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利花
摘 要:隨著新農村建設的發展,人才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本文簡要分析了鄉村振興戰略人才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并在引進、留住、培育人才等方面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鄉村振興 ; 人才 ; 引進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把鄉村振興當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七大支撐戰略之一,并將鄉村振興戰略首次寫入黨章,為解決“三農”問題指明了道路。當前我國主要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而中國最大的不平衡就是城鄉之間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農村發展的不充分,破解新時代矛盾的難題,補齊農村發展的短板,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最關鍵的保障是人才資源,需要一批具有真才實學的實用人才來帶動農村滯后的發展,因此鄉村振興戰略實質上是提供鄉村教育質量、培養專業型、創新型人才。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部門采取切實措施,積極推進鄉村人才隊伍建設,取得了顯著效果,但從整個大環境來看,農村人才短缺形勢依舊嚴峻。
一、鄉村振興戰略中存在的人才問題
1、鄉村人才的現狀
當前我國新農村建設面臨著較為嚴峻的人才問題,農村人才短缺、農村人才質量不高、農村人才專業度不夠等。例如,農村產業經營者受教育程度偏低,大多從事種植業,無法有效轉化為高質量的本土人才;科技推廣人員短缺,且學歷較低,甚至專業性低,不能有效的為鄉村振興助力;因為種種限制,為了更好的發展和更多機遇,鄉村人才更多的傾向于單向流入城市,農村對人才的新引力持續降低。
2、鄉村人才面臨的問題
(1)人才資源稀缺
一些地區貧窮落后,生產力水平低下,基礎設施落后,滿足不了外來人才發展的需求,許多學有所成的的人才望而止步;另外當地教育水平落后,培養的人才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無法滿足當地的人才需求,高質量的人才不愿屈身農村,希望在發達地區有所作為,這也是鄉村人才短缺的重要因素之一。
(2)人才流失嚴重
國家重視鄉村人才建設的發展,鼓勵人才扎根農村為農村發展做貢獻,通過“三支一扶”“特崗教師”“大學生村官”等形式鼓勵大學生扎根農村,當地政府也積極響應配和,提供了各種優惠條件和優厚待遇,眾多畢業生也反響熱烈,每年都有大量畢業生進駐農村。但服務期滿后,由于個人發展或生活需求、收入水平等因素,許多大學生選擇離開農村,回到城市,造成了人才外流的尷尬困境,有些地方政府為了留住人才甚至提供相當優厚的條件,依然無法挽回人才外流的局面,而每年對這些畢業生的培訓和投入,也耗費了不少人力物力財力。
另外,因為戶籍、土地流轉、宅基地租賃等一系列政策障礙,導致我國一些地區的資金、人才單向流向城市,即使是在一些相對富裕的地區,鄉村和城市在公共服務和物質生活上都存在著一定的差距,難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沒有內在的核心競爭力和吸引力,僅僅依靠國家的政策支撐是難以改變鄉村人才資源缺乏的現狀的。
(3)本土人才教育培養缺失
鄉土人才資源對鄉村振興戰略十分重要,無論是本土培養的人才還是在外打拼多年的“鄉土人才”都是鄉村振興的寶貴財富。然而,當前我國鄉村人才回流仍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是管理制度不規范,沒有形成完善合理的機制,使得一些人想回回不來,想留留不住。另外農村基層工作存在著收入低、復雜繁重、升遷緩慢等特點,導致一些優秀人才不愿前往農村,甚至從當地出去的本土人才也不愿意再回來忍受貧苦的生活。另外,農村教育落后,尤其是職業技術教育和高等教育人才存在巨大缺口,一方面因為當地的教育設施落后,硬件軟件都跟不上時代要求;另一方面學習氛圍與城市相比較差,厭學情緒嚴重,家庭也不夠重視,出現了許多中途輟學現象;最后是經濟落后也是限制教育發展的一大重要因素。
(4)管理水平仍待提高
農村發展需要人才,同時也需要對人才進行有效管理,留住人才,使鄉村和人才相互促進,共同成長。但在一些較落后的丟,官本位和特權思想依然存在,在用人和選拔機制上任人唯親、一言堂、排外等,這都對留住人才和促進人才快速發展造成了一定負面影響 。
總的來說,由于缺乏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以及科學高效的發展平臺,農村人才管理并不完善,大量青壯年勞動力、農村籍大學畢業生等“新鮮血液”流向城市,造成農村人才流失,難以形成人才、產業匯聚的良性循環。
二、相關建議
1、狠抓“創新機制”
農村人才發展機制的創新,是促進鄉村振興戰略、激發人才創新活力、促進當地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因此,構建外來人才分享鄉村振興紅利的機制和渠道,是留住人才的重要途徑,以機制創新帶動人才振興,以人才振興推動產業興旺,以產業興旺夯實鄉村振興的基礎。
2、緊抓“人才隊伍建設”的關鍵
人才興則鄉村興,鄉村振興需要一批具有真才實學的農業科技領軍人才,也需要培養一批土生土長的本地人才,這就要求我們利用好“引進人才”和“培養本地人才”兩種資源。一方面,當地政府要發揮好帶頭作用,創造有利環境來吸引人才;注重對外宣傳工作,發揮大學生資源優勢,與高校進行合作來推進人才引進工作;另外,在引進人才的同時,也要注重留住人才。政府應該大力支持人才隊伍的建設,提供優惠措施,重點扶持,合理配置人才崗位,做到人盡其才;注重引進人才的后續跟進措施,保障其生活基本條件,優先解決子女上學等問題,解決其后顧之憂,能夠安心扎根鄉村。另一方面,各事業單位要改善工作環境,創造良好條件,完善相關晉升機制,提高引進人才工作的積極性,使人才能夠盡其所能,為鄉村振興助力。
3、完善“培育管理”機制
對鄉村來說,教育意味著傳播知識,塑造文明鄉風,更意味著為鄉村建設提供人才支撐,因此,鄉村振興必先優先發展農村教育事業。
首先要辦好服務鄉村的各級各類教育,尤其大力發展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改進教師教育方式,提升學生受教育數量和質量;其次各單位要注重對年輕人的培養,爭取人才不斷層不斷裂,保持人才穩定性;然后利用好引進的優秀人才資源,傳播知識經驗和先進技術。在人才的管理方面,既要給予合理待遇,又要對一些不作為做事懶散的人給予一定懲罰,做到公平公正、任人唯賢。完善晉升機制、薪資制度和崗位配置等相關制度,及時解決工作中出現的人才管理問題,確保人才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充分施展才華,培育出一批具有真才實學并積極肯干的人才作為榜樣帶動各方面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