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

【摘要】 目的:研究腹腔鏡下保膽取石手術對于膽囊結石進行治療的效果,以方便為臨床的治療手段提供可行參考。方法:本文研究對象均為本院收治的膽囊結石患者,調查時間為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本文選擇200例作為調查對象,并且按照抽簽方法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膽囊切除組合保膽取石組,每組患者平均為100例。分別對兩組患者選擇采用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和腹腔鏡下保膽取石術進行治療,評價兩種不同方法的治療效果。結果:調查本研究兩組患者的相關手術指標可以得出,本研究膽囊切除和保膽取石組兩組患者在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對兩組研究對象的并發癥發生率進行比較,本研究膽囊切除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24.00%(24/100),而保膽取石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5.00%(5/100),兩組比較,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于膽囊結石患者在進行治療的時候,臨床為患者選擇腹腔鏡下保膽取石術進行治療可以有效的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維持患者具有良好的預后。
【關鍵詞】 保膽取石術;膽囊切除術;膽囊結石
膽囊結石是臨床當中較為常見的膽道病癥,在1887年,外國學者成功地落實了第一臺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從此以后對于膽囊結石在治療的時候,通過腹腔鏡膽囊結石切除術進行治療成為治療的一個金標準[1-2]。最近這些年,因為相關技術的不斷發展,有學者認為對患者進行膽囊切除手術并不能適用所有的膽石癥的患者,為患者進行治療的時候,患者會存在有多種不良表現,比如患者存在有腹瀉、腹脹和惡心等情況,這會在某種程度上對于膽囊的免疫功能產生影響[3-4]。所以本文主要分析采用腹腔鏡下保膽取石術進行膽囊結石治療,并分析其治療的效果,現將主要研究情況進行如下的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文中選擇的研究對象為本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膽囊結石患者,本文選擇2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所有患者按照隨機方法分為膽囊切除組和保膽取石組,每組患者平均為100例。本文中膽囊切除組的患者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44例,平均年齡(51.2±8.4)歲;本文的保膽取石組當中有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45例,平均年齡(50.4±7.8)歲。兩組患者均經過臨床診斷確診為膽囊結石患者,患者不存在有腫瘤疾病,也排除存在膽總管結石情況,所有患者均符合手術治療的指征。經過統計學軟件對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檢驗,兩組一般資料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于本文的所有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選擇采用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進行治療,對患者進行常規的留置胃管和尿管,同時為患者選擇全身麻醉,患者采用頭高腳低部位和左側傾斜臥位,具體手術過程中可按照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的常規手術方案進行治療,因本研究篇幅限制,所以不做詳細贅述。
對于本研究的保膽取石組的患者治療過程中選擇采用腹腔鏡下保膽取石術進行治療,對于患者的治療必須在手術前常規進行胃管和尿道留置。患者選擇全身麻醉程序采用頭部高位和左側傾斜位置,采用頭部高位和左側傾斜位置。人工氣腹確保腹壓為12~14mmHg。如果患者膽囊有病變,將通過腹腔鏡檢查他或她,以確定患者是否可以在移除膽結石后進行下腹部切口。切口長度約為2cm。取出患者的膽囊,在腹腔鏡直視下刺破膽囊底部。清除膽汁。為患者選擇B超檢查,然后了解患者的結石大小,并進行必要的檢查,在患者膽囊底部切開,切口長度約為0.6~11cm,縫合切口于膽囊底部,選擇纖維鏡插入患者體內。在膽囊腔內,患者需要直接觀察膽道鏡,并采取石籃作為膽囊結石。除去結石后,有效地除去附著在膽囊粘膜上的膽固醇結晶。當膽管能夠觀察膽汁流入膽囊時,膽囊管處于平滑狀態。可以縫合縫合線以供患者選擇可吸收線,并且可以同時進行血清化治療,以防止患者的膽囊具有降低的搜索功能或粘性狀況。然后將患者逐層關閉到腹腔,然后選擇患者用于膠水以進行切口。
1.3觀察指標
對于本研究兩組患者治療以后的相關手術指標進行評價,調查本研究兩組研究對象的并發癥發生率。
1.4統計學分析
本文兩組研究對象的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所有的手術指標均選擇采用t進行檢驗,兩組數據之間選擇采用P<0.05說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本文采用統計學軟件為IBM SPSS 26.0。
2結果
調查本研究兩組患者的相關手術指標可以得出,本研究膽囊切除和保膽取石組兩組患者在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對兩組研究對象的并發癥發生率進行比較,本研究膽囊切除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24.00%(24/100),而保膽取石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5.00%(5/100),兩組比較,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詳細情況請參見表1所示。
3討論
本文分析關于腹腔鏡下保膽取石術治療膽囊結石的效果,從本文的結果中可以看出本文的膽囊切除術的治療效果和保膽取石術組患者之間無差異,但是本文的保膽取石術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膽囊切除組[5]。因此綜上所述,對于膽囊結石患者在進行治療的時候,臨床為患者選擇腹腔鏡下保膽取石術進行治療可以有效的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維持患者具有良好的預后。
參考文獻
[1] 韓廣山,董海霞. 腹腔鏡聯合膽道鏡保膽取石術同期治療膽囊結石與膽總管結石的臨床體會[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4,19(02):125-127.
[2] 王玉祥,李應紅,許興,等.腹腔鏡聯合膽道鏡保膽取石術的臨床體會(附15例報告)[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5,20(03):219-222.
[3] 汪大海,戴永澤.腹腔鏡聯合膽道鏡行保膽取石術治療膽囊結石的體會[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6,32(04):758-760.
[4] 李少一.經皮經肝膽囊竇道膽道鏡聯合腎鏡保膽取石術的臨床分析(附43例報告)[J].中國內鏡雜志,2015,21(12):1324-1326.
[5] 李馳,吳剛.雙鏡聯合與完全腹腔鏡保膽取石術治療膽囊結石的效果比較[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02):3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