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
摘 要:近年來,我國經濟在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也在顯著提高,隨之而來就產生了城市垃圾數量增長的問題。如何減少并處理好城市垃圾就成為當前我國治理城市環境所面臨的一個難點,也是城市可持續發展進程中的關鍵因素。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市垃圾資源化處理的主要問題,并對城市垃圾進行資源化處理的優勢及我國城市垃圾資源化處理技術進行具體分析,為今后的研究提供有力的依據。
關鍵詞:城市垃圾;資源化處理;垃圾分類
一、引言
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我國的垃圾包袱要明顯高于其他國家,每年的人均垃圾產量高達440公斤,大中城市的2/3土地被垃圾包圍。因此,很多城市不得不將垃圾處理轉移到農村。但是經過城市垃圾的二次污染,致使城鄉結合帶區域發生生態環境惡化的問題。總的來說,城市垃圾中有工業垃圾,有生活垃圾,這些都是破壞城市生態環境的黑手。而我國城市垃圾處理的水平還比較落后,再加上經費不足、管理體制欠缺、垃圾處理選用的設施落后,根本無法適應城市建設和保護環境的實際需要。由此可見,合理的處置城市垃圾已經刻不容緩。
二、城市垃圾資源化處理的主要問題
1、技術管理上,重末端處理,輕源頭防治
對城市垃圾的處理應該是按照“三化”原則進行,即: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但是我國各級政府在實踐中通常將末端的無害化處理當作重點,沒有控制好垃圾的源頭到末端這一整個過程,忽視了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原則,對于垃圾的大量產生對采用了末端消極手段來應付。
2、政府投入的城市垃圾資源化資金少,存在多頭管理問題
城市處理垃圾的費用主要是政府提供,而投入的金額有限,很難維持環境保護的有效需求。有限的投入必然會使政府垃圾治理的能力受到不利影響,而且要建立大型的衛生填埋廠或焚燒發電廠也都要用大量的資金,這些因素就導致城市垃圾資源化基礎設施較差。不僅如此,政府在治理城市垃圾的問題上還存在職能部門的責任沒落實、協調機制欠缺等一些問題,所以就會出現多頭管理的局面,造成城市垃圾資源化治理的效率低。
3、城市垃圾資源化技術還比較落后
目前,我國城市垃圾中的無機成分明顯比有機成分要多,不可燃成分比可燃成分要多,可堆腐成分沒有不可堆腐成分多,每個城市又都有一些不同之處,所以資源化上存在的難度很大,而且也沒有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
4、企業和居民消極應對城市垃圾
城市垃圾的制造者是居民和企業,同時他們又是受眾者,所以,對城市垃圾的科學治理,歸根結底是離不開公眾和企業的支持。但是,一些市民和企業在實際生活中對于垃圾治理是漠不關心的,資源回收的意識淡薄,只是在消極應對而已。
三、城市垃圾進行資源化處理的優勢
1、垃圾的減量化得以實現。采用資源化處理,使城市垃圾減量75%—85%,在條件的允許情況下,還可以對剩余殘渣進行再生產,生產成建筑陶粒及輕體建材,從根本上實現垃圾的“無剩余”處理。
2、實現垃圾的資源化。目前,為了解決城市垃圾問題,對所有廢棄物幾乎都進行了科學回收與再利用。有機物和廢棄塑料是當前兩大污染源,其中的90%也已經被再利用,有一些可燃垃圾盡管不能回收,也可以將其制成高熱值環保型燃料,實現物盡其用才是根本。針對那些剩余的殘渣,主要可用來制輕體建材,這樣的結果就是城市垃圾處理實現了無剩余資源化處理。經過資源化處理后,不僅能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更獲得了經濟效益,對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3、垃圾處理的無害化。對城市垃圾做“熱解處理”(熱選),即:高壓(0.8—1.0MPa)、高溫(165—185℃)一起進行,此時就不存在雜菌、病毒、病害等,由此將垃圾對環境造成污染的問題徹底解決了。在處理的過程中,采取了很多防治二次污染的有效對策,主要是針對污水、煙塵、噪音、有害氣體等,從工藝手段一直到治理措施,使得方方面面都為防止二次污染提供了保障。
