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蕓 王雪平
摘要? ? 本文總結了近幾年南京市江寧區大力發展家庭農場的基本成效,分析了土地流轉、連片種植、流轉年限、管理用房、經營者素質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主要舉措和相關建議,以期促進家庭農場的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關鍵詞? ? 家庭農場;基本成效;問題;舉措;建議;江蘇南京;江寧區
中圖分類號? ? F324.1?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1-0248-02
黨十八大首次提出家庭農場概念,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支持家庭農場經營方式創新,發展家庭農場。農戶創辦家庭農場、實現較大規模經營,有利于提高農業的資本裝備水平;實施農業標準化生產和農產品追溯制度,可降低農產品成本,提高農產品質量。家庭農場模式符合農民的需要,符合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的需要。
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農村承包地處于第二輪承包期。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維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此前,由于擔心土地承包關系不穩定,有的農場不敢加大投資,一些農民有短期行為。十九大提出的這項政策有利于推進農業規?;洜I,培育以家庭農場為主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引導更多資金、技術、人才流入農村和農業[1]。
近年來,南京市江寧區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大力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積極培育各類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提升了農業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水平。特別是近年來,家庭農場作為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的主要組成部分,走出了一條農民家庭經營的新模式,有效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1? ? 基本成效
1.1? ? 家庭農場總量快速擴張
截至目前,全區農業部門認定家庭農場共計1 027家,比2017年增加了268家,其中工商部門注冊領照的家庭農場561家。從產業分類看,糧食生產類家庭農場346家,蔬菜種植類家庭農場為46家,園藝種植類家庭農場387家,畜禽養殖類家庭農場為5家,水產養殖類家庭農場為153家,種養結合類家庭農場90家。累計創建省級示范農場25家,市級示范農場15家。通過培育示范家庭農場,使江寧區家庭農場的發展數量和發展質量均排在首位,更好地帶動了江寧區家庭農場的健康蓬勃發展。
1.2? ? 促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作用明顯
2017年家庭農場經營總面積1.65萬hm2,占比48.3%;計劃2020年家庭農場經營面積2.15萬hm2,家庭農場經營比重達到63%。家庭農場既堅持了以農戶為主的農業生產特性,又擴大了經營規模,解決了長久以來傳統農業經營低、小、散問題。更重要的是,家庭農場正潛移默化地解決了中國農業分散的家庭承包經營導致的農民老齡化、兼業化等問題。
1.3? ? 激發農業生產活力作用明顯
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家庭農場逐步實現了加工包裝和品牌化銷售,使家庭農場的農產品比一般農戶的更受市場歡迎,年收入比一般農戶高,符合現代農業發展需求。
1.4? ? ?。ㄊ校┘壥痉都彝マr場示范帶動作用凸現
全區建立省級示范家庭農場25家、市級示范家庭農場15家、區級示范家庭農場51家,成功帶動全區家庭農場蓬勃發展,在湖熟、淳化、橫溪等街道形成家庭農場集群,示范引領和帶動老百姓發展生產作用更加明顯。
2? ? 存在的問題
2.1? ? 土地流轉問題
目前有很多家庭農場主自主與土地承包戶簽訂合同,有些合同很不規范,容易出現矛盾糾紛[1]。
2.2? ? 連片種植問題
有的家庭農場流轉種植33.33 hm2,但在其中有2~3戶農戶部分田塊自己種植,不愿意流轉給農場主,導致這個家庭農場田塊不能連片,給機械作業、田間管理等帶來不利影響。
2.3? ? 流轉年限問題
有的家庭農場流轉了幾百畝農田,但與土地承包戶簽訂的合同,有1年一簽的,有2年一簽的,還有5年一簽的,使農場主在機械購置、農田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無法進行有效規劃[2]。
2.4? ? 管理用房問題
有的農場主承包逾66.67 hm2土地,農用機械較多,但沒有機庫和管理用房,甚至沒有曬場,不利于農場經營,如湖熟街道魏道常的農場。
