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茂倫



摘? 要:根據山東省17地市306戶規模化養殖場(戶)的實地調研數據,對山東省肉羊規模化養殖場(戶)的生產經營行為從養殖場(戶)的資金和土地資源獲取、組織化程度、對規模化養殖的認知、疫病防控情況和環保設施完善等不同角度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隨著肉羊養殖規模的擴大,養殖場(戶)的資金和土地資源相對更容易獲取;加入肉羊養殖合作社和與產業化經營組織合作的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對規模化養殖的發展趨勢與未來前景的認知也更加準確;疫病防控意識不斷提高、疫病防控設施不斷完善;環境保護設施建設不斷健全、対污糞的處理方式更加科學環保。為進一步完善規模化養殖場(戶)生產經營行為,推動山東省肉羊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應采取宣傳普及規模化養殖觀念、完善產業經營鏈條建設、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健全肉羊市場生產經營行為監管體系等措施。
關鍵詞:山東省;肉羊;規模化養殖;生產經營行為
中圖分類號 F326.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19)11-0080-5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btained from the field survey of large-scale mutton sheep breeding farms (farmers) in 17 ci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the author analyzes the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behaviors of large-scale mutton sheep breeding farms (farmers) in Shandong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fund and land resource acquisition,standardization degree,organizational degree,cognition of large-scale breeding,site selection of breeding farms,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and improve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acilit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expansion of mutton sheep breeding scale,the funds and land resources of farms (farmers) have been relatively easy to obtain,the breeding methods have been more standardized,the standardization of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registration has been improved,the cognition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large-scale breeding has become more accurate,the awareness of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has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and the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facilities have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acilities are constantly improved and the treatment of sheep manure is more scientific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behaviors of large-scale mutton sheep breeding farms (farmers)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mutton sheep industry in Shandong Province,it is necessary to publicize and popularize the concept of large-scale breeding,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industrial management chain,enhance the government policy support,and perfect the supervision system of the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behaviors of the mutton sheep market.
Key words:Shandong Province;Mutton sheep;The large-scale breeding;The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behaviors
規模化養殖是未來肉羊養殖的發展方向。山東省作為新興農區養羊大省的主要代表,目前已是繼傳統牧區新疆和內蒙古之后的全國第3大養羊省份。其肉羊規模化養殖發展迅速,肉羊養殖的規模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2017年山東省肉羊規模化養殖程度已達到14.27%,是2010年規模化程度的1.36倍,但規模化程度總體上仍然偏低,尚有很大的提高空間。肉羊規模化養殖場(戶)的生產經營行為既影響著肉羊養殖規模化程度的提高,又影響著養殖生態環境的保護,進而影響著整個肉羊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因此,筆者根據山東省17地市306戶規模化養殖場(戶)的問卷調查資料,對山東省肉羊規模化養殖場(戶)的生產經營行為進行了實證分析,旨在完善規模化養殖場(戶)生產經營行為,推動山東省肉羊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1 數據來源與樣本特征
本文分析肉羊規模化養殖場(戶)生產經營行為時使用的數據為山東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羊創新團隊的數據和2018年7-8月利用暑假時間實地調研所得數據。被調研的對象是山東省17地市的肉羊養殖場(戶),對受訪的肉羊規模化養殖場(戶)進行實地訪問并發放調查問卷350份,對回收的調查問卷進行仔細審核,剔除無效問卷,最后得到有效調查問卷306份,有效調查問卷的回收率為87.4%。
在被調查的306戶肉羊規模化養殖場(戶)中,男性占比為84.97%,年齡在30~45歲的占比為40.20%,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比為19.28%,肉羊養殖年限在4年以上的養殖場(戶)的占比為88.24%,專業化程度(即養羊收入占總收入比重)在30%以上的占比為90.85%。本調查對規模化養殖場(戶)的選擇兼顧了山東省肉羊產地特征與肉羊規模養殖現狀,且306戶被調查者都具備充分的肉羊規模化養殖的常識、擁有比較豐富的肉羊養殖經驗、對調查問卷的內容有較好的了解,因而調查數據更加可信且具有廣泛的代表性。
2 受訪場(戶)的生產經營行為分析
2.1 資金和土地資源獲取情況 肉羊養殖場(戶)在規模化養殖中的資金和土地資源的獲取情況從根本上影響著其肉羊養殖規模與生產經營狀況。在肉羊養殖過程中,羊圈建設、飼料供給、羔羊購買、疫病防治、糞污處理等各個生產經營環節都需要大量的資金和土地資源的支持。由表1可知,在306戶受訪的肉羊規模化養殖場(戶)中,在養羊用地獲得的難易程度方面58.9%的規模化養殖場(戶)選擇了“非常困難”或“比較困難”,主要來源有3種,其被選比例依次是“自有土地供給”(52.9%)、“村集體間的土地流轉”(38.6%)、“其他”如土地租賃等方式(14.1%);在養殖的“借貸資金難易程度”方面僅有9.2%的規模化養殖場(戶)選擇了“非常容易”或“比較容易”,獲得渠道主要有五類,占主導部分的中小規模養殖農戶通常自有資金數量有限,同時因為養殖規模小且養殖行業風險大而不易從銀行取得貸款,只能通過親朋之間的借貸(62.1%)或其他方式來解決資金問題,而大規模企業化肉羊養殖場(戶)因為養殖規模大、資質健全等因素則相對容易從銀行(32.0%)、信用社(29.4%)等金融機構處獲得貸款資金。這說明在實際養殖過程中,諸多規模化肉羊養殖場(戶)受到資金和土地資源匱乏等問題的制約,其養殖規模難以擴大,仍以中小規模養殖為主,這也導致了其養殖效率偏低、肉羊出欄率低、難以獲得規模效益,嚴重制約了山東省肉羊規模化養殖的整體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如果在未來的規模化養殖過程中增加資金和土地資源方面的支持,將有助于肉羊養殖規模的擴大與肉養殖方式的完善。
