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興洪
近年來,印度、越南國防安全合作急劇升溫,不斷向各領域、多層次拓展、深化,并逐步制度化、常態化。鑒于當前的地緣政治格局和印越兩國均與中國存在領土主權爭端的事實,加之印越安全合作的某些領域明顯夾雜了部分針對中國的含義,兩國在軍事與安全領域頻繁互動將對我周邊地緣政治格局和我國的安全環境造成一定影響,值得警惕。
在中國日益強大、印越兩國都與中國存在領土主權爭端的背景下,印越兩國在戰略上相互借重,國防安全合作已逐步成為其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重要支柱,以下主要分3個階段對其國防安全合作的發展脈絡簡要梳理。
起步階段:20世紀50年代—20世紀90年代印越兩國在歷史上有著友好交往的基礎和傳統,兩國的領導人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已實現互訪,即1954年尼赫魯訪越和1958年胡志明訪印。這一時期印度與越南南越、北越兩個政權都保持交往,但相比而言與北越關系更為密切。這期間,雙方在國防安全領域合作并未得到有效開展,基本處于空白狀態。進入60年代,美國逐步介入越南戰爭,越戰加速升級,加之越南在中印邊境問題上持擁護中國的立場,印越關系較為疏遠,兩國高層互訪基本停止,喪失了開展國防合作的可能性。60年代末期,印度、越南均先后向蘇聯靠攏,雙方關系開始回暖。1972年1月7日,越印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為兩國各領域的合作奠定了基礎。此后,雙邊關系發展迅速,雙方在國防領域的合作也隨之展開。自此開始直至90年代,即使在越南因中越關系惡化、入侵柬埔寨等問題飽受國際社會孤立的情況下,印度也一直支持越南,向其提供糧食、貸款和軍事援助,雙方始終保持著穩定的軍事交往。
回暖階段:20世紀90年代—2007年冷戰結束后,隨著蘇聯的解體,印越關系受到一定影響,雙方的國防合作陷入了短暫的停頓。直至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伴隨著印越關系的調整,雙方在國防安全領域的合作開始升溫。1994年印度總理拉奧訪問越南,雙方簽署防務安全合作草案,印度承諾為越軍提供有限的人員培訓和裝備維修服務。進入21世紀以后,隨著印越關系的不斷深化,印度在進一步加強對越國防安全合作上意愿強烈,而越南也對發展與印度的國防安全合作關系持歡迎態度。2000年3月,印度國防部長費爾南德斯訪問越南,兩國正式簽署《防務合作協定》,雙方同意加強在國防交流、情報信息交換、艦艇建造、反海盜等方面的合作。2003年5月,印越簽署《全面合作框架聯合宣言》,這成為印越雙邊關系發展的重要里程碑,雙方的國防安全合作步伐也不斷加快。同年,兩國建立國防政策對話機制,兩國防務合作擴大到海陸空三軍的合作,重點合作領域涵蓋培訓、國防工業和軍艦互訪等。
快速發展階段:2007年至今2007年7月,越南總理阮晉勇訪問印度,兩國宣布建立“新的戰略伙伴關系”并簽署新的防務安全協議,從法律層面確認了印度將優先向越南出售導彈、戰機等先進武器裝備,兩國國防安全合作進入“快車道”。確立為戰略伙伴關系后,雙方的國防安全合作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防務關系不斷強化,軍事交流互訪頻繁,首腦級互訪亦多涉及國防安全合作內容。2009年11月,越南國防部長馮光青訪印,兩國簽署《防務合作諒解備忘錄》,雙邊軍事合作迅速升溫。2014年印度總統幕克吉訪越期間,兩國領導人明確表示“國防安全合作是兩國戰略伙伴關系的重要支柱”。