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佳豪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上海 200336)
微信公眾號作為信息接收和發送的平臺,已經成為移動用戶端非常重要的信息接口。鑒此,本文闡述國內外及大學生時尚微信公眾號的發展現狀、發展趨勢、傳播推廣與運營等。目前,國內的微信公眾號數量大概在1500-2000萬之間,活躍用戶約7.6億,總粉絲過50億,相當于每40個人當中就有一個微信公眾號。微信已經逐漸成為移動端的流量壟斷入口,在逐漸取代搜索引擎和瀏覽器,在中國,16歲-24歲的網民中,其中微信已經形成一家獨大的局面。微信在以下國家或地區的使用量較高:馬來西亞:38%;香港:30%;印度:22%,還呈現了微信的用戶量增長情況。盡管在部分國家和地區市場上用戶量增速較快,但如果該國或地區沒有大量講中文的人口的話,微信的增長表現相對較差微信官方在東南亞和許多應用都進行了推廣合作,然而,這種覆蓋全地區的推廣活動目前來看仍然很難逾越語言所賦予的推廣障礙。大學生時尚公眾號大都由特定學生組織運營,從而存在很大的差異性。但隨著互聯網紅人數量不斷增長,個人微信公眾號漸漸受到關注。大學生時尚公眾號在得到機遇和流量的同時也碰到很多挑戰和壓力。

(圖一)根據微信數據,公眾號的注冊總量已經超過2000萬個
(一)創新內容--增強互動性和親近性
對于一個成功的微信公眾平臺賬號來說,時刻保持與用戶的溝通和互動是提高用戶友好度和忠誠度的重要方式。除了及時查看微信后臺用戶留言、善于解答用戶提出的問題等基本工作之外,推出互動話題、將微信與校園活動結合、設置獎品福利都是吸引學生用戶參與互動的方法。此外,針對大學生微信的特定環境,這就要求部分學校的指導老師為學生運營者提供更寬松的創新空間,從而推出更本土化、更接地氣的微信內容。
(二)創新形式--注重技術性和功能性
在大學生時尚微信公眾平臺中,單純的圖文推送形式對于學生用戶的吸引力日益降低。作為大學生微信公眾平臺的運營者,應該靈活運用多種推送形式,積極開發平臺功能,充分運用“閱讀原文”功能添加網頁鏈接,加入小游戲、漂流瓶等新穎形式。而對于后臺操作相對復雜的微信公眾平臺來說,強大的技術支持則是實現創新的關鍵。針對目前大學生微信公眾平臺運營團隊技術性薄弱的現實情況,應著重加強團隊技術培訓,積極引進美術、計算機等專業的技術人才,從而實現其賬號信息傳播水平的新突破。
(三)找準定位--確立成熟的推廣模式
確立一個風格獨特且適合自身發展的定位是自媒體平臺建設成功的關鍵,這就要求大學生微信平臺運營者做好自身內容及模塊的準確規劃、打造精品欄目,從而形成固定且持續增長的用戶群。在目前國內的大學生時尚微信公眾平臺中,相比其他校園微信公眾平臺顯得更加前沿化、成熟化。在當今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微信公眾平臺作為新興的移動多媒體平臺,在未來將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作為一種全新的媒體形式,大學生時尚微信公眾平臺正沿著精品化、實用化、開放化的方向不斷發展成熟,必將在高校內開啟一個新的信息傳播時代。
大學生時尚公眾號最大的受眾還是以大學生為主,其次有高校老師、學生家長、學生親友等。主題以年輕人為主。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是一個容易引發情感共鳴并產生巨大擴散群體;也是一個能夠因為某些痛點引起不同反應的群體。
所以思想的解放,加之環境的改變,會讓這些心智漸長的學生群體,會更有自己的想法。一方面思想的突然解放,一方面新環境的吸引,這些碰撞,使得學生在反應上會變得抱團取暖或者特立獨行,推動產生更強的共鳴感。
常見的從眾心理:個體在群體的壓力下,意見跟行為保持與集體其他成員一致。當有人參加社團時候,除去自己好奇已久的,都會產生也要參加社團的強烈意愿?;蛘哒f一下負面現象:當班級有人蹺課,你也會想嘗試一下,不論你此刻需要不需要。至于后來做不做在這里已經不重要了,或許你會馬上嘗試,或許大四已成為習慣了。那如果,看到別人關注某個公眾號,而會不會也跟著關注呢?
