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
摘 要:全球經濟快速發展,各國之間的合作不斷深化,經濟全球化成為逐漸的趨勢,同時,隨著中國“一帶一路”和“走出去”戰略不斷推進,中資工程企業在國際上在國際工程領域的作用正在穩步提升,從承包的國際工程數量、規模、技術復雜性都不斷增加和提高,對于國際工程的管理要求也在不斷提高。而風險管理就是這其中重要一環,風險管理的成功與否,直接關系著項目的成功與否。本文將對國際工程中存在的各種風險進行分析,并針對性地提出一些風險應對管理辦法。
關鍵詞:國際工程 風險識別 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F84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3(c)-0162-03
國際工程由于不同國別、不同領域,各自要求也都不盡相同,每個項目與其所處的外部環境有密切關系,例如項目所在地的政治經濟形勢、政策法規要求、自然條件等。同時,項目處于不同階段也會面臨不同的項目風險,這些風險會隨著項目的進展而不斷變化。如何識別并有效管理好這些風險,將是項目能否成功的關鍵。
1 中資企業在國際工程管理方面的現狀
中資企業參與國際工程數量眾多,且正在呈現上升趨勢,公司間的管理模式、項目執行模式多種多樣,但普遍有待于加強國際工程風險管理。
2 國際工程風險類型
2.1 政治和社會環境風險
(1)政治局勢風險,政治局勢風險是國際工程中一項重要風險。一旦遭遇該風險,項目將極有可能暫緩或者是終止,更有甚者,項目的人員生命和財產遭受巨大損失。如馬來西亞新總理上臺就叫停幾個正在執行中的中資企業項目,還如幾年前的利比亞項目由于戰爭而不得不停止等。具體表現在:
①政局不穩,有些國家可能會發生政變,實行戒嚴,更有政權更迭的可能。一旦發生這些風險,項目承包商不可避免的蒙受或大或小的損失。
②戰爭內亂,一個國家的政治局勢除了受到本國內部各種勢力的影響之外,鄰國的以及區域的各種影響也不容忽視。因此對于進入像伊拉克、利比亞等政局不穩定國家的工程市場應該特別謹慎。
③政策多變,有些國家經常會出臺一些新的法律法規,如對勞動力的限制、各種稅收的增加等。這些政策的不斷出臺,對于承包商的成本影響很大,特別對于一些總價包干的總包項目,可能正是因為某一新政策出臺而使項目由盈利轉變為虧損。
(2)社會環境風險,社會環境風險是指項目屬地各種不穩定社會因素以及承包商本身對于所在國的風俗習慣、文化宗教等的不熟悉和不適應。
2.2 組織風險
組織風險是指項目各參與方在組織結構模式、工作組織流程、任務分工、管理職能分工、人員能力與經驗等方面的風險。包括來自業主的風險(如業主對于工程要求不明確)、來自項目咨詢以及管理等第三分的風險、承包商合作伙伴的風險(如聯合體、分包商、供應商等)、以及承包商自身的風險(如承包商自身管理水平、人員能力、管理經驗、機械設備等)。
2.3 市場風險
項目所在國稅率、匯率不穩定以及市場混亂,工程的發包、承包不規范等均屬于市場風險。
2.4 管理風險
管理風險是指在項目管理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自風險,既有項目前期管理風險,也由項目執行過程風險,同樣存在項目收尾管理風險。主要包括投標(投融資)決策風險、合同管理風險、項目人員管理風險、設計管理風險、技術管理風險、現場施工管理風險、采購管理風險、財稅管理風險等。
3 國際工程風險識別和評價
既然國際工程中存在著這么風險,那我們在進入一個國際工程的時候就應該對項目的各種風險進行識別并評價,找出主要風險并對其發生概率和發生后的影響做出合理的平均,為后續制定應對策略做準備。具體的風險識別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3.1 收集與項目風險有關的信息
得到一個項目信息后,首先熟悉項目相關的資料,主要包括項目介紹、招標文件等,然后對項目所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環境、人文等各方面通過各種渠道進行了解,如果是一個比較陌生的國別,則應到該國去進行實地考察,考察包括但不限于從這些渠道獲取有用信息:中國駐當地大使館、經商處、當地中國商會、已在當地經營多年的中國企業、當地的代理等第三方單位、實地市場考察。同時,從中國商務部官網了解一些該國別或者項目信息。
