考核和期末考核方式相結合的方式。在汽車維護課程每個模塊任務完成的過程中、制定詳細的評價指標,建立一整套科學、完整的課程考核體系。在教學中應培養學生職業生活的通用和基本能力。課程每一個學習情境中有任務驅動式作業工單及考核表,以學生的能力為評價主體。學生通過完成每個工作項目的作業工單,在教學的過程中完成考核。根據行業對職業技能人才綜合能力的要求,將考核內容設計成類似企業實際生產與服務業務的綜合性項目的考核。通過現察學生的實訓過程表現和考核實訓效果或測試實操能力作出綜合性的評價。
實踐表明, 實施“做學教合一”模式的課程教學改革的前提是要做好職業崗位工作分析,把握好“做”“學”“教”三者之間的關系,以學生做為主線,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獨立成相關任務把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來,不僅提高了理論水平和實操技能,而且在教師有目的地引導下,培養了合作、解決問題等綜合能力。同時, 教師在觀學生、幫助學生的過程中,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專業水平。
參考文獻:
[1] 于躍進.基于“做學教合一”的數控專業實訓課程有效教學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6(15)153-155.
[2] 張健.論“做學教合一”課程模式的整合[J].職教論壇,2014(3)15-17.
[3] 覃華,蘇一丹.印度NIIT教學法及其在高校教學中應用的研究[J].廣西大學學報,2004(9):73-78.
[4]方明.陶行知名篇精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