如果有人在朋友圈轉發了一篇文章。不論你對于這篇文章有沒有興趣,但是你會主動打開文章。打開的原因:可能是你會覺得無聊,可能是因為轉發人的關系,或者就是對文章標題感興趣。而如果因為那個轉發人而點開文章的話,那他就變成所謂的“名人”。這些都是大學生時尚公眾號的優勢。
傳播推廣不外乎增加關注人數。漲粉有一個大前提,漲的粉一定是要跟你公眾號的目標客戶群體是一致的。否則上漲的量粉絲數就僅僅是一個數字而已,沒有什么價值。
(一)站外內容推廣:可以在你的朋友圈等分享公眾號內容,讓更多的人關注。同時,在其他的一些自媒體平臺上進行轉發宣傳,用文案本身來吸引一些關注。
(二)社群推廣:將公眾號內容分享到微信群,QQ群,來吸引一些關注。當然這樣會有被踢掉的風險,所以可以考慮自建分享群,做成社群營銷矩陣。這里展開講又是一個很大的話題。
(三)做短視頻推廣:如果會做視頻的話,可以制作一些有趣,有內容的小視頻發布到抖音、快手、騰訊、優酷等視頻網站及平臺上著手推廣,內容一定要有趣。
(四)線下活動推廣:可以在線下做點宣傳推廣,例如掃碼關注送小禮品、送代金券、打折優惠之類,這時候,往往會有不錯的效果。
(五)付費推廣:公眾號的運營,內容才是王道,其他都是輔助,如果你的公眾號不能提供價值,那么所有的運營手段都是徒勞。
雖然微信公眾號的總流量夠大及具吸引力,但是平攤到將近2000萬的公眾號上,就變得小之甚微。尤其是隨著頭條,直播,短視頻的崛起,用戶放在微信上的時間越來越少。因此微信公眾號打開率、閱讀率低、轉發率少都是越來越低、增粉更困難。所以,公眾號的運營也越發困難。
(一)提升發布內容的有效性
如果每天圖文的數量太多,不僅會讓用戶有抵觸的心理,自己還勞力費心。副文章的閱讀效果也很一般。所以我們會根據季節和實時熱點定時發布公眾號推文。
(二)找到自己的價值,提高用戶粘性
所做的公眾號,一定要找準自己的核心價值,能給用戶帶來什么,用戶為什么關注這個公眾號。做到這個,這是公眾號運營的核心所在。我們專注于大學生穿搭煩惱—色彩搭配、款式搭配等方面,將時尚搭配與大學生活融合在一起,創造屬于大學生的時候自媒體平臺。
(三)有效控制內文長度
讓用戶用最快速度打開:移動互聯網時代,很少有人很耐心的去用心的讀很長很長的文字,所以我們做的內容盡量不要太過長,以免影響用戶體驗。如果沒有特殊的需求,文字800-1200為妙,圖片吸引人比較重要,圖片大小要控制在50K以下,視頻別超過3分鐘。圖文信息打開速度影響用戶閱讀率,道理簡單,做起來卻容易被忽視。
(四)緊隨熱點新聞,借勢宣傳推廣
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熱點新聞,只要是媒體上反復報道的,一定是大多數網友所關注的。契合大學生的興趣,才能獲得比較好的運營效果。一般在一個事件發生1小時內是借勢營銷的黃金時期。原因很簡單,大部分用戶是沒有創新能力的,只要有一個和熱點有些關系的素材,他就會去轉發,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果過了一小時后,你會發現朋友圈和微博幾乎都是和當時熱點相關的內容了,你再去做借勢就會石沉大海,效果大打折扣。所以你要盡可能做到快速致勝。一個熱點事件在發生的6小時之內我把它成為白銀期。盡管這個時候熱點已經發生很久,再做借勢難度很大,但是還是有可能利用創意再創造一波傳播的。你可以沒有別人快,但是只要你做得足夠好也一樣有機會出奇制勝的。這個時期的關鍵就是:新意。
一個熱點事件在6到12小時之內的時候就變成廢銅期了。這個時間很尷尬。如果你是一個沒跟過熱點的新人如果直接做一個海報去傳播的話還不如不做。因為這個時候不僅僅需要創意,還要有很強勢的資源,這兩個條件對于大部分公司而言都是很難做到的。當一個熱點事件到了12到24小時,基本上再做借勢就沒什么太大意義了。因為熱點已經過去或者被玩爛。在這個時期里面我提到一個觀點,叫全面開花。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要全方位、立體式的對熱點進行各個角度剖析,去做深度報道,去植入很有創意的元素,甚至需要一些標題黨,和別人相比你是獨樹一幟的。
(五)堅持秉承文案的原創度
如果只做文章的搬運工,這個公眾號就很難獲得一個用戶關注的理由,同樣的文章我可以在其他地方看到,為什么還要關注你呢?并且,不論是騰訊還是其他的自媒體平臺,都是扶持原創,這樣才能獲得比較好的流量傾斜。
(六)細節決定成敗 標題和排版呈重中之重
標題是吸引用戶閱讀的關鍵點,用一個能撩動用戶的心的標題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效果。不過要注意一點,過猶不及。一般大家剛開始做公眾號的時候,都會有這個感受,排版簡直是災難——費時費力效果差。首先,要明確的是,公眾號吸引用戶關注的根本原因是以優質的內容為用戶提供某種價值。在我看了來,如果說文章內容為用戶提供的是價值,那么,文章的排版則是為用戶提供的一種“服務”。
微信公眾號作為自媒體是時尚的“二級傳播者”,其所經營的公眾號已呈現影響力越來越大之趨勢。建立公信力和品牌個性是微信公眾號的根本。傳播積極向上的原創內容和觀點是其公信力和品牌個性的來源。同時,也要正視自身的缺陷,不斷增強傳播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保證廣告營銷的良性循環??傊髮W生時尚公眾號未來在微信公眾號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仍待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