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吉
摘 要:城市建設與城市規劃辯證統一于城市發展實踐當中,城市規劃在城市建設中具有重要的價值和功能。一方面,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城市規劃在資源配置、戰略落地、計劃制定上具有重要價值。另一方面,通過城市規劃,可以優化城市資源配置,完善城市空間布局,提升城市內涵,規范市場秩序,從而促進城市建設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城市規劃 價值 功能 城市建設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3(b)-0216-02
城市規劃是城市建設的重要構成,科學的城市規劃,不僅能影響人們生活方式,提升幸福感知,而且能優化產業結構,帶動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建設中,科學合理的城市規劃可為城市建設提供有效參考,促進城市資源的合理配置,最終實現城市的又快又好地發展。
1 城市規劃的價值體現
價值即客體滿足本體需要的效益關系,表示客體的屬性與功能與主體需要間的效用。城市規劃與城市建設,兩者統一于城市實踐當中,兩者相互制約,密不可分。其中,城市規劃是城市建設的前提和依據,城市建設為城市規劃提供條件,又快又好的城市建設與發展,離不開城市規劃的支撐與幫助。
1.1 城市資源配置的有效途徑
城市是以非農產業和非農人口集聚而形成的人口聚集部落,是一個特定的有限空間區域內因各類經濟活動而交織的網絡系統,在區域上通常劃分為工業區、住宅區、商業區等。由于地理位置的差異,不同城市之間的面積、資源存在很大差異。與此同時,地域文化、生活習慣的不同,造就了城市之間經濟形態上的更多差異。城市建設的目的是利用城市資源,為市民生活創造財富和價值,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城市資源,創造并發揮出最大的價值,這是城市建設的主要任務,也是難題所在。在這其中,通過基于城市“自然特點、發展現狀、資源結構、區域位置以及歷史情況等綜合性基礎資料”[1]的科學部署,城市規劃可以完成資源的有效配置,實現系統最優的效果。
1.2 城市戰略落地的必然起點
因地理位置、自然資源、人口等方面的差異,城市在發展中的方向與側重點各有不同。作為城市發展的重要環節,戰略定位是城市發展的方向,是城市基于自身資源對于未來發展的思考與謀劃,本質上作為一項發展遠景指引著城市發展的方向。在城市化發展中,城市戰略同質化的現象十分突出,一方面,這反映了城市管理中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城市建設中對于城市戰略的重要程度。然而,戰略的要義是對全局的籌劃與指導,本質上是停留在意識設計層面,宏觀層面的戰略走向實踐層面的行動,需要從時空角度對于具體行動做出細化。城市規劃正是基于這種考慮,城市規劃既是出于資源配置的目的,也是城市戰略落地的需要,是城市戰略從紙張步入實踐的必然起點。
1.3 城市建設計劃制定的有效參考
城市戰略與城市規劃是從宏觀與中觀層面,對于城市建設與發展做出的目標與設計。在實際過程中,光有這兩項,還遠遠不夠。城市建設是具體實踐,體現在物理層面的空間形態和精神層面的市民素質的提升和變化,必須通過建設計劃來實現。城市建設計劃是城市建設的具體行動,通過短期、中期、長期行動計劃,分解完成城市戰略、城市規劃的目標設定。城市建設計劃的制定講究科學性、統一性,必須與城市規劃在方向、步調上保持一致,后者也為前者內容的制定提供有效參考。
2 城市規劃的主要功能
城市規劃需要協調城市建設發展中的各類發展關系,統籌協調城市建設發展中的各個方面,確保城市建設的健康有序進行。
2.1 優化資源配置
城市建設的過程,就是根據城市特有的各類資源,進行城市開發,實現城市價值的過程。城市建設牽涉的資源很多,主要包括物質形式的自然資源和非物質形式的文化、歷史資源,為了發揮系統最優的功效,需要城市規劃從資源配置角度開展優化設計。通過調研和論證,城市規劃以文本的形式,對于資源配置的內容做出規定,實現資源在城市發展中的有效價值。以土地資源為例,合理的城市規劃可以完成土地資源的科學配置,實現土地集約化,大大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最大程度地發揮土地價值。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土地作為一種稀缺資源,對于城市發展的制約性逐步凸顯,如何優化土地資源配置,已經成為城市規劃的一項重要工作。
2.2 完善空間布局
城市作為特定人口進行經濟活動的聚集地,居住與交易是其最基本的職能,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現代城市的功能形態也發展了變化,進而拓展為居住、交易、休閑、生產等更加復雜的要求。亂而無序的城市空間布局,不利于城市的長遠發展,必須從可持續性發展的角度,對于城市空間布局做出長遠謀劃,實現其宜居、宜業的功能。良好的城市空間,需要統籌好空間與經濟、社會、文化、環境的關系,滿足人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為人們的居住和經濟活動提供良好的空間環境。不僅如此,合理的城市規劃可以完善經濟功能布局,在空間結構上培育城市新的經濟增長點,使得城市的空間布局更加適合經濟發展的要求。本質上,城市規劃與城市建設是相互制約的關系,城市規劃不到位對于城市建設必然帶來一定的負面作用。當前,城市發展中的環境污染、交通擁堵各類問題,在一定程度上與城市規劃的不科學,存在很大關系。由此,在空間布局上,城市規劃不僅解決當前問題,更要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解決長遠問題。
2.3 提升城市內涵
近年來,隨著國家提倡發展綠色經濟,綠色城市成為城市建設的主要方向[2],城市建設在確保生態和諧、經濟發展的同時,宜居、宜業成為城市建設的主要標準。宜居是指城市的社會、經濟、環境、生活、安全各項表現較好,居住指數較高,宜業是從經濟活動層面對城市做出的界定,指城市綜合環境適合各類商業經濟活動的開展。宜居和宜業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宜居是宜業的結果,宜業是宜居的條件,城市發展只有在經濟水平好的前提下,宜居才能真正實現。宜居、宜業是從效果層面,對于城市建設的結果做出的規定,在城市發展實際中,宜居、宜業不可能自然實現,在城市建設付諸于實踐之前,首先需要從城市規劃角度做出方向規定。此外,合理的城市規劃需要審視城市的歷史過往,統籌城市的人文、歷史資源,保護好各類名勝古跡,從而切實提升城市的內涵。
2.4 規范市場秩序
隨著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城市建設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日益顯現,上學難、看病難、出行難等各類問題不斷涌現,對于城市基礎投資、產業布局等的要求日益提升。在城市各類經濟活動中,市場在資源配置中因其“無形之手”存在的固有弊端,需要從城市規劃的角度,以“有形之手”的形式做出科學補充,確保市場秩序規范有序。具體而言,通過城市規劃的制度和文件,使得城市建設中的各項工作有序進行,從而降低市場風險。
3 結語
城市規劃與城市建設辯證統一于城市發展實踐中,城市規劃是城市建設的條件,城市建設是城市規劃的結果。城市規劃必須講究科學性和可行性,必須將城市建設的一般性與特殊性結合起來,充分尊重城市建設中的固有規律,結合特定城市建設的實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科學統籌好資源、人口、環境各項環節[3],確保城市建設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 楊志.加強城市規劃管理的重要性及其措施探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21):106-107.
[2] 韓子一.城市規劃在城市經濟發展中的作用[J].中國經貿導刊,2019(2):116-117.
[3] 王剛.城市規劃建設與城市規劃管理[J].居舍,2018(10):1.