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姣

摘要? ? 本文介紹了2018年湘西州柑橘生產與銷售情況及采取的主要措施,分析了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發展對策,以期為湘西州柑橘產業健康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 柑橘產業;問題;發展對策;湖南湘西;2018年
中圖分類號? ? F326.13?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1-0086-02
湘西州地處湖南省西部,地理氣候、土壤環境適宜,是中國最適于發展柑橘種植的區域,被農業部列為“全國優勢柑橘產業帶”。湘西州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發展柑橘產業,主栽品種為溫州蜜柑;到80年代,隨著消費者對柑橘及其加工品口感的改變,湘西州轉換思路,確定了以椪柑為主栽品種。經過近50年的開發,柑橘產業已經成為湘西州的農業支柱產業。
1? ? 生產情況
2018年,湘西州柑橘總面積6.664萬hm2,產量69.12萬t。其中,椪柑面積4.784萬hm2,產量48.92萬t;臍橙9 570 hm2,產量13.18萬t;溫州蜜柑0.407萬hm2,產量3.23萬t(表1)。
2? ? 銷售情況
湘西州柑橘銷售期短,主要集中在元旦至春節,一般85%~90%銷往州外。其中,長沙、株洲等省內市場占8%~10%,以黑龍江、吉林為主的東北市場占40%~60%,以北京和河北為主的華北市場占12%~15%,以陜西、山西、內蒙古和新疆等為主的西北市場占10%~15%,以河南為主的華中市場占5%~8%,以上海、廣州為主的沿海城市占5%~7%。
從柑橘品種看,湘西蜜橘產量不大,主要銷往本地市場;2018年江西贛州(全國最大的臍橙產區)臍橙預計減產30%左右,市場上臍橙明顯供應偏緊,帶動了臍橙整體價格的提升,湘西臍橙平均價格為4.3元/kg;受10—11月持續低溫陰雨天氣影響,椪柑糖分轉化積累和著色欠佳,同時采摘進度減慢,果實含水量較大,果品保鮮難度提高,不易儲藏,爛果率增大,客商處于觀望狀態較多,各產區客商上門收購的少,湘西椪柑銷售形勢較為嚴峻。湘西椪柑銷售具有以下3個特點。一是開園時間晚。開園時間較往年晚10~15 d,在11月底、12上旬才開始下樹。二是前期銷售進度慢。12月28日,椪柑銷售量為8.1萬t,而2017年同期銷售量已達17.2萬t;12月30日至1月4日湘西州普降大雪,道路交通不暢,導致椪柑銷售形勢更加嚴峻,至1月4日銷售量僅為8.5萬t,而2017年同期銷售量為23.6萬t(圖1)。三是銷售價格低。2018年,椪柑平均價格為1元/kg左右,55~60 mm光頭果0.8~1.2元/kg、70 mm以上精品果1.6~2.0元/kg;而2017年,55~60 mm的椪柑果實售價為1.6~2.4元/kg,最高價達到6元/kg,平均價格2元/kg。
3? ? 采取的主要措施
3.1? ? 積極宣傳推介
適時發布柑橘供求信息,擴大宣傳力度。利用湖南衛視、湖南日報、紅網、今日頭條、抖音等傳統和網絡平臺,發布湘西州柑橘的相關活動新聞,擴大湘西柑橘的品牌知名度。湘西州農委組織企業、大戶到北京、濟南、長沙、郴州等地參加柑橘產銷對接活動和年貨節會,湘西州柑橘辦舉辦柑橘擂臺賽,提高湘西柑橘知名度;各縣、市也組織舉辦柑橘對接活動,直接和客商簽訂訂單。
3.2? ? 積極引進客商
積極對全國重要市場,如新疆、內蒙、東北、上海、云南等地進行了回訪,簽訂訂單;永順縣舉辦了“以品質創品牌、以品牌創市場”產銷農商對接活動;龍山縣組織長沙市步步高等多家客商和省、州、縣8家媒體來到里耶鎮,為滯銷柑橘的銷售“支招”。
3.3? ? “互聯網+”銷售,打通線上線下渠道
利用京東、淘寶、拼多多和楚楚推、鮮滿多等平臺充分發揮網絡優勢,為湘西州柑橘銷售精準發力。永順縣40萬單柑橘于1月17日10:00在“環球捕手”平臺正式上線,首發4.5 h熱銷33.7萬單;瀘溪縣舉辦首屆電商產品展示推介會,現場產品交易額達10萬元以上。
3.4? ? 湘西州各職能部門為柑橘銷售營造環境
完善柑橘綠色通道政策,幫助解決產銷對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交通、城管部門保障柑橘運輸通暢和車輛停放有序;公安部門加強社會治安管理,確保外來客商人身財產安全,加大對柑橘銷售中發生糾紛的調處力度,各縣引導果農抓住時機銷售。
3.5? ? 整合資源力量,拓展銷售渠道
