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嫻芳 江燦梅 劉曉野


【摘要】 目的 探討運動療法結合中藥熏洗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療效及護理方法。方法 60例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 各30例。對照組患者給予中藥熏洗治療, 實驗組患者給予運動療法結合中藥熏洗治療。觀察比較兩組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晨僵時間、滿意度評分、巴氏指數(Barthel)指數評分。結果 實驗組VAS評分(1.29±0.14)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51±0.31)分, 晨僵時間(10.29±1.36)min明顯短于對照組的(16.72±1.59)min,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9.645、16.833, P<0.05)。實驗組滿意度和Barthel指數評分分別為(87.64±3.92)、(75.29±5.93)分, 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9.43±2.75)、(62.01±4.27)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9.391、9.954, P<0.05)。結論 針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應用運動療法結合中藥熏洗治療配合護理可緩解患者的疼痛, 提高患者滿意度及生活能力, 縮短晨僵時間, 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運動療法;中藥熏洗;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護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6.099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為中老年常見疾病, 為膝關節退行性疾病, 臨床表現為關節疼痛、腫脹、僵硬、關節活動度下降等, 多是因勞累、膝關節長時間磨損引發, 重度患者多采用手術治療[1]。輕度或中度患者可應用康復治療以改善患者膝關節功能, 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緩解疼痛。中藥熏洗使藥液加熱汽化, 經過熱療滲透到皮膚, 具有止痛活血功效[2]。運動療法可提高患者膝關節功能及關節活動性[3]。本文通過對本院收治的60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進行分組研究, 討論對其的治療及護理方案,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0月~2018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60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 各30例。實驗組中, 男16例, 女14例;年齡47~82歲,?平均年齡(72.51±4.02)歲;平均發病時間(2.07±0.31)年。對照組中, 男17例, 女13例;年齡48~80歲, 平均年齡(73.25±4.32)歲;平均發病時間(2.11±0.27)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4]:患者均自愿參與簽署知情同意書, 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經臨床診斷符合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診斷標準。排除標準:外傷史、韌帶損傷、手術治療、精神系統疾病、骨關節疾病、關節先天畸形、嚴重內科疾病等。
1. 2 治療方法 兩組均應用中藥熏洗治療, 組方包括:熟地、牛膝、桑寄生、杜仲、川芎、山茱萸、獨活、劉寄奴、秦艽、川斷、虎杖、五加皮各20 g, 川烏、草烏、伸筋草各30 g, 桃仁、紅花各10 g, 細辛6 g, 放入布袋中, 置于煎藥盆中浸泡2 h, 煎煮至滾沸, 熏蒸雙膝, 40 min/次, 1次/d, 4周為1個療程。實驗組在此基礎上加用運動療法:股四頭肌收縮鍛煉、直腿高抬鍛煉、踮腳鍛煉、膝關節伸屈活動、蹬空自行車練習, 4周為1個療程。
1. 3 護理方法
1. 3. 1 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向患者介紹疾病相關知識及治療成功病例, 為患者樹立信心, 以最佳狀態接受治療。
1. 3. 2 熏洗護理 向患者說明熏洗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項等, 治療前協助排空大小便, 詢問飲食, 指導患者調溫, 避免燙傷, 觀察患者變化, 出現頭暈、皮疹、發癢等及時停止熏洗, 注意保暖, 防止受寒。
1. 3. 3 功能鍛煉指導 向患者說明功能鍛煉的意義和重要性, 循序漸進, 經訓練恢復肌肉正常功能, 提高關節穩定性。
1. 3. 4 飲食護理 減輕患者體重, 降低關節負荷, 鼓勵患者攝入優質蛋白。
1. 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VAS評分、晨僵時間、滿意度評分、Barthel指數評分。應用VAS評價兩組患者的疼痛程度, 總分10分, 得分越高表明疼痛感越強。記錄兩組患者的晨僵時間。應用本院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評價患者的滿意度, 滿分為100分, 得分越高表明患者滿意度越高。應用Barthel指數評價患者的生活能力, 滿分100分, 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獨立性越強。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VAS評分、晨僵時間對比 實驗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的(2.51±0.31)分, 晨僵時間(10.29±1.36)min明顯短于對照組的(16.72±1.59)min,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9.645、16.833, P<0.05)。見表1。
2. 2 兩組滿意度和Barthel指數評分對比 實驗組滿意度和Barthel指數評分分別為(87.64±3.92)、(75.29±5.93)分, 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9.43±2.75)、(62.01±4.27)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9.391、9.954, P<0.05)。見表2。
3 討論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為退行性關節軟骨病, 病理變化主要是關節軟骨受損、繼發性骨質增生等, 患者多以老年患者為主, 發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確, 同遺傳因素、骨質疏松、生活氣候、膝關節過度活動相關[5]。臨床治療該病的方法主要為使用非甾體抗炎藥物、關節腔注射透明質酸, 但上述治療方法易復發。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在中醫中為“骨痹”范疇, 勞損、外傷、風寒濕邪等引發骨關節疼痛腫脹, 中藥熏洗應用活血通絡藥物, 熏蒸患處, 避免患者燙傷[6]。運動療法通過消除痙攣、疏松筋肉、滑利關節[7]。兩種方法聯合應用可緩解關節腫脹、活動受限、疼痛等情況。在護理過程中, 通過心理護理、熏洗護理、功能鍛煉指導、飲食護理等方式, 指導患者正確鍛煉, 緩解疼痛, 提高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應用運動療法結合中藥熏洗治療可提高治療效果, 緩解患者的疼痛, 改善患者的膝關節功能,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黃堅漢, 蒙詩景, 孟林, 等. 關節鏡清理術聯合中藥熏洗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 廣西醫學, 2016, 38(6):806-808.
[2] 王繼宏. 中藥熏洗聯合玻璃酸鈉關節腔注射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臨床觀察. 中國中醫急癥, 2017, 26(9):1654-1656.
[3] 丑建偉, 李軍, 洪斌, 等. 溫經通絡方熏洗配合玻璃酸鈉關節腔注射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療效觀察. 陜西中醫, 2016, 37(8):1015-1016.
[4] 方永剛, 邱小魁, 李貴山. 七珠展筋散配合海桐皮湯熏洗治療膝骨關節炎并滑膜炎臨床研究. 中醫學報, 2017, 32(6):1090-1093.
[5] 趙重熙, 程濤. 宣痹止痛湯熏洗聯合硫酸氨基葡萄糖在膝骨性關節炎關節鏡清理術后的效果觀察. 陜西中醫, 2016, 37(7):773-774.
[6] 黃紅光, 袁光華, 陳康, 等. 老年早中期膝骨關節炎患者補腎舒筋方內服、熏洗聯合玻璃酸鈉腔內注射后的病情評估. 海南醫學院學報, 2016, 22(9):916-920.
[7] 王旭, 陳智鳳, 馮學烽. 中藥泡洗聯合關節功能性鍛煉治療膝骨關節炎疼痛臨床研究. 山西醫藥雜志, 2016, 45(18):2141-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