2.5? ? 經營者素質問題
受到學歷較低、理論知識缺乏等因素限制,大部分農場主盡管多年從事農業生產,實踐經驗豐富,但仍然難以擔當現代農業發展的重任,仍需要強化相關知識培訓。
3? ? 主要舉措
3.1? ? 嚴格認定標準
因地制宜地建立家庭農場認定制度。對從事糧食種植的家庭農場控制規模,重點發展6.67~33.33 hm2的適度規模經營。對從事種養一體的家庭農場,主要突出綠色、無污染,重點發展生態循環型;對從事休閑觀光的家庭農場,主要突出示范帶動。
3.2? ? 強化指導培訓
推動構建家庭農場模式,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一是打造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體系。由財政部設立專項資金,專款專用,開設多項培訓項目,積極支持職業農民培訓。二是實行新型職業農民免費培訓,并在培訓結束后獲得相應資格認證。三是積極創新培訓模式,可采取參觀考察、跟蹤指導、生產實踐、考試考核、集中學習等多種模式相結合的方式。四是設定初、中、高不同級別職業農民等級標準,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個體的不同情況,制定合適的培訓計劃,分層培訓,確保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訓質量。堅持分類指導,按家庭農場產業業態分類,每年年初制定培訓計劃,定期舉辦家庭農場主業務培訓班,并積極組員參加各類業務培訓,通過理論學習、技能指導和實地參觀等方式,進一步提升農場主的創業理念、創業技能和市場意識。
3.3? ? 規范經營管理
全面建立家庭農場登記管理檔案,建立和發布優先扶持家庭農場名錄,積極引導鼓勵有條件的家庭農場運用新品種、新技術,增加產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指導家庭農場使用《南京市家庭農場生產及收支記錄簿》,詳細記錄各類收入、支出明細,提升經營管理水平。
3.4? ? 創新發展理念
引導和鼓勵家庭農場按照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思路,開展“互聯網+”新型業態和商業模式的創新實踐。大力推動家庭農場之間、家庭農場和專業大戶之間、家庭農場與合作社之間開展合作經營和共同經營,提升農業經營的社會化、組織化程度。
4? ? 建議
4.1? ? 投入資金重點支持家庭農場發展
在加大財政資金扶持家庭農場發展的基礎上,區有關部門根據各自職能整合項目資金,向家庭農場傾斜;主要在農業生態補償、設施栽培建設、高產創建、生態能源建設、農田綜合治理、土地整治、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上,重點支持家庭農場發展。
4.2? ? 依據特色打造重點
江寧區以都市型農業發展為特色,重點發展休閑觀光旅游農業。全區鄉村旅游特色鮮明,金花村等特色村36個,依靠特色帶動家庭農場的發展,做好特色村旅游、觀光、休閑等方面的配套服務工作。
4.3? ? 發展家庭農場集群
以湖熟、淳化和橫溪為代表的街道,家庭農場集群漸成規模,集團效應初現,以此為基礎集群發展,彰現集團效應和規模效應。
4.4? ? 加強農場主培訓學習
積極組織家庭農場主走出去培訓,學習、考察、尋找適合當地發展的經營項目[3]。農場要主動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依托農頭企業等組織,做好農產品生產工作。
4.5? ? 政府出面進行土地流轉
以政府名譽與農場主簽訂5年以上承包合同。政府加大土地整治力度,逐步改善田容田貌,做到田成方、路成線、渠成網、林成行。引導承包土地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流轉,鼓勵土地、技術、資本等生產要素向家庭農場集中,把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把分散的土地連片起來,把分散的作業統一起來,把分散的經營聯合起來[4]。
5? ? 結語
雖然江寧區家庭農場穩步健康發展,但在發展培育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如有些農場規模偏小、經營單一、抗風險能力不強等。下一步,江寧區將嚴格按照中央、省、市有關要求,結合本地實際,進一步加強宣傳引導,強化業務培訓,加大扶持力度,注重示范引導,創新發展思路,努力打造有前景、有規模、有江寧特色的各類示范家庭農場,使其成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主要力量。
6? ? 參考文獻
[1] 李勁峰,齊中熙,烏夢達,等.十九大報告透露的八大改革著力點[J].浦東開發,2017(11):12-13.
[2] 廖金秀,黃金綠,譚賢杰.家庭農場的優勢·存在問題與發展對策[J].安徽農業科學,2018,46(34):205-211.
[3] 夏秀紅,張怡躍.家庭農場發展的瓶頸及其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18(32):8-9.
[4] 白和盛.農村土地規?;洜I的現狀與發展對策:以揚州市江都區部分家庭農場樣本為例[J].天津農業科學,2015,21(8):70-72.
收稿日期? ?2019-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