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怡
摘 ?要 ?互聯網在當今社會的作用越來越強大,如何利用互聯網思維提升科技期刊是值得深思的問題。文章從互聯網思維的三個角度進行探討:1)用戶思維:以用戶為核心;2)產品思維:始終堅持內容為王;3)大數據思維:重視數據的價值。文章從這三個方面著手,對互聯網思維提升科技期刊的可行辦法進行分析。
關鍵詞 ?科技期刊;互聯網思維
中圖分類號 ?G2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9)09-0115-02
科技期刊是具有固定刊名、刊期、年卷或年月順序編號、印刷成冊、以報道科學技術為主要內容的連續出版物。科技期刊的發展基于現實科技然而又高于現實科技,它是現實科技整理、加工、升華的過程,反映著科技的歷史和現狀,也揭露科技發展的動態和方向。科技期刊積累傳播科技,發展科技,也引導創造科技。
今天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越來越離不開互聯網。究竟互聯網思維是什么。趙大偉[1]在《互聯網思維·獨孤九劍》中將其總結為九種思維:用戶思維、簡約思維、極致思維、迭代思維、流量思維、社會化思維、大數據思維、平臺思維、跨界思維。而王旭亮[2]在《人人都要懂的互聯網思維》中提到八大互聯網思維:用戶思維、產品思維、社會思維、扁平化思維、第一思維、跨界思維、迭代思維和大數據思維。互聯網思維并沒有官方定義,它更傾向于一個方法論,本質即是以用戶為核心來發展。如何使用互聯網思維來提升科技期刊,讓科技期刊在新時期發展得越來越好。以下從三個方面進行探討。
1 ?用戶思維
用戶思維就是一切以用戶的需求為導向,一切以用戶的滿意為宗旨。科技期刊的用戶有其特殊性,一般是特定的科研學術人群,通過科技期刊來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以及學習他人的成果。要做好科技期刊,就要思考如何更好地為這一人群服務。
1.1 ?增進服務態度
科技期刊需要樹立“用戶至上”的思想,真正做好服務。科技期刊往往只注重了內容的輸出,忽視了對作者讀者的服務,并且有些期刊甚至表現出將自己置于讀者、作者之上的態度。這樣的期刊是難以長久的。優秀的期刊要做好用戶服務,對待作者、讀者要使他們感受到“春天般的溫暖”。在日常辦公中,遇到作者來電咨詢投稿相關問題或者稿件修改時遇到困難疑義,應給予耐心解答,切不可冷漠。若遇到讀者來信咨詢對發表文稿中的疑問,也不能忽視,應認真對待,給出解答。仔細耐心地對待每一位用戶,用戶是期刊寶貴的財富。
1.2 ?改良投稿體驗
除了關心稿件能否錄用,在投稿過程中的體驗也影響著作者對期刊的評價。一是高效快速,文章審稿以及錄用周期通常是較關心的問題。在作者投稿后,編輯在整個稿件處理過程中做到及時處理,對作者發表的效率及周期能有較大提升。二是耐心反饋,對于一些需要退修的稿件,應整理好專家的意見,說明具體的問題,作者有疑問的,要幫忙耐心解答。另外對于存在問題需要退稿的稿件,也要及時告知作者并說明具體退稿原因。
1.3 ?提升閱讀體驗
現在的閱讀越來越流行無紙化。在互聯網及電子閱讀的大背景下,如何提升閱讀體驗,對于一本科技期刊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凸顯。在傳統科技期刊往往都采用紙質刊,而現在有很多期刊已經做到了網上發表,加入數據庫提供全文下載和檢索服務使讀者獲得更方便的閱讀。在文章中加入了豐富的圖片,甚至把小段視頻或者是語音插入到電子期刊中,讓閱讀的體驗變得更加豐富立體,吸引更多的讀者。
另一方面,以往科技期刊往往并不重視讀者真正的閱讀需求。只一味地根據自身所接收到的稿件進行組稿出版。從用戶思維的角度出發,科技期刊應該關注讀者真正想看的是什么,做好讀者調查。可以從網絡上搜集熱度較高的內容或者發放讀者調查表,了解讀者的需求。以此來做出適當的改變。
2 ?產品思維
科技期刊的產品主要是期刊本身,最關鍵的還是做好內容[3]。科技期刊的產品思維應當是內容為王。這是用戶真正需要的,也是一本科技期刊的立身之本。
2.1 ?內容策劃