2.2 組織化程度情況 肉羊規模化養殖場(戶)的組織化程度影響著養殖場(戶)的生產經營效率。因此對受訪場(戶)的組織化程度的調查研究主要包括養殖場(戶)是否選擇了“加入肉羊養殖合作社”或者“與肉羊產業化組織合作”等行為。在306戶受訪的肉羊規模化養殖場(戶)中,僅有35.3%的養殖場(戶)選擇了“加入肉羊養殖合作社”或者“與肉羊產業化組織合作”,原因可能是在肉羊生產經營方面,部分養殖場(戶)的組織化意識淡薄、缺乏與屠宰加工等產業化組織的合作觀念,導致了其養殖、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難以協調發展,不利于先進的肉羊養殖技術與管理方式的推廣,進一步延長了肉羊生產周期,提高了生產的中間成本,降低了肉羊生產效率。基于對調查樣本數據的分析(圖1)可知,隨著肉羊養殖場(戶)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其在生產中加入肉羊養殖合作組織的比重越大,即肉羊規模化養殖場(戶)的養殖規模越大,其組織化程度越高。其中,肉羊養殖規模在30~99只的場(戶)在生產中加入肉羊養殖合作組織的比重為28.0%,肉羊養殖規模在100~499只的場(戶)在生產中加入肉羊養殖合作組織的比重為36.0%,肉羊養殖規模在500~999只的場(戶)在生產中加入肉羊養殖合作組織的比重為41.7%,對于肉羊養殖規模在1000只以上的肉羊養殖場(戶)在生產中加入肉羊養殖合作組織的比重達到了50.0%,肉羊養殖規模在1000只以上的場(戶)在生產中加入肉羊養殖合作組織的比重明顯高于100只以下的肉羊養殖場(戶)。若在未來的規模化養殖過程中逐步提高養殖場(戶)的組織化程度,將有助于提高其生產經營效率。
2.3 對規模化養殖的認知情況 肉羊養殖場(戶)對規模化養殖的認知情況既影響著養殖場(戶)的生產積極性,又影響著肉羊規模化養殖的長遠發展。而關于受訪場(戶)對規模化養殖的認知情況的調查研究主要從對“肉羊規模養殖是大勢所趨”的認知、對“肉羊養殖總體效益”的認知、對“肉羊養殖業未來發展前景”的認知等3個方面進行。由表2可知,在306戶受訪的肉羊規模化養殖場(戶)中,在對“肉羊規模養殖是大勢所趨”的認知方面,僅有14.1%的規模化養殖場(戶)選擇了“很不贊同”或“不太贊同”;在對“肉羊養殖總體效益”的認知方面,有77.8%的規模化養殖場(戶)表示“滿意”;在對“肉羊養殖業未來發展前景”的認知方面,僅有21.5%的規模化養殖場(戶)選擇了“很不贊同”或“不太贊同”。這說明肉羊規模化養殖已成為未來肉羊養殖發展趨勢的觀念逐步被廣大養殖場(戶)所認同,且大部分的肉羊規模化養殖場(戶)對肉羊養殖業的總體效益和未來前景預期很好,其很有可能在未來的生產經營中增加投入以追求更大的利潤。如果在未來增加對規模化養殖的政策扶持與優惠力度,將進一步激發養殖場(戶)生產經營的積極性,有利于肉羊養殖規模化程度的提高。
2.4 疫病防控情況 肉羊規模化養殖場(戶)的疫病防控情況是影響其能否實現持續穩定生產經營的重要保障,因此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養殖場(戶)在實際生產經營中對疫病防控的重視程度也會逐漸提高。由表3可知,當肉羊養殖規模為30~99只時,只有68.1%的肉羊養殖場(戶)在肉羊養殖場的選址過程中會考慮有關的疫病防控問題;當肉羊養殖規模達在100~499只時,考慮疫病防控問題的比重達到了77.9%;當肉羊養殖規模在500~999只時,考慮疫病防控的比重明顯提高,達到了91.7%;當肉羊養殖規模達到1000只以上時,考慮疫病防控的比重最高,為92.9%。
而肉羊的養殖規模越大,肉羊的防疫難度也會隨之增大,在規模化養殖中的集中飼養模式下,如果傳染性疫病一旦爆發,可能會通過各種傳播媒介迅速擴散,將會給規模化養殖場(戶)的安全和經濟方面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因此疫病防控設施建設對規模化養殖場(戶)生產經營的持續健康發展至關重要。由不同肉羊養殖規模下養殖場建設考慮疫病防控及相關設施建設情況可知,隨肉羊養殖規模的逐漸擴大,肉羊養殖場(戶)建設疫病防控設施的比重也在隨之提高,在306戶受訪的肉羊規模化養殖場(戶)中,當肉羊養殖規模為30~99只時,肉羊養殖場的疫病防控設施建設的比重僅為63.2%;當肉羊養殖規模為100~499只時,疫病防控設施建設的比重達到了72.1%;當肉羊養殖規模為500~999只時,疫病防控設施建設的比重則明顯提高,達到了83.3%;當肉羊養殖規模在1000只以上時,疫病防控設施建設的比重則達到了最高值100.0%。同時,調查結果顯示74.5%的養殖場(戶)會選擇焚燒病死羊或對其進行深埋等合理的處理方式,僅有25.5%的養殖場(戶)會選擇將患病羊“在病死前賣掉”或“加工出售”,主要因為中小規模的肉羊養殖場(戶)較多。其養殖比較分散且缺乏必要的對病死羊的處理設施,加之羊肉市場價格較高,受到利益驅使可能造成其出售病死羊的現象。
