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斯斯
摘要:港口充當著進行海陸交通運輸的重要連接點,在現今的社會經濟當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比較長時間里面,關于我國的港口有沒有出現過度的建設與競爭的時候,均是人們熱切進行探討的話題。論文選擇了珠三角港口作為研究對象,介紹了珠三角的重要港口以及其博弈方式,進行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合作競爭改善策略。
關鍵詞:珠三角 港口 競爭與合作
一、珠三角港口概述
珠三角本身港口數量比較多,分布密集,其中主要集中于香港、廣州(黃埔港)、深圳(鹽田港、蛇口港、媽灣港)等,同時還有很多的中小型港口,分布于廣東省內各市。根據數據顯示,在珠三角范圍內,廣州港的吞吐量大約占了50%,而深圳港則占了25%,其它的中小型港口加起來也就占了25%。圖1為2018年1-2月廣州與深圳港口的吞吐量。
圖1 廣州與深圳港口2018年1-2月吞吐量
二、港、深、廣三大港口的合作與博弈
基于博弈論的三大港口的合作與競爭中,博弈論進行重點研究的是存在了彼此相互外部經濟基礎上的個人選擇。下面,我們將分析港、深、廣州三大港口之間存在的博弈方式,尤其是在價格博弈過程中,它們的策略選擇。
(一)港口博弈
香港港即使其本身與內地靠近,其于貨源與收費方面均會表現出明顯的劣勢,很容易地被珠三角將其貨源進行分流,然而,因為它獨特的地理位置,優越的自然環境,先進的港口設施以及高效的通關效率與服務系統,先進的通信網絡以及人才本身的優勢,特別是它本身所擁有的得天獨厚的自由港發展體制,讓得香港不容置疑的成為了國際的物流中心,更于珠三角地區處于龍頭之位。
深圳港在近年以來,隨著內地經濟的崛起以及物流需求的急劇上升,其于進出口貨物量方面一直保持著超過10%的增長,特別是其本身擁有著優良的港口資源,而且價格對比于香港而言明顯更低。同時,由于接近香港,在內地處于前沿之列,也很好地從香港吸取了先進的管理模式。然而,其不足之處在于創新能力不足,對于資源以及能源方面有著比較強的依賴性,效率對比于香港而言偏低,這些均成為制約深圳港發展的問題。
廣州港本身由于靠近于貨源地的優勢,因而也是在中國處于第一位的內貿運輸,交通建設成熟,相當的便利。同時,廣州更是制造業基本,本身有著獨特的海鐵聯運優勢,尤其是在近些年以來,其很好地聯合了周邊區縣與南沙港進行建設以及投入使用,讓廣州港具備了相當不錯的未來發展前景。就珠三角地區而言,廣州港不但擁有了原材料進口港和成品出口港的優勢,同時也是中國主要的產品中轉港。其不但可以很好地實現將產品轉運至國內的不同省市地區,而且還能夠出口將產品運至香港,再經香港出口至全球不同國家與地區。所以,廣州港與香港港本身有著一定的合作關系。
(二)價格博弈
正是因為港、深、廣三大港口之間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的現象。換而言之,他們之間并不了解每一方的生產函數、成本函數以及偏好,也就是說存在著不完全信息博弈的情況。接下來,我們將研究這樣的不完全信息靜態博弈狀態中,三大港口間的合作競爭策略的選擇。
在充分考慮到了三大港口于價格方面進行競爭的案例:若是廣、深兩港采取了降價策略,然而卻不了解香港港口本身的成本函數,同時也不知道香港港口對于這樣的策略是選擇了合作還是競爭。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假設香港港口作出了不同的決定。便會出現兩個不一樣的成本函數,分別是高成本與低成本函數。如下表表1與2便代表著這樣的兩個選擇得出的矩陣。
由上表能夠發現,若是出現了香港港處于高成本,給定兩港降價,這個時候香港港最好的方式是要進行合作;若是香港港處于低成本中,給定兩港降價,那么這個時候香港港的最適的選擇便是進行競爭。
因而,若是處于完全信息的狀態中,香港港處于高成本時,廣深兩港其最好的策略是降價;若是香港港處在低成本中,那么廣深港口最適合的策略則是不降價。然而,正是因為廣深兩港沒有辦法準確地獲知香港港本身的成本函數,因而,只可以通過依賴其所認識到的對香港港成本函數的評估的概率來進行。
