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仙麗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農業種植的主要要求不再是解決人類的溫飽問題,而對于保障農產品的安全性,構建綠色健康, 生態環保的環境則顯得尤為重要。由于中國的農業種植一直沿用傳統的種植技術,沒有與生態、環保進行有效的結合,因此就導致農產品在健康、綠色、生態和品質等方面存在許多不足之處,無法滿足現代社會的要求?;诖?,本文以綠色農業種植作為研究出發點,重點探討生態經濟背景下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意義與實踐路徑。從而構建綠色農業種植,把綠色農業種植技術進行全面推廣。
關鍵詞:生態經濟;綠色農業;種植技術
1.生態經濟與綠色種植技術
所謂的生態經濟,指在生態系統可以承受范圍之內,充分利用生態經濟學的原理和系統工程,對農業的生產和消費模式進行改變,并大量挖掘可以利用的潛力資源,來推動生態產業的高效發展,并構建合理、科學的生態環境體制。生態經濟把環境保護、物質精神文明、自然與人類生態進行高度統一,形成一種良好的可持續發展經濟模式。生態經濟在發展中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因此,在進行區域資源開發時,不應該損害其他區域利益的發展,且區域之間要形成協調共享機制。對于綠色種植技術而言,其主要是通過降低農業污染,確保種植物能夠自然健康生長,始終以種植的原生態來發展,從而可以減少種植過程中農藥及其他化學品的介入,是農產品的質量得到提高,這樣對于食用者的身體健康也有保護的作用。而從生態經濟與綠色種植技術的關系來看,其兩者在本質上是具有一致性,生態經濟主要強調的是產業在發展中要具有生態高效的特點,以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作為發展的目標;而綠色種植對于農業生產的效率則非常重視,以實現農業健康的可持續發展作為主要目標。由此可見,在生態經濟的組成部分中包含著綠色種植,而綠色種植技術是可以帶動生態農業實現共同發展,進而使生態農業促進生態經濟發展。
2生態經濟背景下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意義
2.1保障農業產品和食品安全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著重關注食品的安全性。而農業種植與食品安全具有密不可分的聯系,而大力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則有利于農業產品和食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在綠色農業種植過程中,主要強調農產品在生長中要依照自然規律的發展狀態,要最大限度的降低農藥和其他化學藥品的使用。因此在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背景影響下,農產品可以吸收健康的營養,而生產出的食品也可以符合國家食品的安全標準。
2.2推動社會經濟快速發展
在進入新時代的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漸提高,而傳統的農產品無法滿足社會公眾的需求,大多數的消費者更希望可以買到綠色、健康的農產品。在面對大量的市場需求時,現代農業發展主要以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為主,生產和銷售農產品時必須具有綠色標識,才可以在被市場所接受和認可,從而獲得更好的銷售渠道。在市場的強大推動之下,中國農業種植開始發生轉型,傳統的農業種植逐漸向綠色種植過渡。這樣的種植轉變開始給廣大農業種植戶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效益,對中國農業種植經濟效益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促進作用。是農業種植的區域實現了經濟快速增長的目標。
2.3有助于形成農業種植品牌效益
在大量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時,使農業種植具備了更高的技術要求,對形成品牌效益具有很好的幫助。如果農產品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益,則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定的優勢,可以形成良好的口碑,獲得廣大消費者的關注。與傳統的農業種植技術相比,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可以使農產品在種植過程中更加具有科學性和安全性,并具有較高的市場競爭力,從而打造出良好的品牌形象,為農業種植增加品牌效益。
2.4有效促進資源利用與保護
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不僅可以有效緩解土地壓力和水資源壓力,還可以使農業種植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實現資源節約的目的。在利用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時,可以大量推進農業生產實現綠色化和生態化的目標,可以把農業生產與科學技術進行有效的結合,進而把農業和產業的結構發生根本性的轉變,從而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把農業生態環境。同時,隨著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不斷推廣,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學習現代化農業種植的知識,并掌握了相關的種植技術,促進了普通農戶向專業生產農戶的轉變,實現建設中國現代化農村建設的目標。
3.生態經濟背景下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實踐路徑
3.1加強綠色農業宣傳
宣傳綠色農業是推進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最有效途徑。種植技術在綠色農業中是最核心的部分,必須要讓農戶充分意識到綠色農業的重要性,并愿意促進傳統農業向綠色農業過渡。從目前的農村情況來看,多數農民尚未意識到綠色農業的重要性,綠色農業種植技術也未能發揮作用,解決該問題的最直接的方式是加強綠色農業宣傳力度。為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政府應注重綠色農產品消費培養,增強綠色食品認證,鼓勵消費者購買綠色食品,將綠色食品與社會公眾的健康緊密結合,使社會公眾了解到綠色食品有助于身體健康,從而愿意購買綠色食品。
3.2建設綠色農業種植示范基地
建設綠色農業種植示范基地有助于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綠色農業種植示范基地往往在規模和技術上處于領先地位,能夠依賴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實現經濟效益增長。首先,鼓勵農戶參觀綠色農業種植示范基地。就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而言,參觀示范基地往往比口頭宣傳更具效果。農戶通過參觀綠色農業種植示范基地,了解該基地使用的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并進行相應的學習和模仿,從而提高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宣傳效果。其次,鼓勵農戶參股投資綠色農業種植示范基地。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在規模效應下更能促進經濟效益提升,普通農戶由于規模限制,在引入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時往往無法體驗到經濟收益,政府應允許和鼓勵普通農戶參股綠色農業種植示范基地,讓農戶獲取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經濟價值 。第三,構建企業、合作社與農戶利益聯結機制。建設綠色農業種植示范基地不僅需要政府出資主導,更需要企業和合作社的加入,要逐步形成土地托管、土地入股、代耕代作等模式,擴大綠色農業種植示范基地規模,并制定青年農場主培養計劃,使更多的農戶通過各種方式加入到綠色農業種植示范基地中,確保農戶享受到綠色農業種植示范基地的規模經濟 。
3.3加強綠色農業種植核心技術研究
在綠色農業種植推廣中,技術是最根本的,任何技術都必須要不斷向前發展,在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中是以以技術為發展核心,大力加強技術研究,從而使種植技術得到不斷的而更新與完善。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發展相對比較緩慢,且一直處于劣勢的狀態,因此,應該加強力度去學習借鑒國外的先進技術,加強培養專業人才,從而促進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規范發展。首先,要高度重視專業人才培養。技術的更新與發展是要依靠人才才能實現,只有不斷的培養綠色農業的專業性人才,才能始終保持著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先進性。其次,大力構建綠色農業技術研發中心,以及技術成果轉化的平臺。政府的相關部門應該把科研技術的成果進行高效的轉化,充分利用科研技術的成果來幫助綠色農業的種植產業的很大的飛躍。第三,對綠色農業種植技術進行應用與研究。為了加強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得到更好的推廣,應該要大力關注技術研發的可操作性,并將操作性作為技術評判的的標準,從而可以確保研發技術有利于農業的生產,使綠色農業生產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喻云瓊.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途徑探索[J].中國農業信息,2017(9):150-151.
[2]于靜剛.如何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探討[J].中國農業信息,2016(5):88-89.
[3]梁冰.淺析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J].中國農業信息,2016(8):122-123.
[4]李鐘濤,劉婷婷,馬世亮.大力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J].農業工程技術,2017(10):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