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偉鋒
作為重資產運營單位,固定資產通常占公立醫院資產總額的大頭,資產數量多、種類繁雜、資產規模大,也是實際工作中會經常遇到的管理難點。但固定資產作為一種生產資料,不像具體的藥品或服務一樣,其本身不能直接為單位創造價值,因此其重要性在實務工作通常得不得應有的重視。基于此,本文擬在明確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意義的基礎上,分析當前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性的提出管理對策。
1.提升公立醫院整體管理效益的抓手。固定資產占公立醫院資產總額的比例高,是醫院提升管理水平的牛鼻子,也是日常財務管理的重點和難點。如果能提升醫院固定資產的管理效率,切實加速固定資產周轉率、減少固定資產周轉天數,就能有效盤活公立醫院存量資產的活力,能夠真正提升醫院整體管理效率和管理效益。
2.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重要舉措。公立醫院的資金相當部分來源于財政撥款,資金的使用也帶有很強的公益性。如果固定資產管理不善,出現資產丟失、資產毀損的情況,無疑會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同時,如果固定資產得不得有效的應用,比如資產的閑置、產能使用不足等,也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浪費。因此,加強公立醫院的固定資產管理,提高資產的使用狀態和使用效益,能夠推動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3.明確公立醫院經濟管理責任的工具。固定資產管理不僅僅是公立醫院資產管理部門、財務部門的責任,更是公立醫院固定資產具體使用部門的責任,固定資產使用部門要落實資產使用人的責任,做好固定資產的日常維護和日常管理,通過業財融合管理協同提升固定資產的使用效能,真正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有份。
1.對固定資產管理重要性的認識不足。對于固定資產管理,公立醫院各級管理人員普遍存在對其重要性認識不足,有些甚至錯誤的認為固定資產管理就是資產的存在性管理,如果資產實物在就應該沒有問題,不重視資產的維護管理;有些醫院管理者認為固定資產是資產管理部門或財務部門的責任,不需要資產使用部門的具體參與;有些領導口頭上重視固定資產管理,但實際操作時“一言堂”,不按規則辦事,不去履行集體決策或者聯簽制度。
2.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存在缺陷。一方面,固定資產制度設計的有效性不足,突出表現為未對重要資產購置設置可行性研究要求、缺乏固定資產正常退出機制、對固定資產檢查或盤點的頻次要求過低等;另一方面,固定資產制度執行的有效性不足,有時會出現不按制度辦事的情況,比如出借固定資產未履行必要的借用手續、未按制度要求定期進行資產盤點、出現盤盈盤虧未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等。
3.固定資產管理信息化程度低。公立醫院整體信息化程度比較高,但有些醫院在固定資產管理方面未進行有效的投入,對固定資產的管理手段還是停留在手工管理層面,有些醫院還在使用電子表格建立資產管理臺賬,資產信息無法在各個單位之間進行及時共享,資產信息更新速度慢、不同單位之間不同步、資產顆粒度信息不同,進而無法滿足醫院整體資產管理要求,也無法支撐醫院管理層做出正確決策。
4.缺乏必要的固定資產審計和評價。部分醫院連續多年沒有進行對固定資產的審計檢查,未及時更新資產管理信息和資產責任人變更,甚至有些資產信息還是購置時維護的老舊信息;部分醫院雖然有針對固定資產的審計檢查,但主要是側重于資產存在性的檢查,未對資產的使用效率、閑置情況進行檢查,也不對資產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進行評價。
1.提升廣大職工對固定資產管理重要性的認識。各級管理者要提高對固定資產管理重要性的認識,明確具體的管理責任和使用責任,實現責任到人。醫院管理層要重視固定資產的管理,并率先垂范,利用年度工作會議等有利機會進行資產管理重要性的宣貫;明確各部門負責人對部門固定資產的管理責任,甚至是第一責任,提高其管理資產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督促資產使用人落實使用責任;資產使用人員除做好資產的實物管理以外,還要進行資產的維護,做好資產的使用分析,盡可能提升資產的利用效能;財務人員要做好固定資產的價值信息管理和維護,并參與到固定資產的實物管理,實現資產的實物信息和價值信息同步。
2.持續完善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公立醫院要高度重視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建設,要認真對存量資產制度進行評估,查漏補缺,推動制度建設能夠涵蓋整個固定資產生命周期。對于出現過期或者不能適配的資產管理制度,要定期進行修訂或廢止。特別是對于重要醫療設備和達到一定標準的投資,應進行事前的可行性研究,編寫可行性研究專題分析報告,經過“三重一大”集體討論決策后再確定是否進行購置;建立健全固定資產的退出管理機制,對于無法再給醫院創造效益的過期資產、閑置資產,要及時按程序進行報廢處置。
3.加強公立醫院固定資產制度的執行。公立醫院既要建立起適配的固定資產制度,還要嚴格按照制度辦事。各級單位人員都要嚴格按照制度辦事,對制度懷有敬畏之心,醫院主要領導要起到帶頭示范作用,讓制度成為各項業務開展的基本準繩。財務部門要發揮末端拉動作用,在做好資產價值信息管理的同時,要利用末端的優勢提高對專業部門操作的監督能力,監督各專業部門嚴格按制度辦事,出現問題時要及時進行提醒糾偏。
4.開發上線固定資產管理系統。公立醫院要加強固定資產信息化的建設,將固定資產信息化作為公立醫院整體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結合管理需要在現有OA系統上開發固定資產管理模塊,或者是開發上線單獨的固定資產管理系統,將資產管理要求和管理責任內置于信息系統中去,打通業財管理的標準和管理的口徑,推動各職能部門都站在同一頻道上溝通,固化各項固定資產的管理要求和操作流程,如果出現不按制度流程辦事就無法在系統上進行操作。同時,要規定資產信息維護、資產信息變更、資產責任人調整等要通過信息系統來實現,并按要求履行相應的事前審批手續,做到“一點錄入,全程共享”。此外,信息系統要定期能夠生成并出具資產系統分析報告和通報,能夠及時反映固定資產的真實狀態。
5.加強固定資產的審計和檢查。加強固定資產的定期審計檢查,由醫院內部審計部門、財務部門和資產管理部門等聯合成立審計檢查小組,對各類資產的存在性、使用情況進行專項檢查,逐條對賬面的固定資產進行盤點,分析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具體的改進措施、改進建議。對于重要的固定資產或金額大的資產,要提高每年的檢查頻次;對于非重要的固定資產,每年也要能夠檢查一次,確保檢查的全面覆蓋。對于固定資產審計檢查中發現的具體問題,能夠明確相關責任人員的,要追究相應責任人的責任,由其賠償因其個人原因所造成的相關損失,絕不能姑息縱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