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摘 要:市政工程主要是指市政設施建設工程,包括了各項城市、鄉鎮規劃建設范圍內的設施設備、基于政府責任和義務為居民提供有償或無償公共產品和服務的各種建筑物及構筑物等等,只要是城市生活配套所需的各種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都屬于市政工程。隨著經濟全球化及我國城鄉一體化建設不斷發展,我國市政工程的需求也在不斷上升,投資力度逐漸增加,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和龐大的市政工程建設量,如何控制施工階段的投資成本,管理施工階段的成本輸出,成為目前我國市政工程施工階段的核心問題,也是本文想要討論和討論的主要論題。
關鍵詞:市政工程;施工階段;投資成本控制;問題及措施;3300
在目前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下,我國施工企業面臨著國內外兩個市場的激烈競爭,市場形勢日益嚴峻,短時間內無法實現有效控制。一個企業想要在市場中求得生存與發展,就必須要具備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保持自己的競爭優勢。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施工企業競爭力的提升在于工程的質量與施工過程中的成本控制,為了實現有效的投資成本控制,就要以最少的資金獲取最佳的收益。在目前的市政施工中,最主要的耗資環節在于工程招投標、項目設計以及施工至竣工驗收的全過程。因此,各施工單位務必要對所有環節進行有效把控,在施工過程中對資金的投入和成本的支出進行動態控制,以此實現項目成本控制目標[1]。
一、市政工程施工階段投資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市政工程建設單位缺乏成本控制理念
在我國現階段的市政工程施工中,很多施工單位和承包方的管理人員及職工都沒有重視成本控制,沒有正確理解成本控制的概念,缺乏強有力的成本控制理念。在一般情況下,施工單位只會在工程施工結束后以造價核算的方式來進行成本控制,對于工程過程中的計劃制定、建設機構合理化與先進技術的應用等都沒有進行合理的成本預算及管理。而大多數施工單位將工程質量與資金成本的投入等同,認為只有高投資才能出好項目。其次,很多施工企業內部的管理松散,很多企業的領導在進行成本控制決策時會帶有明顯的主觀性和隨意性,不重視成本管控技術的更新升級;而員工缺乏成本控制意識,在施工中只重視自身的職務范疇,有著明顯的職務分工現象,沒有共同參與到成本控制的環節中。
(二)市政工程項目施工管理體制有待完善
隨著城市建設不斷發展,我國市政工程建設的投資力度越來越大,各種承包工程建設的建筑企業單位也在不斷增多。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中小企業的內部管理相對就比較松散,不能有效控制工程施工中的投資成本。還有一些企業存在項目經理設置分散化的情況,讓企業無法對施工過程中的所有環節成本進行有效控制,甚至有部分企業并沒有合理實行經理經濟責任制。其次,市政工程項目有著較強的整體性和系統性,每一個項目都關系到城市的整體建設效果,其建設過程涉及到民意、季節、氣候、地理、建筑設施等一系列外在因素,導致市政工程施工的復雜程度和系統性遠勝于其他工程建設,因此對市政工程施工的質量、效果和實用性有著更高的要求。
(三)市政工程施工階段造成設計變更較多
市政工程項目大多比較復雜,有較強的系統性,因此在工程設計及實施過程中難免出現環節遺漏,從而引起工程的設計變更。實際上能影響到工程設計變更的因素很多。首先是國家政策的變化:在施工中,政府會因為某些材料設備的污染大、耗能高等因素對相關的政策法規進行修訂,那么施工單位就要根據新政策優化工程設計;施工中原材料的短缺及價格變化也是引發技術變更的重要因素。其次,在工程質量方面:因為質量標準調整、工程質量不達標而造成的的返工、修正,也會引發計劃變更。此外是自然因素的影響,在不同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下,會出現一些突發性和不可預見性的事件,如寒流氣候、地震、洪水、暴風雨、沙塵暴、泥石流等環境變化,都會對計劃的設定實施造成一系列的影響和變動。最后,因為工程合同中的要求變化,包括工程的內容、規模、附加工程、標準、技術規范、利益分配等原因,都會對計劃的變更起著決定性作用[2]。如有的企業提升了合同標準,在招標時采用2010年的定額計價,簽訂合同時卻采用2015年的定額計價。
(四)市政工程施工階段投資成本控制不力
目前在施工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成本控制力不足現象主要有:第一,大多數企業缺乏現代化的管理手段,沒有真正找出影響成本的原因并加以控制。第二,目前對市政工程的投資成本管控只涉及項目開工至竣工這一時間范圍,但是全面的工程施工成本控制還應該包括前期的市場調研和招投標成本,以及后期的服務成本。第三,企業的成本控制職能一般集中在項目經理及財務部身上,沒有發揮其他部門的成本控制作用。第四,企業沒有對資金投入及使用的過程進行全方位的跟蹤管理,也沒有對成本的使用進行有效分析,一旦工程發生項目變更或計劃調整,就無法隨機應變實現成本動態控制。
二、市政工程施工階段投資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
(一)強化成本控制觀念和意識
糾正施工單位對成本控制的錯誤理解,提高工程施工人員及企業領導的成本控制意識對實現成本控制至關重要。首先,應從設計方案的制定、工程建設技術設施、先進的工程結構、工程造價等方面增強施工單位對成本控制的理解,避免對其概念內容產生孤立、片面的理解。優化質量與成本的相關性,將成本與質量進行明確劃分,以新型施工材料和先進施工技術來代替昂貴的原材料,通過新材料、新方法實現項目工程質量優化。其次,需從施工企業的領導部門開始,重視成本控制的所有環節,對相關人員進行充分教育培訓,加大成本控制的宣傳力度,讓每一個參與建設的工作人員都能具備較高的成本控制意識。同時,加強項目經理部建設,以經理責任制增強施工建設中成本控制的實際作用,實現降本增效。
(二)推行項目工程管理責任制
為了實現對施工過程進行有效的成本管控,各施工單位應該健全項目支出授權審批機制、工程人員崗位責任制、部門經理經濟責任制、施工合同管理制等一系列有效的工程管理制度。同時對項目所需原材料、施工設備、工程機械應盡量完善以租代買和原料選購評價制度,使得企業在進行物資采購時能做到“貨比三家”,以較高的性價比采購到合格的工程建設物資。此外,企業還應該成立專門的成本管控監督小組,對市政工程施工的所有環節進行嚴格的成本監督,包括招投標和售后服務成本等等,既保證了高水準的工程質量,有做到最有效的成本管控。
變更的嚴肅性和必要性,實現科學化、規范化和標準化的變更管理。
最后,需要實現對各職能部門的協調統籌,全面管控設計實施的所有環節,在選擇工程方案時,應對項目變更計劃進行可行性評估,強化施工過程中的質量、進度管理,對公共資源進行有效統籌,避免出現重復施工、返工。如某污水市政工程中,規劃方案在最初以流量原因不同意項目就近排入的雨水管線,后根據從市政所的深入調查,施工單位掌握了周邊的路況信息,在與審批人多次的現場勘查及溝通后,終于說服并調整了規劃,進而減少了工程量,節約了投資成本。
三、結論
市政工程具有很強的公益性,因此其經濟效益和利潤相對較少,施工過程中的投資成本控制就格外重要。要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保證市政工程建設的高質量、強實效,就必須要強化成本管控,減少成本投入,提升利潤空間[3]。
參考文獻:
[1]馬榮.試論現階段市政工程造價控制的常見問題及對策[J].居舍,2017(28):137+57.
[2]唐中元.市政工程施工進度管理的措施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12): 195-196.
[3]韓冰.市政工程項目多角度成本控制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0(27):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