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浩


【摘要】 目的:探討骨折患者實施舒適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急診科接受治療,同時,留存有完整治療與護理干預信息的100例骨折患者的醫療數據進行整理并作為研究的基礎資料,以患者入院接受治療的順序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實施舒適護理,對比兩種護理方法的效果。結果: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0%,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0.0%(P<0.05);實施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的組內護理滿意度為94.0%,對照組的組內護理滿意度為80.0%(P<0.05)。結論:在骨折患者治療的過程中實施舒適護理,能夠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并改善患者對護理服務工作的認可度。
【關鍵詞】 骨折;舒適護理;常規護理
在社會生活與工作過程中因碰撞、跌倒、墜落等因素而造成的骨折現象較為多見,臨床上多以手術方式來進行治療[1]。在骨折患者治療的過程中劇烈的疼痛或長期的行動不便會對其生理與心理造成巨大的不良影響。為此,在骨折患者治療的過程中同時實施舒適護理,對于改善患者的預后具有直接的促進意義。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急診科接受治療,同時,留存有完整治療與護理干預信息的100例骨折患者的醫療數據進行整理并作為研究的基礎資料,以患者入院接受治療的順序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50例。其中,觀察組: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齡(36.75±2.20)歲,平均發病至送醫時間(1.52±0.30)h,跌倒傷8例、交通傷29例、墜落傷13例;對照組: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齡(37.10±2.25)歲,平均發病至送醫時間(1.60±0.35)h,跌倒傷10例、交通傷28例、墜落傷12例。兩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護理人員依據科室規定做好術前、術中與術后護理工作,術后遵醫囑對患者進行藥物、飲食、作息指導,對患者的術后病情變化進行監護,給予基礎心理疏導與健康教育等。
觀察組實施舒適護理:1)成立舒適護理小組:以自愿的方式組成專業的舒適護理干預小組,小組成員由本院資深護士組成并由護士長或從業3年以上的高水平護士擔任組長;舒適護理小組主要負責制定與實施具體的護理干預計劃并對護理的結果進行記錄、分析。同時,為提高舒適護理小組的研究開展能力,還對該小組進行定期的專業培訓。2)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由本院資深護士向患者進行疾病治療知識的講解,并向患者介紹一些成功治愈的病例,對患者進行勸慰以初步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3)術后遵照醫囑來指導患者用藥:護理人員嚴格按照醫生開具的藥物處方來指導患者進行藥物治療,對患者在用藥上存在的不明確問題進行解答。4)環境干預: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護理人員還應當進一步優化病房環境,從而增加患者的感官舒適度。5)與患者進行一對一交流,了解患者在護理層面的個性化需求,并且對于合理且醫院現有條件能夠達到的內容進行充分的滿足,從而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接受度提高醫療認可度。6)生活指導:即,護理人員給予患者基本的飲食建議,從而幫助患者形成有營養、健康的飲食習慣。同時,對患者的活動進行干預,指導患者在治療的不同階段應當如何科學開展活動。
1.3評價指標
根據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與護理滿意度來進行評價。患者的滿意度評價以自制問卷調查方式收集,將患者的滿意度分為不滿意、滿意與十分滿意三個評價級別,統計受訪者選擇滿意與十分滿意的人數并與總受訪人數進行比較。
1.4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 20.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患者出現1例泌尿性感染,對照組各出現1例創口感染、泌尿性感染與3例褥瘡;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0%,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0.0%(P<0.05)。見表1。
2.2護理滿意度對比
實施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有3名患者認為護理服務未達到預期要求,組內護理滿意度為94.0%;對照組有10名患者認為護理服務未達到預期要求,組內護理滿意度為80.0%(P<0.05)。見表2。
3討論
近年來,本院急診科接診的骨折患者數量在不斷增加,進一步強化對骨折患者的治療與護理干預成為科室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2]。在對骨折患者進行護理干預的過程中,科室所規定的護理服務規章制度是較為基礎的內容,與當前骨折患者對護理服務質量的要求提升以及患者對治療舒適度的需求之間還存在一定的差距[3]。由于傳統的護理服務難以完全滿足患者的需求,由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護患矛盾的產生。針對骨折患者治療的特殊情況以及對治療舒適服務要求的提升,引入舒適護理對全面提升護理服務質量、滿足患者護理服務需求具有重要的意義[4]。在護理服務中舒適護理理念的引入一方面實現了對原有護理認知與內涵的發展,能夠推動護理服務理論的發展;另一方面能夠改進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質量,從而以優質、個性化的舒適護理服務來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最終,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治療效果并改善醫患關系[5]。研究顯示,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0%,觀察組組內護理滿意度為94.0%;上述參數指標值均優于對照組。所以,在骨折患者治療的過程中實施舒適護理,能夠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并改善患者對護理服務工作的認可度。
參考文獻
[1] 廖靜.舒適護理干預模式對老年腰椎壓縮性骨折術后疼痛的影響效果分析[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01(17):159-160.
[2] 王永霞,王亞萍,都娟,等.對行顱骨牽引治療的頸椎骨折患者進行舒適護理的效果探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6,14(09):87-88.
[3] 胡雪,張元,蒙張敏.舒適護理對老年腰椎壓縮性骨折術后患者疼痛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16):95-98.
[4] 戴艷,周園,吳垠,等.基于“生物-心理-社會功能”全方位的舒適護理模式對老年髖關節骨折患者不良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5(19):2155-2157.
[5] 李小芳.護理程序在骨折臥床患者舒適護理中的臨床效果觀察[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02(02):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