同年10月,莫迪在會見到訪的越南總理阮晉勇時承諾,印度將幫助越南加強軍力,實現國防現代化。2015年5月,印越簽署了《2015年—2020年印越國防合作共同愿景聲明》,同意擴大海上安全合作和軍事訓練活動,印度在越南建立觀測站、兩國聯合發射衛星等空間技術領域的合作也走上日程。2016年9月,印度總理莫迪訪越期間,印越宣布將雙邊關系提升為“全面戰略合作伙伴”,印度還宣布向越南提供5億美元的貸款以強化兩國的安全與防務合作。2018年1月和3月,越南政府總理阮春福、國家主席陳大光相繼應邀訪問印度,印度總統拉姆·納特·科溫德也于同年11月到訪越南。在這3次高層互訪中,兩國領導人均強調,國防安全是兩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重要支柱,提出要把兩國防務合作擴大到海陸空三軍合作。

2018年1月,越南總理阮春福借出席東盟—印度峰會之際訪問印度
軍事交流穩步推進,日趨常態。近年來,印越兩國在軍隊高層互訪、軍艦互訪、聯合軍演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軍事交流層次不斷提升,內容也不斷拓展和深化。
一是軍隊高層互訪日益常態。軍隊高層互訪是兩國軍事關系的“風向標”,對軍事交流深度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和引領作用。新世紀以來,印越雙方軍隊高層互訪頻繁,印度國防部長、國防部副部長、陸軍參謀長、海軍參謀長等軍隊高層相繼訪問越南,越南國防部長、海軍司令、防空空軍司令、海警司令等也多次赴印訪問。軍隊高層的頻繁互訪,增進了雙方的軍事互信,起到了引領方向的作用。
二是各軍種交流日益深化。伴隨著軍隊高層的頻繁互訪,印越軍事交流不斷向縱深發展,各軍種交流也不斷深入。陸軍方面,兩軍在2010年7月印度陸軍參謀長辛格訪越時就達成了《深化兩國陸軍的戰略合作》的協議,兩國陸軍相繼開展了多次山地叢林戰聯合演習、陸軍聯合演習;海軍方面,兩軍早在2006年5月就確立了兩國海軍定期互訪與合作機制,此后,印度海軍維蘭特號航母、艾拉瓦特號坦克登陸艦、拉那號導彈驅逐艦、沙海里亞號護衛艦、卡摩爾塔號輕型護衛艦,印度海岸警衛隊印度風號、維吉特號巡邏艦等多次訪問越南,越南海軍8001號海警船也于2018年10月首訪印度,據統計,僅2018年,印度海軍編隊訪問越南就高達3次;空軍方面,兩國空軍人員自90年代末就開始在人員培訓、裝備維修升級等方面開展合作,2016年12月,印度空軍再次與越南防空空軍簽署“空軍合作備忘錄”,就印度為越南訓練蘇-30戰斗機飛行員和戰機升級等達成了協議。
三是聯合軍演層次不斷提高。在聯合演訓方面,兩國陸軍多次開展山地叢林戰聯合演習,圍繞叢林戰、反恐、反暴亂等戰術進行交流。海軍多次在南海海域舉行聯合搜救演習、聯合反海盜演習、聯合巡邏和聯合軍演。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以來,雙方聯合演習的頻率愈發密集,陸軍、海軍、海警均進行過聯合演習,且實戰意味突出。2018年5月,印度海軍編隊在訪問越南峴港期間與越南海軍在越南中部海域舉行了海軍聯合軍演。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印越聯合演習是帶有作戰構想的實兵演習,且雙方參演艦只均較為先進。從早期的聯合海上搜救演練到實兵海上聯合演習,標志著印越安全與防務合作關系逐步趨向深化。