2.5 環保設施完善情況 肉羊養殖場(戶)的環保設施完善情況對養殖場(戶)健康持續的生產經營具有重要影響。伴隨著肉羊規模化養殖的快速發展,大量規模化養殖場紛紛建立,而養殖場在肉羊養殖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污水糞尿等污染物和微生物、粉塵等污染源。如果規模化養殖場(戶)缺乏科學的處理方式與設施設備,就極易造成羊糞等各種污染物的急劇增加,可能導致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各種環境問題。肉羊養殖場(戶)在肉羊養殖過程中是否選擇建設環保設施受其肉羊養殖規模的影響。一般情況下,肉羊養殖場(戶)建設環保設施的比例隨肉羊養殖規模的逐漸擴大而不斷提高。由表4可知,在肉羊養殖規模為30~99只的養殖場(戶)中,選擇建設環保設施進行污糞處理的比重為56.0%,另外44.0%則未選擇建設相關設施,打算在未來改善污糞處理條件的養殖場(戶)所占的比重僅有53.3%;在肉羊養殖規模為100~499只的養殖場(戶)中,選擇建設環保設施進行污糞處理的比重略有提高,為72.1%;在肉羊養殖規模500~999只的養殖場(戶)中,選擇建設環保設施進行污糞處理的比重則明顯提高,達到了91.7%;在肉羊養殖規模為1000只以上的養殖場(戶)中選擇建設環保設施進行污糞處理的比重達到了92.9%,而未選擇建設相關設施的只有7.1%,而剩余的都打算在未來改善污糞處理設施條件。
而肉羊養殖規模不同,養殖場(戶)對于肉羊養殖場糞污處理的環保方式不同。隨著肉羊養殖規模的擴大,養殖場(戶)將糞污用作生產沼氣與還田作肥的處理方式的比重越來越大,直接排放的比重越來越小。在肉羊養殖規模達到30~99只時,肉羊養殖場(戶)對糞污的處理方式選擇最多的是還田作肥,占比約為55.0%,其次分別是生產沼氣和直接排放,達到了26.4%和16.5%,選擇直接排放處理方式的養殖場(戶)所占比重較高。而隨著肉羊養殖規模的擴大,在規模達到100只以上時,肉羊養殖場(戶)處理糞污的方式發生了明顯改善,選擇用作生產沼氣和還田作肥仍是主要的處理糞污的方式,但選擇直接排放的方式所占的比重明顯下降,一直在8%左右。主要原因是,小規模養殖場(戶)的圈舍通常比較簡陋,缺乏必要的資金、技術條件導致其不具備健全的糞污處理設施,對糞污的處理方式通常是堆積在羊圈之內,等清理后推送田中作肥或直接排放,但這種粗放的生產經營模式極易造成水污染、空氣污染等環境污染狀況;而大規模養殖場(戶)通常具有一定的資金、技術支持,具備健全完善的環保設施,通常采用生產沼氣、還田作肥等農牧結合的方式來處理養殖糞污,避免環境污染。
3 結論與建議
通過研究分析可知,在肉羊規模化養殖場(戶)的生產經營過程中,隨著肉羊養殖規模的擴大,養殖場(戶)的資金和土地資源相對更容易獲取;加入肉羊養殖合作社和與產業化經營組織合作的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對規模化養殖的發展趨勢與未來前景的認知也更加準確;疫病防控意識不斷提高、疫病防控設施不斷完善;環境保護設施建設不斷健全、對糞污的處理方式更加科學環保。
因此,為進一步完善肉羊養殖場(戶)的生產經營行為,推動山東省肉羊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應采取如下措施:(1)通過定期舉辦養殖技術培訓等途徑提高肉羊養殖場(戶)的技術、疫病防治技術和管理水平,通過網絡、電視等現代化傳播媒介普及養殖場(戶)的規模化養殖觀念;(2)加大相關財政投入力度,加強肉羊養殖場(戶)與相關科研單位的聯合,通過“科研院所+龍頭企業+養殖合作組織+養殖場(戶)”等組織方式提高養殖場(戶)的組織化程度,進一步完善肉羊產業的生產經營鏈條;(3)通過資金補貼、拓寬信貸渠道、完善政策性保險與優化土地審批程序等相關扶持政策加大政府對養殖場(戶)生產經營的支持力度。(4)制定與完善有關肉羊規模化養殖的法律法規,強化相關部門的執法力度,進一步完善對肉羊養殖場(戶)在生產經營中不規范行為的監管與懲處,健全肉羊市場監管體系,以法律法規來規范養殖場(戶)的生產經營行為。
參考文獻
[1]夏曉平,李秉龍.中國肉羊產業發展特征、矛盾及對策[J].農業經濟與管理,2012(11):19-23.
[2]張鵬,王永.我國肉羊產業發展的前景、問題及對策[J].中國畜牧雜志,2011,10:15-18.
[3]陳曉勇,郭偉濤,孫洪新,等.我國肉羊產業模式研究[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3,18:17-19.
[4]趙宇瓊.2014年山西省肉羊產業發展形勢與分析[J].中國草食動物科學,2015,03:61-64.
[5]熊忙利,張文娟.陜西省咸陽市肉羊業發展思考[J].陜西農業科學,2016,62(09):89-90.
[6]常倩,李秉龍.中國肉羊規模經營發展特征與主要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草食動物科學,2012,S1:440-444.
[7]溫裕平.肉羊生產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7(7):113-114.
(責編:楊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