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方清
伊朗一次擊落美軍無人機的舉動,成就了一次美國總統特朗普狠夸自己的機會:“唯一重要的人是我。”
美國當地時間6月21日晚間,《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等多家美國主流媒體報道稱,特朗普臨時取消了他下達的對伊朗空襲的命令,這時距離原空襲計劃的發起時間還只剩幾個小時。
幾個小時后,特朗普開啟了一貫的早起“推特發布”模式,就此事連發四條推文。這次特朗普沒有給上述媒體扣上“Fake news”的帽子,只是進一步明確了事實:原計劃對三處伊朗目標發動空襲,但在行動開始前10分鐘取消命令。
讓伊朗險些遭受美國空襲的起因,是曾被特朗普政府列為“恐怖組織”的伊朗革命衛隊,一天前擊落了美國RQ-4“全球鷹”無人偵察機。伊朗方面稱,伊朗是在美軍無人機侵入伊朗領空后用地對空導彈擊落的。而美國公開的這一無人機最后的經緯度顯示,飛機被擊落時處在霍爾木茲海峽國際水域上方。
如果美方提供的證據屬實,那么主動挑釁的伊朗遭受空襲打擊,就屬于咎由自取。但即便如此,特朗普還是在最后關頭取消了空襲行動。“當我問會有多少人死亡時,一個將軍告訴我150人。”這是在美軍即將對伊朗發動空襲前10分鐘,特朗普緊急叫停的理由。他在推文中還認為,“和擊落一架無人機相比,這不成比例”。
特朗普沒有說明一點,他為什么在第一次下達空襲命令時沒有進行這樣的詢問,而外界已經習慣了這位美國總統在最后時刻改變主意。特朗普還強調指出,他沒有被他周圍的鷹派人物左右,包括自己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在聽取了兩方面意見后,特朗普說:“最后是我做出的決定,唯一重要的是我。”特朗普幾乎是停不住地連續夸自己,“以前所有人都說我是戰爭販子,現在他們說我是鴿派。我認為,我哪個都不是。我是個有常識的人,我們國家需要的就是常識。”
不論怎樣不按常理出牌,怎樣實施極限施壓和訛詐,特朗普確實堅守著一個他從競選總統時就掛在嘴邊的“常識”:不讓美國卷入一場新的戰爭。

6月24日, 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對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及其領導下的機構實施制裁。圖/IC
但生意人出身的特朗普似乎忘記了投資學的一個常識:高風險一般伴隨著高收益。目前為止,不論是在伊核問題上還是在朝核問題上,特朗普政府的極限施壓只見到高風險,卻沒有真正見到高收益。
在特朗普宣布取消空襲行動后,伊朗革命衛隊發布的一則消息,還讓特朗普進行了一次“特別致謝”。伊朗方面稱,本來也可以打掉載有30多人的美軍P-8海上巡邏機,但最后還是選了無人機。
“我認為他們這么做是非常明智的,我們非常感謝他們沒擊落(載人)飛機。”特朗普說。他還表示,對伊采取軍事行動仍是選項之一,眼下美國將追加對伊朗的制裁。但如果伊朗領導人放棄核武計劃,“我會成為他們最好的朋友”。
問題在于,在特朗普和伊朗領導人成為“最好的朋友”之前,雙方能一直做出克制且“非常明智”的決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