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樂


【摘要】 目的:分析腹部CT對胃十二指腸潰瘍(GDU)急性穿孔患者的診斷價值。方法:以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入本院治療的100例GDU急性穿孔患者為研究主體。分成A組和B組,均是50例。A組給予腹部CT診斷,B組給予腹部平片診斷。對比診斷效果。結果:A組的診斷準確率(92.00%)、敏感度(95.65%)與特異度(100%)均高于B組(76.00%,82.22%和20.00%)(P<0.05)。兩組的影響檢查結果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為GDU急性穿孔患者行腹部CT診斷的效果較佳,可明確評估疾病情況。
【關鍵詞】 腹部CT;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診斷價值
急腹癥是臨床內科的高發病,癥狀為噯氣、腹部疼痛和反酸等,若治療延誤或不當則會導致GDU急性穿孔[1]。穿孔的病情較重,起病急且進展快,需要立即進行對癥處理。及時診斷對于該病的科學治療具有重要意義,可改善患者預后。研究中以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入本院治療的100例GDU急性穿孔患者為主體,旨在探究腹部CT對該病患者的診斷價值,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入本院治療的100例GDU急性穿孔患者為研究主體。經倫理委員會直接審查,且得到批準。隨機分成A組和B組,均是50例。其中,A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是23~64歲,平均(40.22±1.65)歲;經病理學診斷,陽性46例,陰性4例。B組男24例,女26例;年齡是24~66歲,平均(40.64±1.74)歲;經病理學診斷,陽性45例,陰性5例。上述數據對比并無差異(P>0.05),可比較。
1.2方法
兩組患者的診斷時間均為發病1h~3d內。B組給予腹部平片診斷:叮囑患者取站立位,全面探查胃部與十二指腸情況,明確病變位置與程度。A組給予腹部CT診斷:使用螺旋CT機進行全腹部掃描,參數為:管電流設置為150mA,管電壓設置為120kV,矩陣設置為512×512,層厚設置為5mm,螺距設置為1.0。常規窗寬為200~250Hu,窗位為35Hu。針對具體情況可進行薄層掃描,層厚設置為2或3mm。在進行游離氣體掃描時,窗寬調為500Hu,窗位調為80Hu。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腹腔積液、游離氣體、穿孔區域氣體和滲出液等影像學檢查結果。
1.4評價標準
以手術結果為病理診斷結果,診斷準確率=準確診斷數/本組總病例數×100%;特異度=陰性符合數/病理診斷陰性數×100%;敏感度=陽性符合數/病理診斷陽性數×100%。
1.5統計學分析
數據通過SPSS 16.0軟件加以處理,診斷結果與診斷效果用%表示,行χ2檢驗,若P<0.05,則說明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診斷效果
A組的診斷準確率為92.00%,敏感度為95.65%,特異度為100.00%,B組的診斷準確率為76.00%,敏感度為82.22%,特異度為20.00%,對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2.2對比診斷結果
兩組的影響檢查結果對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2。
3討論
GDU急性穿孔多發于炎癥、潰瘍與腫瘤等疾病患者中,以急性腹痛為主要癥狀,具有發病突然、進展迅速和變化多樣等特點[2]。其發病原因多為GDU的反復發作,其會破壞腸壁組織的原有結構,使病變組織穿透漿膜層與肌層,形成穿孔表現。穿孔后,腸液和食物會直接進入腹腔,導致急性腹膜炎等并發癥。患者多伴有腹膜炎體征,如腹部壓痛與反跳痛等。早期且準確診斷是該病患者的治愈關鍵,其診斷目的是確定病因、病變位置和病理,并評估可能出現的并發癥,根據臨床體征、影像學檢查與癥狀等情況進行綜合評價,進而選擇合理的治療方案。
臨床中多采用腹部平片等方法診斷該病,但其對小網膜囊與膈下氣體的診斷性較差,易受氣體少或穿孔組織體積小等因素影響[3]。該病的主要特征為腹部存在大量的游離氣體,因此準確檢出游離氣體對于該病診斷至關重要。腹部CT的密度高,空間分辨率高,可清晰探查腹腔內部的各臟器與鄰近組織,對少量積液和游離氣體導致的氣泡具有高顯示度,且能夠準確定位實質性病變,具有定性診斷等優勢。其不受腸道內部氣體等因素影響,對于該病的診斷準確性更高。此外,其能夠發現網膜囊、肝門、結腸旁溝與肝腎隱窩等部位的氣體。若氣體量偏少,則可通過科學調整窗寬與窗位有效診斷氣體情況,其能夠評估穿孔區域的鄰近臟器累及和滲出改變情況,具有診斷全面性等特征[4]。但在進行該項診斷時,需要合理選擇窗寬與窗位,避免漏診,并應結合患者的病史與臨床特征等情況,尤其應該詢問患者有無婦科檢查或腹部手術病史,避免誤診。
結果為:A組的診斷準確率(92.00%)高于B組(76.00%)、敏感度(95.65%)高于B組(82.22%)、特異度(100.00%)高于B組(20.00%)(P<0.05);兩組的影響檢查結果對比差異顯著(P<0.05)。與崔海龍等[5]研究結果相符。可見,腹部CT對于該病的診斷效果較佳,可準確評估疾病情況,進而指導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1] 馮黎明.腹部CT診斷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的價值探討[J].中國社區醫師,2018,34(04):123,125.
[2] 張軍鵬,黨學峰,郭靜賢,等.急性胃潰瘍出血穿孔并胃十二指腸瘺一例[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16,33(06):416-417.
[3] 孫寶森.螺旋CT對急性胃腸道穿孔的早期診斷價值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32):129.
[4] 邢萬平.多層螺旋CT在上消化道穿孔與急性闌尾炎影像學鑒別診斷及病因分析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8,03(15):146-147.
[5] 崔海龍.腹部CT診斷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的價值[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05(87):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