3.2 確定風險因素
收集完上面相關資料后,對資料進行整理,識別出可能會影響項目的風險因素。
3.3 風險評估
(1)利用已有和能夠搜集的數據資料,采用專業方法分析各種風險因素發生的概率。
(2)分析各種風險的損失量,包括可能發生的工期損失、費用損失,以及對工程的質量、功能和使用效果等方面的影響。
(3)根據不同風險發生的概率和該風險發生時的損失量,確定該風險的風險等級。
3.4 編制項目風險識別報告
根據上述風險分析和風險評估,編制項目的風險識別報告。
4 項目風險響應
應對風險的策略包括風險轉移、風險規避、風險減輕、風險自留等。風險伴隨著每個國際工程項目以及項目的各個階段,如何在項目開始階段準確的識別風險,以及制定切實可行的風險管理計劃和方案,將成為項目風險管理成功的關鍵。
4.1 項目源頭控制
對于政局極不穩定的國家,承包該國項目要特別慎重,如果有一些風險發生的概率很高且影響很大,那這樣的項目就應該有選擇性的放棄,比如這幾年的利比亞工程市場。
4.2 項目執行本地化
項目在執行過程中,盡量多使用本地的分包企業、供應商以及員工、工人。他們對當地的政治、社會環境比較了解,同時又能更多的承受這些風險帶來的影響。通過項目執行本地化,將一些當地風險有效轉移給了當地的企業、機構或者人員身上。
4.3 組織措施要得當
項目的組織結構模式、組織結構中的各種因素對于項目風險管理極為重要。合格的分包商、供應商以及稱職的項目管理人員將有利于項目風險管控。
4.4 經濟手段降低風險
(1)工程承包時的貨幣種類對于業主和承包商而言均存在風險,但通常而言,不穩定的貨幣因素對于國際工程承包商而言意味著更大的風險。因此在項目初期要仔細研究項目擬使用的貨幣,對于項目的支付條件、支付時間、幣種匯率走勢都要有充分的研究和準備。如果能夠在項目初期選擇支付幣種,則需選擇穩定的幣種,盡量減少匯兌損失。
(2)對于工程超過3年左右的大型長期項目而言,項目所在地的通貨膨脹以及物價上漲對于項目的影響同樣不可忽視,因此需要根據資金狀況和通脹趨勢做好采購方案,特別是大宗材料的采購尤為突出。當然,在這類項目合同談判時必須要引入調價公式,爭取利用調價來彌補過多的損失。
(3)投標保證金、保留金等,爭取以保函形式代替,以達到不占用過多資金及及時回籠資金的效果。
(4)購買保險以轉移風險。根據工程實際需要,選擇性的購買相關工程保險來轉移工程風險。現在主要的國際工程保險有:工程一切險、第三方責任險、人身意外險、汽車險、機械設備損壞險、社保安裝險、社會福利險、貨物運輸保險等。不同的工程類別、不同的國度所需要購買工程相關險的側重點也不一樣,需要根據項目風險評估報告做出科學的選擇,以達到既滿足工程需要,又達到有效轉移項目風險,并能為項目節約成本開支的目的。
(5)要求項目對方提供必要的擔保。現階段,很多國際工程需要中國公司投資建設或者為其融資建設,這就需要對方能夠提供有效的擔保,比如主權擔保等。
(6)考慮風險準備金. 在投標報價時,根據事先對于項目風險的分析評估,適當考慮部分風險準備金是必要的。但在報價中考慮多少風險準備金特別重要,因為風險準備金提高,報價競爭力將會降低,這樣又增加了不中標的風險,所以風險準備金具有兩面性,如果能很利用,則能為應對風險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反之,則可能直接失去項目機會。
4.5 管理手段降低風險
(1)采取最佳技術措施。充分考慮技術方案,對不同的方案從多角度進行必選,選擇彈性大,抗風險能力強的技術方案,一般情況下不能采用未經過工程實踐的不成熟的施工方案。
(2)加強內外部溝通管理。溝通在項目管理過程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特別是國際工程,暢通且有效的溝通對于平穩推動項目極為重要。內部而言,規范管理,制定并嚴格執行相關管理制度和匯報通道。針對外部環境,我們要加強與業主、項目咨詢等第三方機構的溝通,要與所在國地方各部門處好關系,多理解,多交流,加強外部的支持,不僅可以改善外部環境,也可以得到當地政府的支持和配合。
