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苗 (四川音樂學院 610000)
近年來隨著我國娛樂行業和流行音樂的繁榮發展,使得大量音樂藝考生選擇對流行演唱專業進行報考學習,而四川音樂學院作為中國流行音樂研究地,在流行音樂多元性性上進行了深入研究,開展實施了諸多極具特色的流行演唱專業教學能夠為學生帶來系統全方位的音樂學習。流行演唱專業作為一個開設時間較晚的新興音樂專業,在教學實踐上仍存在著一定的欠缺和不完善,流行音樂作為一種演唱風格和表現方式多樣,具有特色音樂文化的音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與不同地區下的背景文化的結合一方面能夠使學生對流行演唱專業中的理論知識進行充分學習,另一方面在我國區域文化區別明顯的情況下的中國風流行音樂演唱能夠使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得到提升。區域文化的聯動將能實現流行演唱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要求。
四川音樂學院作為中國流行音樂的研究地在流行音樂的教學研究上取得了大量優異成果,教學研究的成功離不開完善的教學體系和教學模式。四川音樂學院流行音樂的教學體系按照流行音樂的演唱、舞蹈、器樂、表演制作、流行音樂教育進行展開,根據流行音樂不同的表現形式及社會對流行音樂的需求方向來對學生進行不同系別的專業培訓學習。四川音樂學院對流行音樂各專業的教學模式主要以理論知識學習和音樂實踐為主,流行音樂的教學不同于其他類別音樂的教學,流行音樂更具時代性和新穎性,歌詞內容、演唱方式和演奏樂器都要求符合時代特點和滿足大多數聽眾的口味。
隨著近幾年國外潮流文化的入侵,流行音樂的風格逐漸趨于國際化和潮流化,流行演唱專業的教學存在著保留中國傳統元素與向國外潮流元素轉型的矛盾問題,新生代的學生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缺乏興趣更多的是追捧于潮流文化,這使得流行演唱專業的教學內容更加偏向于國際化和潮流文化,未來的中文流行音樂將失去中國本土文化元素即失去中文演唱韻味。
流行音樂起源于20世紀初的美國最初是由爵士樂和搖滾樂進行演唱伴奏,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成為了當今世界范圍最受聽眾追捧和音樂人演唱最多的一種音樂風格。流行音樂是在民國時期由黑膠唱片的形式進入到中國,由于當時國家時政局勢緊張,經濟水平落后加之當時人們思想相對保守對待外來文化的態度并不友好,因此當時的流行音樂只在歌舞廳和少數富有的家庭之中才能進行欣賞,流行音樂在中國真正風靡受到人們追捧喜愛是在中國實施改革開放之后,流行音樂先在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轉化發展,讓舞蹈融入到中文歌詞和演唱中,與中國傳統文化下的歌曲曲目進行了區分。流行音樂在香港和臺灣得到推廣發展后再由娛樂經紀公司向中國大陸引進,從21世紀初開始中文流行音樂開始飛速發展,流行音樂逐漸成為中國音樂市場的主流音樂,在此期間流行音樂發展也受瓶頸扼制,但由于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和中國流行音樂制作人的努力流行音樂先后突破了收聽播放設備單一、音樂制作技術落后、歌詞內容空洞等瓶頸,流行音樂的瓶頸突破離不開對中國元素的運用,包含中國文化的歌詞在音樂市場上更具競爭力。流行音樂作為一種都市化大眾音樂,歌詞內容和演唱方式將面向的是大眾普通聽眾,因此要求歌詞內容和演唱方式需具備通俗性和大眾性,此外中文流行音樂在中國音樂市場的發售還應具備一定的中國本土元素,中文流行音樂區別于國外流行音樂其歌詞更具內涵和更具文化特點。
