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月俠
摘要:紙藝文化在我國歷史悠久,如今,讓幼兒通過參加紙藝活動來鍛煉自己的動手動腦能力,同時還可以加強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弘揚愛國精神。
關鍵詞:紙藝活動;幼兒;發展
中圖分類號:G61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22-0230-01
紙已經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紙這種材質的產品不僅用起來方便輕巧,而且非常安全。對于幼兒來說,用紙開展一些小活動已經成為了幼兒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幼兒的學習過程中,多是教育人員都做到了將各個學習科目相結合。同理,在紙藝活動中,我們不應該單純的局限于剪紙活動,還可以擴展到很多可以促進幼兒智力發展的領域內。
本文就是以突破剪紙創作瓶頸,通過豐富紙藝活動形式促進幼兒多元發展為主題,使用靈活的教育思維對紙藝活動進行進一步的探索。
1.幼兒教育中紙藝活動的分類
1.1 傳統意義上的紙藝活動。
傳統意義上的紙藝活動可以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就是平面紙藝,主要包括在紙張上進行繪畫、寫字等創作等;第二種就是立體紙藝,主要包括對紙張進行折疊,裁剪和拓印等創作。這種傳統意義上的紙藝活動最大的特點就是作品本身和其制作過程受到很大的重視,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對廢棄的紙張進行渲染加工,可以將其制作成美麗的假花;廢棄的彩紙可以用來裝修墻壁;對普通的白紙進行加工可以得到書本等。
1.2 具有探索意義的紙藝活動。
這種紙藝活動就是利用紙的特點,將其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相聯系,豐富紙張的表現形式,例如:利用一些科學原理,如杠桿原理,可以讓孩子用紙張做一個簡易的蹺蹺板玩具;讓孩子認真觀察,用紙做一些簡單的運動器具,如球,啞鈴等并用這些器具展開各種小游戲。這些具有探索意義的紙藝活動可以讓孩子們更加仔細的觀察生活,學習新的科學知識,同時這種類型的活動注重創作過程,有助于提高孩子們的合作能力和創作能力,并且培養發現困難,正視困難,解決困難的思維。在幼兒的學習階段,自然與社會是幼兒需要學習、熟悉并適應的。具有探索意義的紙藝活動可以將各個學習科目結合起來,通過幼兒自己的觀察和動手制作來理解學習內容,這不僅達到了教學目的,還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例如:“讓影子在紙上跳舞”這樣的紙藝形式。在老師的幫助下,讓孩子們在紙張上捕捉自己的影子,觀察影子的變化,并且通過剪紙,粘貼,繪畫的方式將自己的影子記錄下來。
2.教師在紙藝活動中的注意事項
幼兒教育活動主要意義是可以讓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積極參與,掌握學習技能。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是參與者,是主動學習者。因此學習過程必須要考慮到孩子的興趣以及他的接受能力[1]。在幼兒園中開展紙藝活動的主要目的是鍛煉孩子動手動腦能力,讓孩子自己發現問題并找出解決方案。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2.1 注意安全。
在幼兒園里,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孩子們的安全與健康。由于幼兒的年紀較小,同時考慮到紙藝活動所需要用到的工具種類繁多,我們在活動中所使用到的材料一定要安全、無毒、無害。主要需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孩子們使用到的工具要滿足不尖銳,不過于細小,干凈無害等要求。其次,紙藝活動的環境要適合孩子們的開展活動,環境不過與狹小,環境內部的物品擺放整齊,不過高羅列,無為危險品存放。最后,對環境進行定期檢查,發現安全隱患要及時處理,室內要有火災警報裝置和滅火工具。
2.2 一切以孩子為主。
在教育的過程中,一切都要以孩子作為教育活動的中心,將孩子的學習、成長放在第一位。教育過程中要對幼兒寄予充分的尊重,要讓孩子主動的接受知識,而不是被動學習。要滿足這一要求,教師需要在課前的準備工作中花費大量的心血,如:紙藝活動的主題是否滿足幼兒的接受程度,紙藝活動的制作過程是否具有教育意義,所需要的工具是否安全。同時,在活動進行的過程中,對每個孩子的性格進行深入了解,要照顧到每個孩子的情緒和制作進展,及時給予幫助。在活動結束后,對整個活動進行反思,觀察孩子們接受了多少內容,紙藝的完成情況如何,以便下次活動參考。例如:讓孩子們在觀察種子發芽的同時,通過繪畫,剪紙的方式進行記錄,這樣可以加深孩子對植物生長的理解和記憶。
2.3 活動主題貼近生活。
在本文前面提到過,幼兒的學習主要圍繞著自然、社會而展開,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教育的主題也要貼近生活,切不可漫無邊際地亂教。藝術源于生活,人在幼兒階段對世間萬物的了解主要是感性的,因此,紙藝活動要源于生活,對孩子們來說才有所意義[2]。首先,作為教師要善于觀察生活,了解不同時期的孩子們的興趣愛好與性格特點。同時,教師要考慮到不同主題的紙藝活動對孩子認知的改變,以便評估此次活動對孩子未來的成長所帶來的影響。最后,紙藝活動的主題要有學習價值,要讓孩子們在活動過程中有所收獲。例如:可以讓孩子們用紙箱制作垃圾桶,在制作程中,讓孩子了解環境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性,以及將“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口號牢記于心。
2.4 注意活動的藝術性。
隨著科技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孩子們的玩具也各式各樣,很多玩具過于商品化,不具有教育意義。紙張具有多種玩法,它看似簡單,但是對孩子來說蘊含著很多意想不到的驚喜。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對紙張的玩法進行探索和思考,在這一過程中不但可以享受歡樂時光,還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一張紙干凈輕薄,卻蘊含著無限可能。孩子們的創作過程也是審美能力不斷提升的過程。通過小朋友們之間的探討與合作,可以不斷完善自己的紙藝作品,不斷提高作品的藝術價值。幼兒在紙藝活動中,可以對“美”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通過自己的發現與創造,提升美的等級,有利于在未來的成長過程中感受藝術,欣賞藝術,從而創造藝術。
總結
總而言之,紙藝活動只是眾多教育形式中的冰山一角。通過豐富紙藝活動的內容,可以提高孩子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動腦能力。從另一方面看,其他的教育形式也可以參考紙藝活動,對本身的內容進行擴充,教育方式是活的,只有不斷的探索,才會給孩子們更加廣闊的學習空間。
參考文獻:
[1] 趙靜靜.探究紙藝活動形式與促進幼兒多元發展[J]. 讀與寫雜志,2016,01:258-259.
[2] 鄧勝男. 幼兒園多元文化的啟蒙[J]. 課程教育研究,2018,09: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