在這個計算過程中,我們假設廣深兩港口估算出香港港處于高成本的機會是x,那么低成本則是用1-x來進行代替。這個時候,廣深兩港口作出降價策略的期望是110X+60(1-x)。而作出不降價策略的期望則是90X+80(1-X)。所以,廣深兩港口在進行決策選擇的時候,X>1/2的時候,可選擇降價策略;若是X<1/2的時候,則使用不降價的策略。
然而,在實際生活中,一旦廣深兩港口使用了降價策略。那么,香港港不管是成本函數處于高或者是低位,均有很大機會作出競爭決策。即使香港港本身的價格依然是比較高,但依賴于其本身的優勢,也肯定可以與珠三角中不少競爭力比較弱的港口進行對抗。然而,現時廣、深兩大港口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不但擁有了低成本的優勢,同時其競爭力也在不斷地提高。長期如此,香港港的龍頭地位肯定會受到威脅。
三、珠三角港口合作競爭改善對策分析
現時,隨著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競爭逐漸激烈,處于珠三角中的三大港口使用怎樣的經營策略將是值得我們思考與探討的問題,長期以降價作為手段以得到貨源的競爭模式,最大的可能性便是帶來各個港口利潤的減少,這樣的競爭也肯定會影響到珠三角經濟的繁榮與進步。所以,我們也有必要探討珠三角港口合作競爭改善對策。競爭可以很好地推動發展,也能夠促進彼此的合作。因而,在未來我們應該要讓各港口很好地運用互補優勢構建起戰略聯盟,讓得港口的合作更為密切。針對于這樣的思想,提出了下面的一些策略:
(一)香港港發展其國際物流優勢
香港港本應該繼續發揮其本身的國際物流中心的優勢,很效地利用本身在的先進的設施以及管理經驗,大批的人才優勢,成為向世界展現中國先進物流港口窗口的任務。并且,在這樣的基礎上進一步的提升本身的生產效率,同時和珠三角各港口實現彼此的優劣互補,很好地完善香港港本身遠離腹地以及土地資源不足的問題,推動與珠三角地區的和諧合作,并充分展現其先進性與領導地位的示范功能。
(二)深圳港充當集裝箱干線港
在和香港港進行適當的競爭過程中,應該要努力地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謀求合作空間,并且充分利用其地理優勢充當香港港的分流港功能。同時,還應該要做好兩港聯合對外的合作基礎上,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國際競爭力。
另外,還要進一步提升深圳港的生產效率,提速周轉率,降低船舶進行停港所需要的用時。
(三)廣州港充當區域性中心港
廣州港應該要針對深圳港本身存在的后方場地缺乏的不足之處,展現與發揮其優勢與長處,展現其本身陸運與空運的長處,向著多式聯運,廣辟貨源方向發展。同時,隨著國內經濟的繁榮與發展,廣州港還應該在肩負起發展內貿的前提下,運用腹地廣闊、海鐵聯運的長處,逐漸地向著外貿業務工作方面發展,并發揮成為具有一定規模的綜合物流。
(四)珠海、東莞等中小型港口應該要開辟至港、深航線
因為本身自然條件(水深因素、航道、碼頭泊位等的制約),在珠三角內的一些中小型港口,如珠海、東莞、中山與惠州地區的港口基本上均是充作著港、深、廣三大港口的喂給港角色。三大港與附近的小港口之間既然存在著競爭,又存在著合作,在彼此的合作過程里面,展現自身的長處與優勢,彌補其存在的問題,實現彼此的互利,以進一步完善珠三角港口的布局。
四、結束語
本文運用了博弈論的理論,選擇了珠三角港口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對比了港、深、廣三大港口的優劣勢,彼此間的競爭與合作,并提出了珠三角港口合作競爭改善對策,以促進珠三角港口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毛霞云.基于第四代港口理論的內河港戰略分析[D].上海交通大學.2008.
[2]陽明明.國際貿易一產業轉移與珠三角港口群危機[J].現代管理科學.2010(04).
[3]黃小彪.整合珠三角港口資源形成科學發展合力[J]港口經濟.2010(03).
(作者就職于廣東省對外貿易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