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晗
摘 要:近年來,鐵路商品汽車物流持續高速增長,商品汽車發送臺數不斷增加,鐵路運輸方式在商品汽車綜合物流體系中占據的比例不斷提高。在公路汽車物流市場逐漸規范、公路運輸價格回歸合理的形勢下,鐵路運輸優勢更加凸顯,為保障汽車產業運輸供給、降低汽車行業物流成本做出了積極貢獻。
關鍵詞:商品汽車物流;全程物流體系;多元化服務
1.鐵路商品汽車物流發展概況
1.1業務快速增長,市場份額不斷提高
我國鐵路商品車物流業務起步較晚,經過了連續數年的高速增長,隨著資源配置不斷優化調整,裝備技術水平逐步提高,鐵路運輸逐漸得到市場認可,市場份額大幅提升。隨著鐵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鐵路正在改變過去經營管理落后、業務類型單一、服務理念不足的缺點,逐漸建設成為市場化程度較高、經營理念先進的現代物流企業,運輸服務和經營管理水平得到提升[1]。在2018年全國汽車銷售市場下行的環境下,鐵路商品汽車物流逆勢上揚,全年完成商品汽車發運578.2萬臺,同比增長25.4%,在乘用車市場所占比例達到24.4%。
1.2專業運輸設備不斷升級
中鐵特貨公司主導研發了用于鐵路商品汽車運輸的JSQ5型車、JSQ6型凹底車,目前車輛總數已達到19950輛。其中JSQ6型車由于適裝車型范圍較大,應用范圍廣,是商品汽車運輸的主力車型,共有18450輛,占JSQ型車總數的92.5%。堅持裝備創新,創新研發了JSQ7型商品汽車-普貨兩用運輸車,裝載長度利用率更高的JSQ8型關節式運輸車。
1.3構建了倉儲站點布局
為推廣“庫前移”模式,充分發揮倉儲功能作用,提高鐵路商品汽車倉儲能力,結合2015年《鐵路商品汽車物流基地布局中長期規劃》,中鐵特貨公司規劃建立商品汽車物流基地[2]。充分利用鐵路土地資源,與鐵路局集團公司、地方政府、物流企業合作,探索共建商品汽車物流基地。整合社會資源,針對商品汽車運量季節波動特點,采用臨時租賃的辦法建設短期倉儲基地,確保商品汽車物流需求集中時的順暢運轉[3]。
2.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外部環境
2.1汽車市場進入深度調整期
經過多年高速發展,我國汽車市場進入轉型調整期。2018年,我國共銷售汽車2808.1萬輛,同比下降2.8%,汽車銷售市場出現近30年來首次同比下降,汽車行業整體形勢不容樂觀。在此形勢下,乘用車物流總需求隨之下降。中汽協分析,我國汽車產業目前已進入低速增長的調整期,未來3年內市場將保持“L”型增速,即短暫下行后趨于平穩,汽車行業的產業結構調整正在顯現。
2.2客戶需求內涵發生變化
在商品汽車物流行業的發展變化中,客戶對于物流服務的需求內涵也在發生變化。從最初以“送達”為基本要求的運輸服務,到裝卸、運輸、倉儲、配送、金融服務的全方位配套服務需求,再到以物流全過程服務為基礎的整體物流解決方案和物流規劃專業咨詢服務需求[4]。由于汽車銷售市場競爭加劇,為提高消費者的滿意度,對商品汽車物流時效性要求由“快速送達”向兼具快速性、準時性轉變,對物流信息及時傳遞、全過程即時可控提出了更高要求。
2.3政策環境更加有利
2016年8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交通運輸部、公安部、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認監委等單位聯合發布了強制性國家標準《汽車、掛車及汽車列車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GB1589-2016),進一步明確了轎運車尺寸,制定了違規車輛兩年期的清退計劃。隨著公路治超政策的逐步實施,公路運輸車輛得到全面規范,公路商品汽車物流行業不規范、無序競爭的情況顯著改善。從國家產業發展和政策傾向來看,鐵路運輸未來將在綜合運輸體系中占據越來越大的比例。
3.制約鐵路商品汽車物流發展的因素
3.1運輸時效性有待進一步提升