傳統科技期刊的欄目相對固定,這不利于把握期刊的創新性。科技期刊的選題策劃應該做到緊跟時代潮流,把握科研前沿。期刊應關注本行業的動向,積極派人參加學會前沿會議,了解行業狀況和學術熱點,向一些優秀專家學者進行約稿。同時可以利用網絡系統,時時跟進國內外信息,不僅僅關注國內,同時也關注國外,甚至可以通過郵件向國外的一些專家約稿。確定好選題之后,可以充分利用期刊的編委資源,組織編委進行組稿,每期開辟專題欄目,對熱點進行專題報道。
2.2 ?審稿把關
科技期刊的審稿非常重要,其專業性要求必須由特定的專家來進行質量把關。期刊應組建一支全面、認真、熱于奉獻的審稿團隊。一本科技期刊面對的是多個研究方向的論文,因此必須由擅長不同專業方向的審稿專家進行審稿,全面的審稿隊伍是品質的保障。審稿專家必須做到認真細致,并且愿意參與到期刊的事業中來,期刊可以多多發掘一些中青年的專家以及一些將退修或已退修的老專家,他們往往有一定的專業水平并且有精力熱情來投入到學術建設。另外在送審時,應與專家講明審稿的具體要求,一篇好的稿子不僅僅要具有創新性,更要具有科學性與真實性。
2.3 ?編輯加工
編輯加工是出版過程中的重要流程,是對稿件品質的再一提升。期刊稿件的質量,主要在于來稿的文章質量,但期刊的編輯加工作用也不可忽視。一方面,通過編輯加工為審稿查漏補缺。專家業務眾多,往往也有遺漏的時候。在編輯加工的過程中,發現審稿中遺漏的問題,及時提出,是對稿件質量的又一保障。除了查漏補缺,編輯還需查看稿件是否符合推理邏輯,整體結構上是否需要調整,參考文獻是否合適且具有時效性。另一方面,編輯還需要在文字格式上對稿件進行修改調整。有些作者來稿寫作水平較低,語言晦澀不明,錯字連篇。編輯需要為其潤飾文字調整語句。還有,不同的期刊對于論文格式有細微的不同要求,作者往往難以完全了解,編輯需要仔細核對調整格式,使整體期刊的格式具有一致性。
3 ?大數據思維
如何利用數據來使科技期刊獲得更好的發展,這也需要期刊重視大數據思維。大數據思維是對數據重要性的認識,懂得挖掘數據背后的價值。
3.1 ?數據存儲
在互聯網時代,用戶的各種行為都會在網上留下數據。所謂小企業也有大數據,最重要的并不是追求大數據,而是具有大數據思維期刊要重視自己的數據,建立好數據庫。數據的沉淀,有利于期刊做出決策。這包括幾方面的數據。一是專家數據庫,包括編委、審稿專家、以及各學科優秀學者專家,包括單位、聯系方式、研究方向等。二是作者數據庫。三是期刊內部流程數據庫。現在大部分期刊都使用了采編系統,各個流程流轉時都會留下大量的數據。這些都是寶貴的資源。
3.2 ?數據分享
一本期刊的數據往往是有限的。然而通過加入網上服務平臺,期刊可以獲得大量的信息,例如學術信息:已發表的論文情況、最新研究熱點、最新學術難點等,人才信息:專家信息、作者信息、讀者信息等。期刊還可以抱團取暖,在合理范圍內與其他期刊共享信息,擴大自己的數據庫。
3.3 ?數據應用
建立好數據庫,擴大自己的數據來源之后,最重要的就是用好數據。首先通過自身數據庫以及網絡數據庫做好專家、作者隊伍建設, 整理好人才檔案,根據專業類別等進行歸類。其次通過專家審稿數據,分析各個專家的審稿質量以及審稿速度等各方面審稿情況,優化審稿專家隊伍建設。同時通過對錄用以及退稿稿件分析,優化選稿。另外還可以通過各個流程的流轉時間,分析期刊內部運轉的情況,對于不良的流程進行改進。
4 ?總結
綜上所述,互聯網思維可以對科技期刊改革提升起到指導性的作用,借用互聯網思維,對科技期刊各個方面進行深度提升,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經之路。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期刊做好自身的規劃發展以及人才建設,才能有效推進期刊品質提升做到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大偉.互聯網思維:獨孤九劍[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1-10.
[2]王旭亮.人人都要懂的互聯網思維[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5:30-45.
[3]康銀花,邢愛敏,楊臻崢,等.科技期刊的整體策劃與特色品牌打造——以《藥學進展》為例[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6,27(10):1107-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