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形勢下,如何整合各種資源提高生產效率,使行業在持續發展中實現新的突破,已成為蛋雞及其相關行業反復思考和亟待解決的問題。為了更好研討新形勢下各種因素的影響,帶動我國蛋雞行業自我調整,開拓創新,激發行業整體生產水平的提升,2019年6月19-21日,由中國畜牧業協會主辦,中國畜牧業協會禽業分會、國家蛋雞產業技術體系承辦的“第九屆中國蛋雞行業發展大會”在北京成功召開。大會以“重安全、減獸藥、興消費、控產能”為主題,邀請了中國畜牧業協會會長李希榮、全國畜牧總站黨委書記、副站長時建忠、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畜牧處處長王健、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周、國家蛋雞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楊寧、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研究員齊廣海、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安全評價室主任徐士新、華南農業大學羅開健副教授等就宏觀政策法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育種進展、疾病防治、生產管理、食品安全等方面分別作了專題報告。

中國畜牧業協會會長李希榮在大會致辭中指出,我國蛋雞行業產能合理,2018年父母代蛋雛雞產銷1687.78萬套,同比下降6.76%。市場行情、雞蛋價格、淘汰雞價格較好,反映出企業效益好。行業未來發展,最重要的還是控產能,行業要研究合理產能規模的水平以及控產能的切入點,避免重蹈產能過剩的覆轍。行業要加快轉變生產經營方式,深入推進規模化、智能化發展。

全國畜牧總站黨委書記、副站長時建忠致辭時指出,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蛋雞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歷史成就,已成為禽蛋生產、消費大國。2018年,我國禽蛋產量3128萬t,穩居世界第一,約占世界禽蛋產量40%。近年來,我國蛋雞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呈現“三高”的發展特點:一是規?;礁?。目前,我國蛋雞年存欄2000只以上的規模養殖比重達到73.80%,存欄1萬~5萬只的比重由2006年的8%增加到2017年的29%。二是產業集中度高,區域布局進一步優化,形成了以華北、東北為主的優勢區域。2017年,禽蛋產量超過100萬t的有11個省份,占全國禽蛋產量82%,其中山東、河南、河北、遼寧四省的產量超過全國產量一半。三是種業發展水平高,形成了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蛋雞商業化育種機制。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收,育成了一批蛋雞新品種配套系,部分品種生產性能已達到或接近國外先進水平,自主育種品種占市場份額50%以上,打破過去進口品種壟斷的局面。在我國經濟由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以及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我國迎來了由蛋雞生產大國轉向蛋雞產業強國難得的歷史機遇。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畜牧處處長王健在“當前畜牧業形勢、主要任務及未來政策發力的方向”報告中提出,我國已是名副其實的畜牧業大國,2018年全國肉類總產量8517萬t,禽蛋產量3128萬t,居世界第一;奶類總產量3186萬t,居世界第六。養殖規?;戎胤€步提升,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不斷提高。今年以來畜牧業的生產形勢表現為:受非洲豬瘟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生豬生產大幅下滑,生豬和能繁母豬存欄同比降幅超過20%,為近十年最大值。肉雞生產增速較快,種雞供應能力明顯提升,雞苗價格大幅上漲。蛋雞補欄增加,效益維持正常偏好水平。肉牛生產略有增長,肉羊存欄小幅下降,生產保持平穩,供需總體偏緊,價格保持高位。奶牛和奶站數量下降,速度趨緩,中小戶加快退出,生產效率和單產提高,產量穩定。下一步的任務目標是優供給、強安全、保生態,通過加快轉型升級,從而推動畜牧業高質量發展。

國家蛋雞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楊寧教授在報告中指出,蛋雞產業技術研究的發展方向,一是建立超長產蛋期綜合技術體系。育種目標是700日齡產500個蛋。二是建立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技術體系。一方面,雞蛋加工推動消費增長;另一方面,雞蛋安全性受到高度重視。蛋雞成為食藥監檢查的重點,抗生素問題將成為下一個生死線。

中國畜牧業協會禽業分會副主任腰文穎作了“我國蛋雞行業發展現狀及形勢展望”的報告。她首先總結了我國蛋種雞、蛋雞的生產經營情況:2009-2018年,父母代蛋雛雞年產銷量下降41.86%,其中2015-2018年,自養占比增加11.44%。2010-2018年,在產父母代存欄下降29.42%。2015-2018年,商品代蛋雛雞年產銷量下降20.31%,多種因素導致對商品代蛋雛雞的總體需要量減少。種雞市場整合速度很快,未來主要體現為大企業集團之間的競爭。

中國農科院飼料研究所研究員齊廣海作了“蛋雞飼料營養研究熱點-低蛋白日糧和產蛋雞‘延養’相關問題芻議”的報告。他重點談到,采用蛋雞低蛋白日糧可以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在經濟效益方面,國家每年可節省數百萬t大豆進口,養殖企業每噸飼料成本下降5~10元。在生態效益方面,可降低氮排放,每降低1%粗蛋白,糞氮減排10%。齊廣海認為,適當條件下,較飼養標準降低2~3個百分點粗蛋白不影響蛋雞健康、生產性能和雞蛋品質。但長期過度降低日糧粗蛋白,蛋雞體重、蛋重、濃蛋白高度降低。目前,延長產蛋周期主要面臨的兩個問題:1)產蛋后期,機體代謝疾病加?。ㄖ靖?、骨質疏松癥等)以及雞蛋(蛋殼、蛋清)品質嚴重下降。2)蛋清稀化和蛋殼品質下降是后期蛋品質變化最明顯的兩個特征。

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安全評價室主任徐士新分享了“抗菌藥物耐藥性與殘留控制”。當前,抗生素的耐藥性已經嚴重威脅公共健康、經濟增長和全球經濟穩定,為了避免未來“人和動物都無藥可用”,必須規范合理使用獸用抗菌藥物,科學審慎使用獸用抗菌藥物,減少使用促生長類獸用抗菌藥物,控制獸用抗菌藥物使用量的增長,有效解決獸藥殘留和動物源細菌耐藥問題。如何做到減少抗生素使用?能打苗不用藥,能單方不復方,先窄譜后廣譜,穿梭用藥。如何控制獸藥殘留?堅持三個原則:依病使用、依診使用、依法使用。

本次大會還就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與產業發展、蛋雞健康養殖與食品安全、我國蛋雞行業合理產能水平、未來行情走勢以及規模雞場經營之道進行了專題互動,為與會者搭建了廣泛溝通和交流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