湘西州是深度貧困地區,整合扶貧資金,通過在農產品批發市場、零售企業和電商平臺設立湘西柑橘銷售專檔、銷售專柜等方式,建立貧困地區農產品出村直通車。發布“愛心倡儀書”,鼓勵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等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貧困地區農產品。湘西州直單位、龍山縣、永順縣均發起干部職工愛心購活動,人均購買柑橘50 kg以上。
通過采取一系列措施,湘西州柑橘銷售進度加快,1月4—11日7 d內銷售椪柑8.4萬t,11—18日銷售11.6萬t。截至2月1日,椪柑銷售42.2萬t,與2017年銷售量齊平。
4? ? 存在的主要問題
4.1? ? 品種單一,上市時間過于集中
湘西州柑橘主栽品種十分單一,椪柑種植面積占柑橘總面積的79.1%,而市場好、價格高的臍橙種植面積只占14.3%。椪柑成熟上市時間集中,主要集中在元旦至春節期間,正值國內柑橘集中上市期,競爭壓力大,很容易出現滯銷情況。2018年連綿陰雨造成成熟時間延遲、采收時間較往年縮短,上市時間更加集中。
4.2? ? 冷鏈倉儲條件不足
柑橘采后保鮮貯藏設施缺乏,主要分散儲藏在種植戶家中或者果園搭建的簡易覆膜大棚中,有些果農索性將椪柑留樹保鮮;而2018年的雨雪冰凍天氣導致不少果實受凍失去商品價值,其中瀘溪縣有1 933 hm2椪柑受災,嚴重受災面積187 hm2,未采摘椪柑面積165 hm2。
4.3? ? 商品化處理率低
一是分選能力不足。很多地方缺乏基本的分選機械設備,例如吉首市一家柑橘專業合作社的椪柑都是依靠人工目測分級、包裝。二是加工能力不足。全州柑橘以生鮮果實銷售為主,加工企業少,加工能力不足,優質加工產品更是不多,只有小部分送往加工廠做果粒橙,低于全國柑橘加工率(5%),更是低于世界(35%)和美國(70%以上)的柑橘加工率[1]。
4.4? ? 果品品質下降
一是收益下降導致管理粗放,致使果品品質下降。近年湘西州椪柑價格總體呈下降趨勢,如2012年湘西州椪柑平均售價為1.6元/kg、2013年為2元/kg、2017年為1.5元/kg、2018年為1元/kg;而生產成本不斷上漲,農村勞動力缺乏,人工工資和農資價格也不斷上漲,導致果農收益不高,對果園栽培管理粗放,果園老化嚴重、病蟲害發生加重,造成果實品相下降,市場競爭力也逐步下滑[2]。二是2018年度不正常氣候造成果品品質下降。湘西州柑橘主產區7—8月遭遇了近2個月的高溫干旱天氣,而此時正是柑橘的生長高峰(迅速膨大)期,嚴重影響了柑橘的生長發育,導致柑橘偏小;后期10—12月又遭遇持續低溫陰雨,導致柑橘(尤其是椪柑)果實糖分不足、水分重,出現大量“浮皮果”,果實口感欠佳且不耐儲藏。
4.5? ? 不適應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
一是國內柑橘豐收,總體上供過于求。全國柑橘豐產,湖南、湖北等地大幅增產,廣西柑橘產量有望突破700萬t,四川省近幾年大面積擴種、2018年為上市高峰期;整體市場行情不佳,果品普遍積壓、跌價;2018年蜜橘價格較低,較2017年降低1元/kg左右;湘西州椪柑同期上市,銷售不暢。二是國內居民需求升級,低端農產品普遍出現滯銷。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消費力不斷升級,對于基本消費品特別是農副產品的品質愈發重視,對高品質、健康的食品需求越來越大,高端農產品市場逐步擴大,優質優價趨勢進一步明顯,優質高端柑橘供應不足,低質低端柑橘出現銷售緩慢甚至階段性滯銷現象[3]。三是出口增長降速,進一步加劇了國內銷售形勢的緊張。
4.6? ? 生產規模小,品牌分散
一是果園分散,管理水平低。湘西柑橘園多在丘崗地,且多為分散經營,生產規模小,全州67 hm2以上集中連片的果園比例不到20%。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柑橘生產管理水平低下,新品種、新技術沒有得到廣泛推廣應用,從而導致品質不穩定,且單產低(僅10 350 kg/hm2),而全國柑橘平均產量保持在13 500 kg/hm2左右。二是品牌分散,影響力不夠。主要品牌有湘西椪柑、里耶臍橙、瀘溪椪柑等,均為區域性品牌,知名度不高,影響力不夠,且沒有響亮的企業品牌。三優質不能優價。因品牌影響力不夠,不少優質果源被外地商販收購作了原料果,導致優質不能優價。
5? ? 對策
5.1? ? 優化產業布局,調整品種結構