方言演唱是流行音樂演唱的一種特色演唱方式,通過方言演唱一方面能夠給聽眾帶來家鄉的親切感,讓聽眾更能深入聆聽歌手演唱流行音樂所表達出的深刻情感。另一方面方言的歌詞內容能夠區別于由普通話演唱的流行音樂的套詞或演唱方式雷同的局面,讓聽眾在收聽時感受到更多的新奇性。四川音樂學院在流行演唱專業與區域文化聯動中方言演唱教學開展中則是將四川方言作為教學的核心要點向學生進行傳授,四川方言在中國的方言中具有極高的辨識性,語言內容通俗易懂,并且四川方言發音能夠與流行音樂伴奏形成共鳴,在歌詞的銜接上不易出現句讀,此外四川音樂學院扎根于四川,將四川方言融入區域文化的教學更能夠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理解吸收。近年來由于說唱音樂在中國的流行,中國的說唱歌手采用四川方言、粵語、維語所進行的說唱既展現了歌手個人歌唱特色同時也將地區文化通過歌詞進行了推廣傳播,方言說唱的大熱也將作為風向標為流行演唱專業學生的學習提供參考和借鑒。
流行音樂的演唱不完全是依賴于歌手個人的演唱技巧,流行音樂的歌詞內容更能體現流行歌曲的深層內涵,影響歌曲的推廣傳播價值。區域文化將龐大的中國文化體系進行了縮減,只需要對不同地區的歷史、人文、風俗進行學習了解后再結合作詞人自身的知識儲備就能夠譜寫出具有中國文化特點包含中國元素的中文流行歌曲。四川具有特色的巴蜀文化,在現今社會中都有所體現,因此四川音樂學院在進行流行演唱專業的區域文化教學時可以重點對學生進行四川巴蜀文化的教學,一方面在課堂上講解傳授四川文化中的一些理論常識知識,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走入到社會之中,通過在四川的大街小巷之中的生活觀察來獲得作詞的靈感。歌手趙雷的音樂作品《成都》正是將區域文化融入到了歌詞創作之中,歌詞中玉林路作為成都街頭文化中的重要體現,既展現了歌手對玉林路具有一定的個人情感,《成都》歌曲爆紅后,吸引游客前往玉林路觀光旅游也展現了歌詞內容對聽眾帶來的影響,這種由歌詞內容對歌手和聽眾帶來的共鳴作用說明了歌詞具有文化內涵的重要性。區域文化的聯合教學并不是一味地讓學生去探索和發掘當地特色,將當地特色文化強加入歌詞編寫之中,區域文化聯合教學的目的在于讓學生通過對文化的探索了解結合自身情感,在進行歌曲創作或演唱時能夠將其巧妙運用,區域文化的教學實質是讓學生積累豐富的中國文化知識。
中國傳統的音樂形式主要以民族音樂為主,而民族音樂的區分則在于不同的民族樂器上,流行音樂與民族音樂最大不同之處在于流行音樂曲風柔和節奏舒緩,而民族音樂綿遠流暢節奏緩慢。但隨著音樂人的不斷嘗試創新使得民族樂器經由現代音樂技術合成器合成后將展現出極具特色的旋律伴奏,并且在該旋律下的流行音樂填詞演唱更具中國風特點。區域文化的聯合教學重點則是將不同地區中具有本土文化特點的樂器種類和演奏方式向學生進行傳授,展示樂器演奏特點,讓學生在進行流行音樂演唱時能夠根據演唱內容對樂器進行選擇。教學內容應更加注重于不同樂器演奏下的曲風制作上,教學要點不再是技巧或演唱方式的傳授,而更多的是理論性的音樂知識內容。此外,流行音樂不會進行現場器樂演奏,流行音樂演唱通常是通過電子設備播放的方式來播放伴奏音樂,流行音樂的現場演唱過程中格外注重現場舞蹈來配合流行音樂進行演出,所以在進行區域文化聯合教學時還應向學生對不同區域文化的藝術表演形式進行區分,使學生能夠根據歌詞內容和曲風特點來對現場伴舞進行選擇,避免出現演唱內容與現場藝術表現內容沖突的尷尬局面。
綜上所述,高校的流行演唱專業在與區域文化進行聯合教學時應首先專注當地的區域文化特色,讓學生更有帶入感的對區域文化內容進行學習。四川音樂學院的流行演唱專業與區域文化聯合教學則應從四川文化入手,讓學生對四川文化有一定清醒地認識后,再結合流行音樂進行配合教學,讓學生了解流行音樂背后的文化特點,進而更深一步向更多不同的區域文化進行拓展,逐步打開學生的知識面,在區域文化學習中應強調文化在音樂中的深層展現而不是片面地將文字添加到歌詞填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