四是框架、機制不斷健全,日益完善。在國防安全合作上,印越從一開始就注重創建機制、搭建框架,這為雙方持續開展合作提供了穩定的制度支撐。自1994年首次簽署《防務安全合作協議》以來,印越多次簽訂軍事合作協議,雙邊國防安全合作逐步制度化、常態化。2000年3月,時任印度國防部長費爾南德斯訪越,兩國簽訂《防務合作協定》,協定的重點包含防長定期會晤機制化、共同舉行海上聯合軍演、印度幫助越南培訓飛行員、戰略威脅認知與情報共享等。2003年5月,印越兩國發表《全面合作框架聯合聲明》,承諾將定期舉行高層會晤,啟動了國防部門的機制化磋商。2007年,兩國同意建立副部級戰略對話,該對話截至2018年底已進行了10余次。

2018年5月,印度海軍編隊與越南海軍在南海相關海域舉行海上聯合軍演
目前,印越兩國建立了多個安全合作機制以推進雙方國防安全合作的發展,主要有:印越混合委員會、印越政治磋商會、印越戰略對話、印越安全對話、印越兩國副部長級國防政策對話、防務合作小組會議及陸??哲娷姽俅枭虝?、印度海岸警衛隊與越南海軍交流機制等。截止2018年8月底,印越混合委員會已舉辦16次會議,其他安全合作機制磋商會議的舉辦也較為頻繁。此外,越南還積極支持印度參加東盟主導的各個多邊機制,如東盟地區論壇、東亞峰會、亞歐會議等,印越通過東盟國防高官擴大會議、東盟和對話伙伴國國防高官會、亞太安全合作理事會、亞洲安全會議等機制和場合,在防務安全領域展開了機制化、有深度和頻繁的合作。
五是合作領域不斷拓展,日趨全面。印越軍政高層互訪不斷,軍事交流頻繁開展,為各領域的國防安全合作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在武器裝備合作方面,印越都是俄羅斯的武器出口國,類似的軍事技術為推動雙方的軍事武器裝備合作提供了有利條件。2007年,印國防部長安東尼訪越期間,雙方就印度為越南提供蘇-27戰斗零配件和對米格戰機升級改造達成協議。2010年,曾有印媒傳出雙方就越南從印度引進20架三代LCA戰斗機達成協議。2013年11月越共總書記阮富仲訪印期間,印度給予越南1億美元的貸款用于采購印度制造的高速巡邏艇。2016年9月,正在越南訪問的印度總理莫迪宣布向越南提供5億美元的軍購信貸額度,在其給越方提供的武器清單中,涵蓋了阿卡什防空導彈、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導彈、巡邏艇等。
除不遺余力地推銷武器裝備這個“硬手段”外,印度還通過人員培訓、技術轉讓、情報分享、為軍用物品提供備件等“軟手段”來提升雙方的國防安全合作水平。長期以來,印度一直參與越南??哲姷娜藛T培訓,如幫助越軍培訓戰斗機飛行員、潛艇人員等。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稱,印度已為越南修復和升級了約200架現役米格-21戰斗機,并決定幫助越南空軍訓練蘇-30戰斗機飛行員和地勤人員、導彈操作手等專業技術人員,負責為越軍的戰斗機、海軍艦艇、火炮、雷達等提供維修服務。2018年3月,越南國家主席陳大光訪問印度期間簽署了兩國核合作諒解備忘錄,就加強和平利用原子能領域的技術合作達成一致,確定印度原子能部的全球核能伙伴中心將和越南原子能研究所合作。2018年6月,印度國防部長希塔拉曼在河內舉行第4次越南與印度國防工業企業見面會上表示,印度與越南國防合作不僅包括軍事設備交易和國防技術轉移,印度還希望在越南設立制造國防器材的工廠,并向第三國出口。目前,印越簽署的軍事合作協議多達10余項,涵蓋范圍較廣,主要內容包括:軍事技術人員培訓、轉讓武器技術、改進戰斗機和火炮系統、改造軍艦艦體、供應軍事通訊及軟件系統、叢林作戰訓練交流、網絡安全、聯合國維和、援建軍用軟件園、核合作、海事信息共享以及常態化的軍事情報交流等。
