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世露


摘要? ? 本研究通過正交試驗設計的方法,對生產中齒瓣石斛產量形成的主要制約因素進行分析,包括基質中木屑直徑、基質含水量、光照條件、施肥情況以及農藥使用狀況。結果表明,以上5種因素均能顯著影響齒瓣石斛的莖長和鮮重產量;在齒瓣石斛種植過程中,控制基質中木屑直徑1 cm、含水量25%及栽培管理中遮陽85%、混施牛糞+復合肥以及用75%百菌清防治病蟲害是提高齒瓣石斛產量的有效途徑,該生產管理體系簡易、高效、豐產。
關鍵詞? ? 齒瓣石斛;生長因素;莖長;莖粗;產量
中圖分類號? ? S567.23+9?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1-0076-01
石斛屬(Dendrobium)隸屬于蘭科,是蘭科中第二大屬,大約有1 500種,廣泛分布在亞洲赤道兩側及大洋洲部分地區。我國石斛屬植物共有74種2個變種,其中有18種為中國特有,廣泛分布在華南和西南地區,以附生為主,生長環境以高溫高濕的熱帶雨林為宜,常生于溫暖濕潤的陰坡、半陰坡微酸性巖層峭壁上,群聚性分布,上有林木遮蔭、下有溪流水源,環境較惡劣時落葉、溫暖適宜季節重新萌發枝葉,尤以云南南部分布最多[1-3]。齒瓣石斛(Dendrobium devo-nianum Paxt)是一種重要的藥材植物,隨著人工種植面積的增加,建立一套簡易、高效、豐產的生產和管理體系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對影響齒瓣石斛產量和質量的種植和管理技術進行研究,提出一套科學的人工種植及管理方法,從而為齒瓣石斛的規范化、產業化生產提供指導。
1? ? 材料與方法
1.1? ?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云南省芒市五岔路鄉芒蚌村石斛專業合作社,地理坐標為北緯24°45′12″、東經98°29′21″,海拔1 430 m。種植方式為簡易小棚,小棚內設有道路和1 m×10 m的鋼架苗床,采用大棚圓木搭床栽培。
1.2? ? 試驗材料
選擇長勢較一致的健壯齒瓣石斛的莖,用剪刀從根部剪下,用刀片每2節切成一小段,扦插到濕潤的水苔中,扦插深度一般為莖段的1/2[4]。扦插后置于陰涼潮濕處,室溫控制在(20±2) ℃,經過1個月左右,節間發芽,待嫩芽長至5~8 cm時進行移栽;移栽時動作要輕柔,不要損傷幼苗和根部,保證石斛根部和基質充分接觸,莖基部要露在綁帶外或基質上,栽培時間選在春季。
1.3? ? 試驗設計
本試驗采用L16(45)5因素4水平正交組合設計齒瓣石斛生長條件,處理因素為齒瓣石斛生長的基質含水量、基質中木屑直徑、生長期間光照情況、施肥狀況以及病蟲害防治方法5個因素,每個因素設4個水平,具體如表1所示。試驗設16個處理,每個處理設置5個區組重復,小區面積1 m2,每小區種植100株。
1.4? ? 試驗方法
在春季3月,選擇均一化較好的齒瓣石斛幼苗,按照試驗設計進行試驗。選擇樺樹的木屑作為基質之一,按照木屑∶鋸末∶羊糞=5∶2∶3混勻,其中木屑有4種規格,分別是直徑2.0、1.0、0.5、0.1 cm;基質含水量分別為15%、25%、35%、45%。將基質按照要求和配比混勻后,充分發酵,用多菌靈500倍液消毒,然后將基質普施在木槽中(底寬約15 cm、高10~15 cm、上口寬30 cm,置于苗床架上),根據蒸騰量,每周補充2次水分[5-6]。光照設置、施肥(肥料混勻在基質中)、病蟲害防治按照試驗設計進行。
1.5? ? 調查統計