(3)注重發揮員工的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利用人力資源,不斷創新管理機制,不斷提高工作效益。
(4)加強對分包商的風險管理。與分包商、供應商等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關系,同時要加強對分包商的風險管理,尤其是分包商比較多時,干擾、配合、搭接、等工作要建立完善的工作機制和配套辦法。
(5)建立項目各階段的管理目標,對各項目標進行嚴格監控,充分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并制定好相應計劃。執行過程中,確保各項工作都按照既定目標在實施,如果存在偏差要及時進行調整,否則要對目標進行調整。
(6)要建立成本概念。項目中除了實際產生的施工、采購、設計等成本外,其實還有很多是隱形成本,比如人才成本,管理成本,項目除了要建立直接成本意識外還必須要建立隱形成本的概念。
(7)加強合同管理,提高合同意識。國際工程的所有管理人員都要對合同相關部分有一定的了解,關鍵崗位,特別是合同管理人員更是要加深對合同文件的理解,以便提早對合同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深入的分析。隨著項目執行的不斷推進,一些外部條件的變動也會導致合同風險的變動,比如不斷產生的變更,這就要求管理人員不間斷的更新合同資料,加強基礎資料的收集和整理,為后續索賠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8)加強技術管理。技術方案是一個工程項目的基礎資料,項目技術人員要根據項目的特點以及本企業的實際狀況,編制切實可行的技術方案。在認真研究設計或施工圖紙的同時,善于根據項目經驗發現設計的不合理之處,并根據合理的施工工藝和機械設備,提出修改建議。如果有更先進的方法能降低成本,則編制好方案后,盡量說服業主采用更好的替代方案,達到降低成本,互利共贏的最終目的。
(9)索賠方面,國際工程項目履行合同中存在索賠或反索賠,由于合同執行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產生變更等索賠事項,所以索賠管理就成了合同風險中一項重要管理事項。過程中不斷的收集資料并根據合同和相關規范要求提交意向或者報告、證明資料,并對這些資料進行收集整理,為后續的索賠提供必要的依據。只有做到了過程中索賠管理,才能避免由于索賠事項帶來的項目成本和工期風險。
5 結語
在全球一體化逐漸加深的今天,中國企業對于國際工程承包市場的影響力逐漸加大,但由于國際工程承受外部環境及眾多局限因素的影響,承包商面臨的國際工程承包風險也逐漸加大,因此加強對國際工程的風險管控正變得越來越重要,這已經成為了承包商能否成功執行國際工程的一項重要衡量指標。風險和利潤是并存的,國際工程承包成敗的關鍵在于如何正確地看待風險、分析和預測風險,并懂得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轉移、規避或者減小風險,以達到風險有效管理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彭衛生,王英年,肖成志.新編結核病學[M].北京:中醫藥出版社,1994.
[2] 石瑞如,張建源,劉新,等.鏈霉素耐藥結核分枝桿菌臨床分離株gidB基因突變研究[J].中國防癆雜志,2008,30(3):197-199.
[3] 馮碩,高磊.國際工程風險管理淺析[J].中國科技信息,2012(16):12.
[4] 萬國明.淺談國際工程承包風險管理[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18):215-216.
[5] 吳茵.國際工程合同法律風險防范[J].交通建設與管理,2017(6):68-71.
[6] 陶云潔,張順.淺析國際工程項目的合同風險管理[J].科技信息,2009(33):326,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