由于鐵路運輸存在作業環節多、運輸組織復雜的特點,在運輸時效性上還無法滿足客戶需求。鐵路運輸過程中編組站作業復雜,JSQ型車屬于禁止溜放車型,在編組站作業效率較低,車輛在編組站停留時間難以預測[5]。此外,鐵路運輸前后端物流以公路轎運車運輸或人工駕送為主,兩端物流過程中的不可控因素也是造成運輸時效性不穩定的重要原因。
3.2服務內容相對單一
目前我國鐵路商品汽車物流業務主要以整車運輸為主,同時開展倉儲、配送、信息服務等業務。相比之下,國內公路商品汽車物流企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開展相配套的零部件物流、汽車銷售、汽車金融服務、汽車改裝等業務,既能更加充分利用運力、網絡布局等資源,又能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提升服務質量。
4.鐵路商品汽車物流的發展建議
4.1持續深化大客戶營銷戰略
進一步擴大鐵路總公司與三大汽車集團戰略合作協議的引領作用,加強與汽車制造企業對接,了解掌握生產規劃和物流需求。通過鐵路專用線進廠等措施,參與到汽車生產廠家的整體物流規劃中,從源頭固化鐵路運量。幫助設計整體物流解決方案,引導汽車制造企業實現整車物流運輸結構的改革。
4.2創新貨源組織模式,開展鐵路二轉運輸
鐵路運輸方式的優勢體現在大批量、長距離運輸。在乘用車銷售市場整體下行的形勢下,繼續局限于開辟主要干線的相對穩定貨源,會使鐵路運量增長受到極大限制[6]。開展鐵路二轉運輸,可以實現不同到站或相同到站不同品牌的貨源組合運輸,提高大組、整列運輸的比例,提升鐵路運輸的時效性。
4.3打造符合現代物流企業標準的全程物流體系
優化兩端物流作業,打造公路與鐵路運輸方式緊密協作的公鐵聯運運作模式。強化鐵路商品汽車物流兩端裝卸配送作業的專業化、精細化經營管理,提升全程物流服務質量,充分彌補鐵路運輸“兩個一公里”的劣勢。
4.4依托商品汽車運輸開展多元化經營
商品汽車物流服務鏈條向汽車產業鏈上下游延伸,向跨界領域橫向拓展,實現鐵路與汽車產業融合發展。開展零部件運輸,充分發揮鐵路運輸優勢介入汽車制造企業的供應鏈環節;為客戶提供商品汽車物流金融等服務,滿足高端汽車生產和貿易企業的需求[7]。依托物流基地布局,開展汽車銷售、倉儲、清潔、改裝等“汽車后市場”服務,為客戶提供多樣化、一站式的服務。
5.結束語
面對當前政策形勢和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鐵路商品汽車物流正處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節點。在深化鐵路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動鐵路國有企業體制改革的新形勢下,應進一步挖掘潛力,提升經營管理水平,提高物流服務質量,實現鐵路商品汽車物流持續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周嬋.鐵路商品汽車運輸發展的SWOT分析及對策[J].鐵道貨運,2017,35(07):26-30+34.
[2]劉潔.鐵路乘用車物流基地作業區布局優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8.
[3]鄧運成.鐵路商品汽車物流基地功能布局方法[J].鐵道標準設計,2017,61(08):41-46.
[4]吳建哲.鐵路運輸商品汽車發展策略探討[J].鐵路工程技術與經濟,2017,32(06):17-19.
[5]關健.公路超載治理新形勢下鐵路商品汽車物流發展對策研究[J].鐵道貨運,2018,36(08):12-15.
[6]魏保江,康龍,王哲.我國鐵路商品汽車物流增量策略研究[J].鐵道運輸與經濟,2018,40(12):88-92.
[7]鞏偉.鐵路開展商品汽車運輸的思考[J].鐵道運輸與經濟,2017,39(02):22-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