4、用垃圾中的有機質生產出的高效有機復合肥,是一種新興的高科技農資產品。通過大面積推廣和大量實驗足以表明,這種有機復合肥對增產增收有較好效果,能改良土壤、增加地力,并且產出的都是無公害綠色食品。因此,此種有機復合肥能幫助農民實現脫貧致富,同時也能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因此,肥料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四、我國城市垃圾資源化處理技術的分析
1、垃圾填埋技術
垃圾填埋是一種無奈的、消極的垃圾處理技術。該技術主要是將垃圾分類收集處理,將這些分類的垃圾運往專門的有毒、有害垃圾填埋場進行填埋處置,實現地表的無害化。在采用該方法前,對所選擇的位置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之后進行特殊處理,如:封存、防滲漏等,這些過程就會增加成本,同時也有環境隱患存在,給后代子孫造成后患。此外,填埋中會有一個復雜的降解過程,且需要長時間運轉。利用該技術不僅沒有將垃圾資源化,還占用了大量土地。目前,有的地區引用了衛生填埋法,但也只是解決了水污染的防治問題以及對朝氣的回收問題,對項目弊端的徹底解決還有很大的一段距離。總體來看,垃圾填埋技術在我國仍處于較低水平。除了受技術水平的制約,還要面臨城市垃圾中有害物質造成的二次污染、填埋過程中大量易燃易爆性氣體不斷產生等多個問題,這些因素對城市垃圾填埋技術的發展都是不利的。
2、堆肥處理技術
我國最早在進行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時使用了堆肥垃圾處理技術。以往的垃圾堆肥化處理技術是將垃圾露天堆積起來,再用土壤覆蓋表面,使其在自然通風或是厭氧的狀態下進行發酵,最后對所得產品做出大致篩選,經過這一系列過程后便可以將其當作農業用的肥料。近年來,我國已經逐漸建成了一批機械化連續垃圾堆肥設施,最終的效果較好。但是,我國城市垃圾堆肥技術也有一些問題存在:第一,還沒有普及城市垃圾分類收集,這就使得所需堆肥處理的垃圾中有較高雜質存在,很難做好后期處理工作;第二,一些化學肥料的誕生,降低了堆肥處理所得到的農用肥料的銷售量,企業要維持正常運作就存在很大困難;第三,垃圾未經過分類,其中就有一些有害的化學物質,對土壤造成破壞,影響了植物的生長,甚至會威脅到人體的健康。
3、垃圾焚燒及焚燒發電技術
該技術的主要優點是徹底快捷處理,對所有垃圾做資源化處理。但是,對“二惡英”這一有害氣體的產生和處理,給該方法帶來的缺憾較大。只是進行單純地焚燒,對大氣會造成嚴重污染;若是對有害氣體做處理,則需要昂貴的投資和運行成本。不僅如此,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的熱值低,有著復雜的成分,在其中還要加入輔助燃料,所以有很多廠子能建得起,卻運行不起。垃圾處理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著該技術的運用,因此,我國一般中小城市目前沒有能力建設該技術項目。
4、資源化綜合處理技術
在我國城市垃圾中有很多資源是不可回收利用的,對這些不可回收的資源進行再利用,可以化害為益、變廢為寶,還解決了垃圾處理的成本費用問題。以我國經濟發展狀況看,城市垃圾治理可以將資源化綜合處理作為主要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李穎.國內外垃圾處理技術的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J].科學中國人,2017(11).
[2]馮健.對城市生活垃圾的資源化處理研究[J].節能與環保,2016(2).
[3]李軍,張玲華.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方案對比分析[J].環境科學與技術,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