六是合作指向微妙,戰略意圖明顯?;诂F實戰略利益的需要和制衡中國的考慮,近年來印度和越南格外關注海上安全合作,南海聯合軍演、海軍海警裝備、情報分享等成為兩國關注的焦點。
第一,南海聯合軍演牽制中國意味濃厚。印越南海聯合軍演始于2000年,當年由6艘軍艦組成的印度艦隊高調進入南海與越南舉行了聯合演習。此后,印度海軍頻繁進入南海,分別于2005年、2007年、2010年、2013年、2015、2018年多次與越進行聯合軍演、聯合巡邏。

2018年6月12日至15日,印度國防部長尼瑪拉·西塔拉曼率領的印度高級軍事代表團對越南進行正式訪問

印度擬向越南出售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導彈
第二,提升越南??諏嵙κ呛献髦攸c。近年來,印度多次承諾將全面援助越軍,確保其具有保衛領土與海域主權的實際能力。2011年,第六次印越防務戰略副部長會晤中,雙方決定在海上、空中防務等方面加大合作,印度計劃幫助越南舉行潛艇和水下力量訓練。2015年5月,印越在其簽署的《2015年—2020年印越國防合作共同愿景聲明》中同意擴大海上安全合作和軍事訓練活動,同時雙方還簽署了《防務合作備忘錄》和《海岸警衛合作備忘錄》。
第三,實現情報資源共享拓展南海合作。早在2000年,印度防長費爾南德斯訪越期間雙方簽署的防務合作協議中就包含了兩國在情報領域進行合作的內容。2016年1月,印度《經濟時報》稱,印度花費2300萬美元在越南胡志明市建設的一座衛星監測站即將啟用,該監測站將成為印度在南海地區的“重要戰略資產”。

越南軍港內??康膹亩砹_斯進口的基洛級潛艇
戰略上的相互借重將助推印越國防安全合作繼續發展。印度最新的海洋戰略首次將南海海域、西太平洋地區及沿岸友好國家均納入到“次級海上利益區”。在不斷擴大其“利益范圍”的前提下,印度必然會更加重視越南這一東南亞傳統軍事強國對其“東進戰略”的支柱作用??梢灶A見,印度將會通過提供武器、共享情報、人員培訓、聯合演習、技術援助等形式,利用反恐、反海盜等活動,繼續推動與越南的國防安全合作。而越南在十二大大會政治報告、新版《國防法》中均強調了越南將持續關注主權爭議,發展和壯大國防力量以保衛海洋領土。不斷加大對外國防安全合作力度,借助外部力量快速推進武器裝備的現代化假設,發展壯大海空軍實力和國防潛力也將是其不二選擇。
印越國防安全合作緊盯南海的指向將更加明晰。印越兩國均與中國存在領土主權爭端,對中國的快速崛起也都抱有強烈的防范心理,雙方積極發展南海安全合作,防范和制衡中國影響的戰略考慮意味明顯。近年來,通過深化兩國在南海安全合作,印越都收獲不?。河《葘崿F了在西太平洋尤其是南海周邊的軍事存在,海軍編隊不斷出入南海海域,并多次舉行聯合軍事演習;越南則在南海問題國際化上取得了一定回報,還在??哲娊ㄔO上獲得了印度大量幫助??梢灶A見,印度將繼續借助南海安全合作制衡中國,擴大本國利益范圍,從而實現其大國戰略。而越南為推動南海問題國際化,獲取南海實際利益則積極配合印度的國防安全合作計劃。
諸多短板制約印越國防安全合作的規模和層次。印越國防安全合作存在諸多制約因素,不同程度的制約了雙方合作層次的提升。一是印度國防工業自主化程度低、體系不健全、關鍵技術受制于人,越南國防工業基礎薄弱、武器裝備體系雜亂,制約了雙方國防安全合作內容和規模的進一步擴大。二是需求差異削弱國防安全合作潛力。從武器貿易對象上來看,印度和越南都并非對方的主要合作伙伴,雙方還分別與俄羅斯、美國、法國、英國、烏克蘭等國展開密切合作,削弱了兩國防務安全合作縱深發展的潛力。此外,從其國防安全合作的現實狀況來看,印越雙方多著眼于戰略層面的需求,形式化色彩突出,而在合作的實質和內容方面卻較為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