種植6個月后,測定齒瓣石斛的直徑;10—12月采收,測定莖的長度、直徑及莖段鮮重,取其平均值,然后用SPSS 17.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使用方差分析等方法對單個生長相關因素或者多個互作因素進行分析,從中篩選到主要因子,并優化條件,選擇較優的齒瓣石斛種植管理方式。
2? ? 結果與分析
試驗結果表明,木屑直徑、基質含水量、光照、施肥和病蟲害防治措施對于齒瓣石斛莖段長度都有顯著影響,不同因素對齒瓣石斛長度的影響程度不同,其影響程度依次為肥料>光照>病蟲害防治>木屑直徑>基質含水量。對每個影響因素進行Duncan′s新復極差法SSR檢驗(P<0.05),結果表明,營養基質中木屑的直徑對齒瓣石斛莖段生長起著重要作用,其中直徑1.0 cm木屑最優,顯著優于其他直徑的木屑;對基質含水量的研究表明,含水量25%條件下齒瓣石斛莖段直徑增長最快,顯著優于其他含水量的基質;光照因素研究表明,齒瓣石斛莖段在遮陽 85%條件下增長生長表現最好,顯著優于其他光照條件;施肥方面,復合肥和牛糞組合施用更有利于齒瓣石斛莖段變粗,牛糞的加入對于增加齒瓣石斛莖段增長具有顯著效果,施復合肥較不施肥顯著提高了齒瓣石斛莖段的長度;病蟲害防治方面,75%百菌清和80%代森鋅有利于齒瓣石斛的莖段增長,防治效果顯著高于0.5%高錳酸鉀。
3? ? 結論與討論
3.1? ? 結論
齒瓣石斛種植管理過程中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響,從而決定了石斛的產量和質量。本文通過正交試驗,對生產中常見的制約齒瓣石斛生產的主要因素進行了研究,包括基質中木屑的直徑、基質含水量、光照條件、施肥情況以及農藥使用狀況,對這些因素進行分析后發現,以上5種因素均能顯著影響齒瓣石斛的莖段長度及產量。綜合分析可知,在齒瓣石斛種植過程中,基質中木屑直徑1.0 cm、含水量25%及栽培管理中遮陽85%、混施牛糞+復合肥以及用75%百菌清防治病蟲害是提高齒瓣石斛產量的有效途徑。
3.2? ? 討論
(1)基質的影響。基質中木屑的大小會影響齒瓣石斛生長,小顆粒木屑導致基質的通透性差,大量水分和較少的空氣導致根系生長緩慢;而大顆粒木屑不利于保濕保肥,同樣也不利用齒瓣石斛的生長。本研究結果表明,1 cm直徑的木屑更有利于提高齒瓣石斛的產量和質量;含水量25%的基質更有利于齒瓣石斛的生長,使齒瓣石斛產量明顯提高。
(2)光照的影響。光照對于齒瓣石斛的生產具有重要意義,光照強度、光照時間以及光質均影響其產量和質量。本研究表明,在遮陽85%條件下,齒瓣石斛產量最高。而光照和其他條件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光照對于不同石斛種類的影響,還有待進一步驗證。
(3)肥料的影響。齒瓣石斛產量易受肥料的影響,其中農家肥牛糞和復合肥共同使用的效果最好。
(4)農藥的影響。本研究中,75%百菌清和80%代森鋅有效抑制了病菌,保證了齒瓣石斛的生長。
4? ? 參考文獻
[1] 李桂琳,胡永亮,周侯光,等.瑞麗石斛資源調查及產業發展現狀[J].中國熱帶農業,2012(4):28-31.
[2] 席剛俊,趙桂華.鐵皮石斛栽培技術概況[J].安徽農業科學,2011,(32):19740-19742.
[3] 冉懋雄,劉家保.云南龍陵紫皮石斛產業發展的思考與建議[J].中國現代中藥,2010(2):11-13.
[4] 韓秀香,何建齊,張珂恒,等.鐵皮石斛大棚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7(24):78.
[5] 任潔.藥用石斛的研究進展[J].綠色科技,2017(23):172-174.
[6] 黃勇,張鐵,郭云亮.鐵皮石斛壯苗生根正交試驗[J].園藝與種苗,2017(10):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