在優勢區域大力發展柑橘產業,合理布局,發展柑橘品種多樣化、優質化。優化柑橘生產結構,調減部分椪柑,調高臍橙占比,適當發展其他優質品種,合理安排早熟、中熟、晚熟品種比例,發揮互補優勢,錯峰上市,延長銷售時期,減少同質競爭。適當發展適于加工的柑橘品種,延長產業鏈條,不斷開拓柑橘加工項目,增加加工比例,引進國內外大型企業參與柑橘產業化建設;對本地現有龍頭企業進行引導,適當加以扶持,給予優惠政策,使其能更好地為柑橘產業化服務[4]。
5.2? ? 推動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
調整發展思路,改變“重數量,輕質量”的觀念,落實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部署。唱響“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主旋律,不斷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升農業質量效益競爭力,加快推進農業轉型升級[5]。一是引導和指導實施中低產柑橘園改造,提高技術含量,下大力氣抓培管,加強技術培訓,在“疏、肥、防、熟”等方面下功夫;加大對郁閉園和密植園的間伐改造力度,推廣疏樹、疏枝、疏果技術,大力改善光照條件;多施生物有機肥、復合肥和進行科學配方施肥,推廣果園病蟲害綠色防控和病蟲害專業化防治[6]。二是制定病蟲綠色防控、測土配方施肥和培管技術規程,為生產優質果提供技術支持,提高果品質量,突出增加經濟效益,進一步提升柑橘產業核心競爭力,適應消費升級,滿足中高端需求。
5.3? ? 提高生產規模,加大標準園建設力度
一是鼓勵土地流轉,擴大生產規模。將分散、零星果園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進行集中,實行規模化經營,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二是加大標準化柑橘園的建設力度,使新建標準化柑橘園達到“品種統一、品質優良、樹形適中、施肥以有機肥為主、丘丘能進車、操作機耕化、防治專業化”;切實加大對果園道路、水利、果園耕作機械等基礎設施的投入,增強對自然災害的抵御能力,提高產品競爭力,提升果園綜合實力,增強果品的市場競爭能力[7]。
5.4? ? 加大產后處理,延長產業鏈條
在柑橘產區建立儲藏保鮮庫,提高儲藏、保鮮、運輸能力,減輕儲藏、運輸等環節對產業的影響。提高柑橘采后分級、包裝能力,引進選果分級包裝機,保證果品等級質量。對貧困地區的優質農產品運輸給予適當補貼,促進貧困地區物流運輸業發展。鼓勵發展柑橘深加工,增加柑橘附加值。研發柑橘系列產品,增強柑橘加工企業的實際生產加工能力,確保加工企業的經營利益,延長柑橘產業鏈條,使柑橘產業的總體經濟效益最大化,建立政府、企業和社會中介組織共擔的投入和風險承擔機制,形成完整的創新價格增值循環,減少果農的入市風險。
5.5? ? 拓寬銷售渠道,加強品牌建設
發揮傳統銷售模式的優勢,充分利用產銷對接、推介展示、營銷推廣和線上線下平臺融合等多渠道帶動柑橘的宣傳銷售,加強與各大批發市場的合作力度,整合市場采購資源、整合產區產品資源,實現產銷精準對接。積極推廣“農超對接”、網絡銷售、休閑采摘觀光園等新模式,以現代科技的發展助力湘西柑橘產業做大做強。同時,充分利用湘西秀美的自然風光、神秘的民族文化等優勢,與湘西旅游結合,打造湘西柑橘品牌,提升柑橘溢價增值。鼓勵生產主體進行柑橘綠色產品、有機食品和地理標志認證。同時,還要加大農業宣傳推廣力度,積極開展農產品品牌營銷,舉辦柑橘節、采摘觀光游、農博會、展銷會、推介會等大型活動,做好宣傳促銷工作[8]。
6? ? 參考文獻
[1] 羅云米,胡明文.淺析新形勢下重慶柑橘產業的發展[J].農技服務,2007(1):18-19.
[2] 潘偉光.中韓兩國水果業生產成本及價格競爭力的比較:基于蘋果、柑橘的分析[J].國際貿易問題,2005(10):49-53.
[3] 周霞,胡繼連.中國柑橘供求彈性與生產波動影響因素實證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4(6):52-58.
[4] 金國強.臨海市柑橘產業現狀及以展方向[J].浙江柑橘,2010(2):11-14.
[5] 權德才.河口柑橘產業發展現狀與思考[J].云南農業,2017(7):72-73.
[6] 彭際淼.湘西自治州柑橘產業發展現狀與對策[J].作物研究,2009,23(增刊1):102-105.
[7] 張海彬,鮮小紅,黃昀,等.柑橘標準化生產推進模式研究[J].農產品質量與安全,2011(3):40-43.
[8] 李冬云.“華寧柑桔”品牌建設的思考[J].中國果業信息,2013,30(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